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小样本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无法处理以及难以寻找统计规律的小样本数据,通过对序列之间灰色关联度物理含义的分析,挖掘序列内部以及序列之间的数据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灰色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中国2008年度的GDP进行预测,预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该模型的提出为小样本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灰色模型在GDP预测中精度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等维新息递补GM(1,1)幂模型的预测方法.为反映数据的非线性特征,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引进拓展的非线性GM(1,1)幂模型;进一步利用最新信息优先的原则,建立等维新息递补灰色幂模型.将改进的模型应用到我国“十三五”时期GDP的预测中,验证了此模型在拟合和预测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整理,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和灰色聚类原理确定人均GDP、外汇储备、全球GDP和全球进口额是四种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并以1985~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ODI流量和四种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2006~2010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强烈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上,以河南省2000年到2009年人均GDP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对社会系统中的两个变量河南人均GDP和社会总劳动人数来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河南省高职高专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结合PMI的中国GDP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对中国季度GDP序列分别建立GMDH模型、ARIMA模型来对GDP季度值进行预测,然后引入PMI指标,建立ARCH模型来进行预测。对比分析各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预测季度GDP方面,引入PMI指标的ARCH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GMDH模型和ARIMA模型,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GMDH组合的中国GDP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对中国季度GDP分别建立了ARIMA和ARCH模型,并利用GMDH自组织建模方法提出了新的组合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及对比表明,基于GMDH组合的GDP预测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在经济正常增长或出现较大波动时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文章还使用Bon-ferroni-Dunn检验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组合模型的拟合能力要优于单一模型。  相似文献   

7.
近似非齐次指数增长离散灰色模型DGM(1,1)解决了原模型的固有偏差问题,但在解决现实中有阶跃扰动、大波动变化的初始序列的时候预测结果依然存在明显的偏差.文章在近似非齐次指数增长离散灰色模型中引入残差,构建偏差修正序列,并以其为初始序列重构预测模型,分情况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通过算例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模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客运量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是正确制定铁路客运营销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传统GM(1,1)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调整发展系数和内生灰作用量的灰色预测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湖北省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是把握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以我国GDP数据的准确性为例,选取1985~2010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根据时间序列自身的变化特点,分别拟合灰色预测模型、回归组合模型和双指数平滑模型.在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具有良好统计预测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误差绝对值和最小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GDP数据进行预测,所得预测值代表“真值”,再从异常值的角度对我国GDP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在统计数据准确性检验中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灰色系统理论与马尔可夫链相结合,首先建立GM(1,1)灰色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马尔可夫链确定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通过系统状态的划分,最终预测值以概率和区间形式表现.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物流需求的预测中,得出的预测结果更可靠,而且能够对区域物流需求的发展趋势进行宏观把握,有利于决策者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中长期能源消费的特点,引入了新维无偏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结合了灰色预测与马尔科夫链理论的特点,用无偏灰色预测模型拟合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马尔柯夫预测,在每一步预测中,不断推陈出新,对原始数据进行等维新息处理。实例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准确度尤其是中长期预测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优ARIMA模型的我国GDP增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预测GDP对政府进行有效宏观调控意义重大,而ARIMA模型是预测GDP的有效工具.文章以1952-2011年不变价格GDP为研究样本,首先建立36组ARIMA模型,进而运用多重筛选准则,找到最优滞后阶数p和q,最后确定了最优ARIMA(6,1,3)模型.该模型通过了多项假设检验,对2009-2011年的GDP预测精度高.笔者还利用模型对未来几年的GDP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预测精度,对于呈近似S形的CPI时间序列,利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其预测.构造基于时间序列的人工神经网络输入输出模式,利用BP神经网络对原始数据与灰色verhulst预测值的残差进行训练.仿真实例表明,该组合算法预测结果比单纯使用GM(1,1)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和文献[1]的总体误差要小,将神经网络引入到灰色Verhudst模型中能较好地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先对四川省GDP分别建立了ARIMA时间序列模型和GMDH变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预测;然后利用GMDH自组织建模方法建立ARIMA-GMDH组合预测模型来预测;最后使用Bonferroni-Dunn方法对三个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检验。模型预测结果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基于ARIMA-GMDH组合的GDP预测模型的拟合和预测都优于另外两种单预测模型。相比之下组合模型在拟合和预测效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在耕地需求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灰色关联度模型应用于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定量分析,并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法对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灰色关联度模型能够较好地选出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灰色系统预测模型耕地需求量定量预测可行,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小麦蚜虫发生量的动态预测对于其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很少有文献对蚜虫量预测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傅立叶级数修正的灰色幂模型(GM(1,1)幂模型)的小麦蚜虫量预测方法,对蚜量进行动态预测.以江苏海安县小麦蚜虫量为实例,详细阐述了模型的建模和预测过程,并验证了提出的方法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是一国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准确的人口预测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灰色GM(1.1)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包括模型的建立、精度检验、不同维模型的选优以及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的等维递补方法;并用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对甘肃省2006-2020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三角残差修正技术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精度。预测的基本步骤为,首先运用灰色GM(1,1)模型获得趋势项;然后利用三角模型捕获GM(1,1)模型残差的周期现象以提高预测精度。中国年煤炭消费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TGM(1,1)模型较传统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灰色预测精度。中国2010-2013年的煤炭消费量预测结果表明,短期内煤炭消费量会随着GDP增长而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降低能源结构碳强度,减缓煤炭需求增长,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城市的用水量有个更精确的预测,文章将逐步回归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逐步回归的总用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以逐步回归方法为基础,利用灰色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对预测模型的因变量进行筛选,并将灰色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分析中,对预测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实例分析可知:所提出的耦合模型与单一预测模型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预测效果,达到了简化模型、提高拟合精度和增强模型预测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舰船纵摇运动灰色预测问题,文章通过对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杌理的分析,从离散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光滑性数据序列的差分模型,并与其原GM(1,1)模型进行比较,最后用指数序列验证了差分模型预测的有效性,精度较高,该模型同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文章的模型作为原模型的近似形式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