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杏》写于一九四二年五月.这是中国现代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大波大澜的年代.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自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以后,明目张胆地奉行“假抗日,真反共”的反革命政策,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令人发指的“皖南事变”,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投入血泊之中;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肩负着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团结一切进步的爱国力量,对外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给国民党反动派媚日反共的倾向以沉重的打击,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以下简写为《正处》)这篇著作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思想。探讨这一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伟大贡献和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1938年5月中共鲁西北特委在华北敌后鲁西北聊城创刊的四开铅印《抗战日报》,在只有近七个月的出版战斗历程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它以鲜明的无产阶级报刊特点,成为团结抗战的号角,对于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动员鲁西北人民团结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我国新闻事业革命史上有  相似文献   

4.
日本全面侵华后,抗击日本侵略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头等大事,广泛发动人员抗战乃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在华北,中共为动员广大群众参战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时来华北访问的外国记者,以其记者特有的敏锐视角,对中共在这一地区的抗战动员组织、动员形式、动员对象和动员结果作了客观、公正、真实的报道、分析和研究,认为广泛发动人民参战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纪念七七事变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重要议题,涉及报刊的相关议题设置及时局变动下报道框架的调适。抗战语境下,中共党报的"七七"报道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战"为主线,不断根据内外形势变化加入新的内容。其极具舆论导向性的新闻报道与评论,着力呈现了中共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边区的模范形象,向世人展示中共为代表的中国进步力量。同时,《新中华报》与《解放日报》亦体现鲜明的党报特性,其"七七"纪念报道基本反映中共对时局的研判,折射了战时国共关系的聚散离合。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二分法",在革命阵线、统一战线、经济政策和矛盾问题上都有着非常突出的意义。这种分析方法在理论发展方面的启示是,理论的创新需要建立在实践的、历史的现实基础之上;在方法论方面启示是,要注重运用生产力分析方法来看待中国的现实问题;在理论内容上的启示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打破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先例。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唤起民众觉醒,开展人民战争,它所领导的武装成为抗战中最坚定的民族抵抗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高校的力量发展,根据国共关系的变化,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抗战前期,国共关系相对融洽,中共大多采取"公开"、"合法"的形式发展力量,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运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以后,尤其是"皖南事变"以后,国共关系急剧恶化,中共不得不采取隐蔽与潜伏的策略。中共在国统区高校播下的革命种子,在抗战胜利后迅速壮大,很快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指出:“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芦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芦沟桥抗战,为什么会成为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端、起点,而不仅仅是局部地区性的抗战?我以为主要是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在芦沟桥抗战后,确定了抗战的方针,发动了全国规模的抗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的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把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中共控制区域的活动放到抗日战争以及中美关系的背景下进行考察。认为这一时期美国记者在中共控制区域除了进行采访报道之外,部分还作为反法西斯人士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中国抗战,以及作为另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特殊的信息源与中共进行交流。他们的活动,总体上是有利于中国抗战和社会进步的,构成了中美交往史上友好的一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载体并存在于一定时空内的群众性的仪式化行为。所有的纪念用的文本话语和行为方式与一定的时空情境相结合,最终体现了中共纪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抗战时期,中共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和组织动员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九一八"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成为中共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和野心、批判国民党妥协投降政策、表达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共通过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激励、教育和导向等功能,不仅凝聚和整合了抗战力量,而且扩大了自身的影响,使自己成为抗战的中心,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中共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探寻抗战时期中共对"九一八"的纪念活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十分重视统战工作。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革命的对象和任务、统一战线团结和依靠的力量、统战策略进行了深入阐述,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统一战线思想。孙中山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孙中山统一战线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理论宝库。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从毛泽东开始的几代中共领导人始终把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法宝并取得了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并发挥其法宝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辟地论述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学习《决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劫、奸淫掳掠,满天烽火,遍野血腥,犯下了弥天大罪,中华民族遭受到了空前的浩劫。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切力量进行了八年艰苦抗战,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侨居海外的赤子因为"我是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农业大国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基石是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与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抗战期间中共与民主宪政运动的互动关系。认为:中共不仅为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径,保证了民主宪政运动的健康发展,而且牢牢抓住宪政这面旗帜,团结、教育和锻炼民主力量,形成了对国民党统治的多方位冲击,为后来中国政治的进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八一宣言》的全称是《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于1935年10月1日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于巴黎《救国报》第十期上。它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起草、发表的。它的发表,标志着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形成,在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呼吁、团结全国各种力量共同投入抗战事业起了很大作用。《八一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近年来引起党史学界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但对一些具体问题,又存在着意见分歧,因而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会党的政策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会党又开始活跃起来,并有新的发展趋势,它既是抗日战争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同时又有被拖向反动和不利于抗战的道路。争取会党大部分人士积极参加抗日,成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不仅对会党制定了正确的争取、利用和改造的政策,而且还有效的实施了这一政策,使会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员。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广大会党群众彻底摆脱封建迷信的束缚,获得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抗战大后方是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除抗日根据地外最重要的活动舞台.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最主要的工作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具体表现为:维系国共合作,为抗战胜利奠定政治基础;争取中间势力,为抗战胜利壮大进步力量;繁荣抗战文化,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源泉;开拓民间外交,为抗战胜利营造良好环境.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历史作用,有助于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同,有助于深刻领会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在革命、改革、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为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生动素材.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但是由于国共两党在抗战中主要是政治和军事合作,其政治、军事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和统一,在抗战中呈现出微妙复杂的情况。因此,本文仅就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政治、军事策略作分析、比较,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展示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采取正确的策略,使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