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武陟县属黄河中下游黄河、沁河交汇地带。武陟第二黄河河务局作为驻守在武陟黄(沁)河畔的“哨兵”,依法抓好黄(沁)河大保护,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法者,治之端也。4月1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值此良机,  相似文献   

2.
<正>法者,治之端也。黄河的岁岁安澜离不开法治护航,沿黄人民群众的福祉也需要法治保护。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随着《黄河保护法》的施行,古老的黄河正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开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新篇章。梁山黄河河务局扛牢责任、使命在肩,精心谋划、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河南黄河河务局紧密结合即将施行的《黄河保护法》,上下同步、河地携手,组织开展“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携手共护母亲河”系列主题活动,在沿黄地区掀起了《黄河保护法》宣传贯彻热潮,共同推动《黄河保护法》在河南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4.
<正>兰州黄河文化是兰州沿黄地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积淀了兰州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兰州作为典型的黄河之都,形成了包括边关文化、水车文化、铁桥文化、渡口文化等元素多样、内涵丰富的黄河文化。积极探索兰州黄河文化旅游新模式,深掘兰州黄河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和弘扬兰州黄河文化精神,传承兰州文化记忆,也能激发兰州人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正>《黄河西流去》是一部以陕西渭北旱塬东雷抽黄工程兴建始末为创作背景的长篇非虚构小说。全书以抽黄工程建设热火朝天的场面为经,以建设、维护、运行抽黄工程的当地百姓和职工的拼搏经历为纬,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抽黄水利工程壮歌。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渭北人民节衣缩食、砸锅卖铁、勒紧裤带干抽黄的场面令人热血沸腾,那一声令下、全民动员战天斗地的伟大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6.
<正>“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或许这句话,正是李高艳创作长篇非虚构小说《黄河西流去》的初心写照。书中之气,是渭北13万人民撼天动地的浩然之气;书中之物,定然是造福千万农民于无穷的抽黄工程;书中之人,乃一代又一代的抽黄水利人。与其说李高艳为读者再现了抽黄工程最初建设历史场景,不如说是为我们重现了一个真正意义的信念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文化吸收了大量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充实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系,拥有丰富的内涵特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既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为中国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不竭动力,又可以促进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黄河泥埙作为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以传播符号学的理论为工具,从微观的角度深入解读黄河泥埙的符号构建与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因为工作关系,我对水利作家的创作十分关注,对水利作家推出水利题材作品尤为期待。李高艳作为陕西省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的职工,近年来发表了一批反映水利人、水利事的文学精品,获得了文坛的广泛好评。最近,收到李高艳创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的长篇非虚构小说《黄河西流去》后,一口气读完,颇多惊喜和感慨。  相似文献   

10.
<正>山西位于黄河中游地带,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对山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本文通过介绍山西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山西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山西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山西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简述  相似文献   

11.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用灾难考验着沿岸人民。历代文人墨客对黄河故事的书写不曾间断,进入新时期以来,对于黄河故事的精彩书写更是大量涌现。其中“以黄河为叙事背景或叙事对象、抒情对象,讲述黄河及黄河两岸所发生的人和事,展示黄河民俗风情,颂扬以黄河为象征的民族精神,关注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小说、诗歌、散文、话剧、报告文学等,可统称为‘黄河文学’。”  相似文献   

12.
风吹大河     
<正>收到作者李高艳的长篇小说《黄河西流去》电子稿后,因事务繁多,好几天都没顾得上阅读。直到某晚,感觉精力尚可,就用了大半夜的时间,一口气浏览完这20余万字的大作。掩卷回味,思绪万千,我在东雷抽黄灌区工作23年的点滴,从事水利事业30年的情怀,生活在黄河流域50年的感受,一瞬间涌上心头,使我辗转难眠。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随着北方气温持续走低,黄河内蒙古河段流凌密度持续增加,黄河进入封河关键期。回顾这一年,模型黄河在黄河凌汛期为决策者调整防洪防凌部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2023年3月,郑州模型黄河试验基地开展万家寨水库冰凌模型试验;5月,开展黄河下游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洪水预演实体模型试验,对河势变化及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科学预测,彰显模型黄河在幸福河建设中的硬核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黄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兴衰。遏制黄河水患,让黄河安澜是从古至今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为了讲好黄河故事,继承和发扬黄河治理文化,我们必须阐明黄河治理文化的精神内涵,明确黄河治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黄河治理中体现的先进精神,这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群众凝聚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基础支撑,而且对于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分析了黄河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声音等实践路径,以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个性化、多样化需要,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注重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传承和彰显,要求黄河沿线各地区承担起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文化力量。基于此,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文件和政策,重点提到了与时代技术相结合,开展数字化传播的新举措,并就推动黄河文化数字化建设提出了具体思路,为黄河沿线各地区深化黄河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相关部门从数字化角度探寻黄河文化的传播路径具有实际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正>黄河故道是历史上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发展,积淀了内涵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再加上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凭借政策的支持,开发黄河故道旅游资源已成为文旅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传播黄河文化、实现共同富裕、展现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探寻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进而推动黄河故道旅游发展,以更好地保护黄河故道生态和弘扬黄河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黄河航运,以黄河干线为主轴,开发了南北两侧支流以及黄河与淮河、海河之间的沟通渠道。曹魏立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都,黄河水系的航运将5座都城连接起来。西晋王朝是三国曹魏政权的沿袭和发展,仍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发挥黄河四通八达的水运联系全国。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黄河水运几经中断,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带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当前,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旅游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影响了知名度和吸引力等。因此,对于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发展潜力,并提出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黄河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赋予了济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有的城市魅力。黄河文化是“文化济南”建设、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的历史文化资产。将黄河文化融入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既是推进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需要,也为当代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找到了历史依据,为“文化济南”建设提供了战略性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