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以田野叙事来研讨一部民族志电影制作的失败原因,其侧重点是置影片于青海省果洛州阿尼玛卿神山的前期拍摄过程,用意是在于凸显民族志田野元素和结构的复杂性,从而在人类学对表征问题的研讨语境下提出影像和文本应该是平行的、共存的.通过对拍摄过程的反思,强调民族志无论是由文字撰写还是用影像设备勾画而成都是一类多维度的文本(multi-scape text),其中心论点是民族志电影或文本是一张地境(landscape)与心境(mindscape)相连的情感地形图.  相似文献   

2.
存现句是汉语语法体系中使用广泛但历时研究相对薄弱的一种句类,用以表示特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国四大名著是具有近代汉语语言特点的重要文献,存现句分布广泛,文章按照结构类型把存现句分为无中介动词句、中介动词句和主谓谓语型句,从句法结构看,存现句结构类型在近代基本完备;从语义角度看,空间类句占优势;从语用功能看,叙述型、判断型、描写型三大类发展完备,其中以描写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藏文字符除了字母类符号,尚有大量其他文本符号,这些符号的名称、性质与功能历来未作勘定,积疑甚多.藏文文本符号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藏文(本体)字符、梵源藏文字符、其他文本图形符号.藏文字符专指藏文创制时期以及藏文历史应用中依据语言变化所创制的符号,通常所说的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以及相应变体都在此列.除此外,藏文数字符和标点符号也可归入此类.梵源藏文字符是通过新创藏文字形表示藏语中没有的梵文读音形式和文字形式的字符,形成了所谓的藏(文)化梵文字符.其他文本图形符号包括藏族自身创造的图形以及来源于梵文文本的图形,其基本特点是不表达语言声音,仅表示某种文本形式意义,或者以图形方式指示事物的意义.这类符号有吟诵示意符、吟诵会意符、占星符、装饰符,等等.以上藏文字符大多已收入ISO/IEC国际标准藏文字符基本集,对字符的分类有助于进一步展开藏文计算机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人格     
对文化与人格类型关系的研究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开创的,她提出了其建立在心理类型基础上的文化类型学。本尼迪克特沿袭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提法,对比了“酒神型”和“日神型”气质,认为可以用它们来概括全部文化及个体的特征。她主张整合的文化是对合乎主导性格类型的习俗和价值进行历史选择的结果。在《文化模式》(1934年)  相似文献   

5.
解读"实验民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民族志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化书写形态。通过解读四类实验文本(对话文本、话语文本、合作文本、超现实文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如下两个传统民族志不具备的特征:首先,作者“我”在与研究对象、读者的平等“对话”中进行自我反思;其次,叙述采用第一人称“我”,从而“我”也成为被书写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是文本分析的重要理论范式,关注文本中以"之间关系"为支撑的"异质性";现有的互文性研究以文字模态为分析对象,没有涉及多模态文本的互文现象。文章以多模态互文为研究对象,提出多模态互文的观点;认为多模态互文包括冲突型互文、概括型互文、互构型互文和延伸型互文。以多模态互文为基础,分析了电视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的互文现象。  相似文献   

7.
话语研究又称语篇语言学(text/discourse linguistics),它作为一门学科是20世纪的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语篇分析通常指的是对比句子或话段(sentence/utter-ance)更大的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coherent)的语篇。研究语言结构的理论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语法学和语篇语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中国人类学影像民族志呈现出多种文本类型,从事影视人类研究的学者们依照不同的理论框架,发展出学术宗旨、创作方法与表现形式各异其趣的影像民族志,使得这一基于视听媒介的人类学民族志文本,具备了较文字型民族志更为丰富、多义的表述能力。将人类学影像民族志划分为学理型影像民族志、描述型影像民族志、表现型影像民族志与应用型影像民族志四个基本类别,通过对诸多作品实例的分析,淬炼其理论要义,展现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像民族志对于人类学主体学科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第一线田野调查获取的材料,指出九河白族乡普米语存在母语保留型、母语衰退型和母语复苏型三种不同的语言功能类型,这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存在密切关系,该现象值得深入探讨.文中指出母语复苏型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语言使用类型,显示了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有可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复活、维持少数民族语言活力,说明语言保护的政策实施中必须考虑在一定条件下母语复苏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西藏存在大量的放生羊,高原牧区的“放生羊现象”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西藏的放生羊整体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半放生式(Ⅰ类)、全放生式(Ⅱ类)和精神伴侣式(Ⅲ类),以半放生式为主。现实生活和地方知识是放生羊现象存在的基础,在新境遇下,二者之间的张力值得高度关注。我们应本着提升地方福祉原则探索放生羊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人才奇缺,这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有关部门的关注,不少人士为之大声疾呼。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科学类(自然科学的理科)、工程技术类(工、农、林)、师范教育类(中、小学和中专师资)、人文及社会公共事业类(财经、政法、医药)等四大类型的人才都非常奇缺。科技情报、咨询人员更少。由于缺乏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使民族地区开采业、畜牧业、林业、农业、养殖业、采集业、土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使民族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水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是中欧的民族之一,人口约8450万人.除德国境内约7816万人(1984年统计)为基本居民外,另有一部分人分布在美国、苏联、加拿大、巴西及欧、亚、澳等地.德意志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大多数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也有一部分是阿尔卑斯类型、迪纳拉类  相似文献   

13.
叶江玲 《民族学刊》2022,13(11):126-133, 155
凉山彝族传统民歌的文本存在形式是多样的,依据口头诗学理论,可以分为口头文本、源于口头的书面文本、以传统为导向的文本、以表演为导向的文本四大类。口头性是彝族传统民歌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没有了口头,就没有了民歌。有些民歌被吸纳到彝族毕摩经籍文献中,并在仪式中进行演述,构成了源于口头的书面文本。“以传统为导向的书面文本”更多的是作为文献资料存在,而非回归传统。“以表演为导向的文本”是将民歌演唱与游戏、舞蹈、戏剧、小品等表演内容相结合,民歌为表演服务,这些不同的表演单元共同构成了统一的“融文本”。  相似文献   

14.
景颇族共分为五个支系,即景颇支系(又名大山支系)、载佤支系(又名小山支系)、勒期支系(又名茶山支系)、浪速支系(又名勒浪支系)、博洛支系(又名博拉支系)。这五个支系中的姓氏和名字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景颇支系和载佤支系属于同一类型,即有若干姓氏,有固定排行的名字。浪速、勒期、博洛三个支系属于另一类型,即实行父子连名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巴林《格斯尔》文本中的三大类九个母题与海希西分类中的母题进行对照,发现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与巴林格斯尔传说产生了深度的互文交织,大量的传说情节被植入到史诗文本当中,重塑共性母题,形成与巴林山水紧密粘连的本土史诗叙事单元,承载着时代的和地域的新内涵,构成个性化的本土表现。这是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对整个蒙古语族《格斯尔》史诗传统文本进行地方化改造的产物,也是继承的产物,一定意义上延长了该史诗在本区域传承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6.
曾明  龚婷  戴登云  彭佳  张友  刘兴全 《民族学刊》2021,12(7):1-8, 102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对此,需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内涵、划定原则及标准、主要类型及根本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其中,划定原则包括:分类识别与分层操作、兼顾中国内部的同一性与外部的参照性、明确同一性具有历时性和多样性、兼具传统与时代相结合;依据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界定,回答了划定标准“是什么”“哪里来”“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类型包括地理类、物质类、精神类、历史类、文化艺术类和生活类;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同一性的“本体论”维度和外部参照系的“超越论”维度出发,提出了各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猜话儿”是东干语中猜谜语的意思。 本文试图确定一下“猜话儿”的结构。“猜话儿”根据题目,思想主旨和结构技巧分为四类,而每一类,又可分为几小类。 诗歌形式的猜话儿。 诗歌形式的猜话儿可分为五类:1)简单的;2)复杂的;3)混合的;4)链式的(链环型的);5)有明确目的的,即针对性的。在简单型中周围环境中的普遍物体借助简单的比较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诗歌形式的猜话儿是根据所描述和暗示物体外部特点的相似性来构成。如: 天上飞禽一嘴牙,/地下走兽没尾巴。 (蝙蝠) 复杂型的诗歌猜话儿。就其结构而言,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点像传统的民间“三行诗”和“四行诗”。其中的意思是完全完整的。通常在读者面前总会出现绘声绘影的,生动逼真的诗。如:  相似文献   

18.
在嘉绒藏族土司的祖源问题上,嘉绒土司、苯教学者、藏传佛教僧侣以及中原史家这四方从各自的角度分别进行了解答,因而相应地产生了四种不同的历史文本,即:“琼乌卵生说”、“琼部东迁说”、“四(六)氏族说”和“皇帝册封说”.通过对这四类历史文本的解读,不仅可以厘清嘉绒土司与临近藏区和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而且从中也能反映出嘉绒地区所具有的多种文化元素互相碰撞、融合、共存的历史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参照国内外几位学者提出的史诗类型划分标准,并根据哈萨克族史诗母题的组成方式,将其分为简单型、复合型和多重复合型三种类型。简单型在历史和宗教史诗中比较多,复合型比较多的是英雄史诗,而多重复合型只有在突厥语民族共同时期形成的古老英雄史诗中才有。  相似文献   

20.
研究数字故事地图的历史人文内涵,是将纸介故事文本中的民俗要素作资料整合,编制数字故事地图,开展故事民俗和民众精神文化研究的一种途径.数字故事地图建立在故事类型理论基础上,从故事文本中提取故事地名作为主要的制图要素,通过故事节日等相关联民俗要素取得史料联系和历史联系,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故事地名、历史地名、节日地名、今地名等不同类型地名之间的转换,以此整合民间文艺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