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宋文人对中国园林景题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与文学关系密切.自魏晋山水审美文化及文学的发展,使文人在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中,寻求惬意而逍遥“画境文心”境界,肇始园林景题萌芽;唐宋文人原创性地借园居和诗文抒发自由而赋予理性的心灵,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题名,以文学家高人雅事所置景观,促使中国写意园林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与自然山水之美相得益彰。魏晋士人在现实生活中无以寄托自己的深情,遂将之转化为“物情”,“通物情”为他们的深情找到了一个寄托园地——自然山水。士人们畅游自然山水,就有精神回乡的感觉,也使他们展示出飘逸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3.
先秦两汉是中国山水诗的孕育期。《诗经》中已经出现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楚辞》中山水景物的句子大大增多;渐趋于具体;景与情进一步契合交融;借景物以象征自我心志和人物、事件。汉代赋体的景物铺叙更加细致,更加具象化。魏晋则是山水诗的催生期。曹公父子感怀、宴游、游仙诸诗标志着山水诗阵痛的到来。文章认为魏晋时期中国山水诗有三大催生因素:江南明媚秀丽的山水景物诱发了诗人的灵感;隐逸、隐居山林之风盛行;五言诗的日臻成熟。而山水诗最终完成于谢灵运的永嘉山水诗,其特点是将山水作为自觉的、直接的、特定的审美对象,将山水情化诗化,而又极貌写形、刻画入微。  相似文献   

4.
人物品藻作为深具中国文化意蕴的品评行为,在由政治性的实用选择趋向人格观照的演变中,实现了魏晋六朝文论思维尚意重神的审美之维,凸显了趋向"人"本位的审美认知色彩。情性之争的投射,促使士人去发掘山水所包孕的人格追求,炼就士人追步自然人格的生命情结,人物品藻所推动的山水之思,彰显了士人独立人格建构力度,从而形成魏晋六朝文论思维的自然化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5.
精神元素与物质硬件的空间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景与物”的统一,体现相生相长、景物共生的艺术观念,是当代国际上倡导的人、城市与环境相融合的最大主题,也是现代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理念的世界性话语。为此对如何实现城市景观的景物共生、怎样把握景观雕塑的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存数不多的岭南石刻作品却开启了认识元代士人形象的另一扇窗。元代岭南地区士人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兴学,弘扬儒家传统文化;他们通过树立学习榜样、接续诗文传统、扎实行政等方式传承并实践着古代士人之职责。  相似文献   

7.
古代山水文学发达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学是十分发达的。尤其是魏晋以后,经唐宋而至明清的一千多年间,人才辈出,名篇相继。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中国山水文学之所以如此发达,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正于雅爱山水的大方之家。 (一) 探讨中国山水文学发达的原因,我们首先要考察的是中国山水所独具的自然特点。因为,山水文学是以山水景物为中心题材或主要描写对象的文学。山水景物是否具有自然之美,对于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古人说:“当奇境而有奇文”、“江山明秀发诗情”,形象地说明了山水景物只有具备自然之美,才有可能引起山水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山水景观与宗教文化、人的审美、人的劳动之关系,揭示中国山水景观的人文精神内涵,从而阐明研究山水景观与其人文因素的关系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晋士人园林将可居的现实需求与可游的审美需要结合起来,以山水为核心突出了士人园林独特的文化意味。陶渊明的田园应置于此文化氛围中来考察,他在田园中的居处活动,与其仕隐抉择和人生思考是起伏相印的。与高门士族的山水庄园相比,陶渊明田园具有规模结构之"小"、景观布局之"简"、人与自然审美关系之"和"等特征。依托田园的生命实践,陶渊明表达了以道抗势的道统意识,树立耕隐结合的自由人格,以及称心适性的自然人生观,赋予田园深厚的思想审美意义。田园作为可居可游的文化意象,在陶诗中才开始成熟丰富起来,田园归去也成为后世士人永恒的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0.
石刻唱和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刊行与流传,也是诗文唱和活动的凝定,它融人、事、景、情于山岩石壁,是“诗可以观”“诗可以群”的典型。石刻唱和诗文多以诗摹景、以景解诗,形成诗景互观的模式;石刻唱和诗文常借景联结唱和,以诗和群,唱和相勉;同时,将唱和刻之于石,使得“唱”与“和”相长相发,促进文学乃至文化的交流传承与生发。品评摩崖石刻中的唱和诗文,既能深刻体会诗中所咏所叹的景、人与文,也能感知文与景背后的石刻意趣与氛围。  相似文献   

11.
南京作为著名的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城市和风景名胜建设历史。相关文献记录从唐朝刘禹锡《金陵五题》到清末徐上添《金陵四十八景》翔实丰富。其中,山岳风景在南京风景名胜的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四十八景中与山岳风景相关的景点多达二十九处,且有明显随着城市建设和时代发展数量增加的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南京风景和城市建设历史的关系,本研究以栖霞山、钟山、石头城的历史文献为基础,梳理了南京民国之前山岳景区的发展脉络及其与城市建设历史的动态关系。首先,南京山岳景区有相对一致的开发序列,大致是三国前的地域性崇拜、南朝的佛教建设、宋代的岩泉景点开发和明清的人文传说;其次,山岳景区距城市中心距离不同,则山岳景区开发初期的定位受城市建设影响程度和人文景点建设时序也会不同;再次,山岳景区同时受上述二者影响,最终根据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倾向于发展为城内名城历史怀古、近郊王陵、远郊山水佛寺的三种类型。最后,通过与中国名山风景区基本发展过程对比,发现南京山岳风景区在遵循风景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又受南京城市的历史影响。在六朝时期,佛道繁荣,南京提前进入山岳风景发展的佛道建设阶段。而自六朝后,南京山岳风景始终处于相对落后阶段,这与城市发展和建设历史密切相关。上述规律对于整体把握南京风景格局和补充中国风景发展规律性认知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渼陂是唐代长安地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渼陂以其秀美的景观吸引着一大批文人士子前来观光游览,而历代文人士子则在渼陂留下众多优美的诗文篇章。在陕西省政府大力开发渼陂旅游文化景区的大背景下,本文将唐代渼陂文学作品作为本文的研究目标,并试图以上述文本为基础,勾勒出唐代渼陂文学作品的思想脉络。本文主要运用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的史学研究方法,尽量站在古人的处境分析文本中蕴藏的思想内容;在上述基础之上,本文还试图将渼陂文学作品和渼陂的时代兴衰、唐代文学思潮联系在一起,最终抽绎出一条唐代渼陂文学作品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欲通过<世说新语>及有关材料的梳理分析,①研究魏晋时期文人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及其在中国文人精神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古代文学的研究摸索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角度.  相似文献   

14.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县东部莲花洋中,始兴于唐,因观音信仰而为众人所知。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融自然和人文于一体,成为有“海天佛国”之称的名山风景区。期间又受到“海上丝绸之路”和“海禁”的影响,是我国历朝对海洋态度的一种缩影。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普陀山的兴建划分为4个时期:神话传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海禁”时期和清末民初时期,旨在还原普陀山发展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考证普陀山各时期兴建沿革的基础上,对山岛的造景活动进行分析,揭示普陀山的风景园林在充分借用“海”和“山”景的基础上,更强调佛教的“彼岸”思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考察、地形测量和古籍文献研究,提出了广东惠州西湖是一个独具岭南特色的,以自然山水为基础、文人写意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并兼有佛教和道教文化。惠州西湖的佛教景观、道教景观与文人景观三者具有不同的布局特点和文化含义。古人以诗、画创造园林空间的方式值得今天的从业者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魏晋玄学产生的历史缘由以及在此文化背景下生发出的中国古代山水画论及美术思想,并对古代山水画始终贯穿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以此讨论魏晋玄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抚州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含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天象、遗址遗迹、民族文化、古镇风貌、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及旅游商品十大类。在分析抚州市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抚州市生态旅游滞后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景点分散和景区容量小。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必须大力开发独具抚州特色的人文生态旅游产品和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实施以“临川文化”为核心的名牌战略。根据抚州市的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功能和市场需求,科学地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推动抚州市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保林作《此情不关风和月》是近些年来文化散文的重要收获。作品以优美的文笔书写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感世界和私人生活,揭秘古代文人与风尘女子的情感纠葛,考察诗文创作与风流韵事的关系,借风月人生复原文人雅士真实的面目,展示众多文化名人性格的复杂性和人格的多重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揭橥历史黑幕下中国文人的命运悲剧,从一个特殊角度反思历史和文化。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雅俗共赏,为文化散文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民国文人的魏晋情结发轫于章太炎对魏晋文的推崇,辨名析理的魏晋文深契民国初叶的文化生态,信而好古的章太炎以小学为基础,取法魏晋,获取民族文化重建的能量,他激于时弊而拯衰起敝,盘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机。他的朴学理路,有力冲击了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也为当下甚嚣尘上的政教功利说祛魅,表达了古雅和存质的文化诉求,隐寓对中华传统之文的再认和重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上古传说、寿文化、宗教传承、民族团结、山水人文的视角探讨了南岳“和”文化的传承与演绎,阐释了“和”在南岳文化中的底蕴。“和”是南岳文化传承的中轴线,南岳文化以其内秀于文,外秀于林而独著特色,和谐思想深蕴于南岳文化长期的积淀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