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实现了对普通民众话语权的解放,具有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舆论优势,但以"草根性"为根本特征的网络舆论也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及公信力来积极助推、正确引导。从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说,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以彼此互设议程、互为促进力,在互动中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舆论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媒介环境,凭借数字化、多媒体、超文本的技术特征和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快捷性、开放性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等传播特征,网络媒体下的议程设置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受众的匿名心理和角色扮演心理决定其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不会完全受到传播者的影响,反而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形成"自我设置"。此外,本文认为,传统媒体中的某些新闻事件往往来源于网络,即网络媒体具有给传统媒体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型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成熟,由产品需求者、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及供应商等组成的合作系统以网络化的方式存在并运营,因此,网络环境下供应链中企业合作行为的演化规律是现代运营管理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实际中企业寻求合作关系的两种不同策略———"从众模式"和"自选模式"建立供应链网络的合作过程,用Netlogo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发现采取"从众模式"的企业所形成的合作网络具有无标度的特征,而采取"自选模式"的企业所形成的网络具有小世界的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对实际企业合作网络的特征进行了刻画。  相似文献   

4.
独家新闻向来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信息传播工具的普及、媒介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新闻线人的职业化倾向等等使得媒体获取传统意义上的绝对的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因此,媒体就应该从独家新闻的相对性上去下功夫。独家新闻的相对性主要体现在报道的时间、空间、媒体等方面。此外,从深度报道也可以走向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要通过媒体才能得以实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网络成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文章旨在分析网络传播的特性,通过网络监督与传统媒体监督的比较,阐明网络环境下舆论监督的优势及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出世,打破了文明的时空隔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再现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工业遗产以及历史古迹的虚拟恢复已成为当今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工程实体美的设计现状,并在对"网络技术"和"工程实体美设计"等概念作了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技术下工程实体美的表达方式和特征,以及实现途径。基于网络技术,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实现客观存在于世界的工程实物仿真,虚拟表达其工程实物的美感。利用网络交互技术在虚拟系统中实现人为操纵美的实体,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再现物质文化遗产,为扩大工程美传播时空提供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文化是在网络技术影响下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形态,其"新"之一表现为催生了新的政治文化主体——网络社交媒体,网络社交媒体积极主动参与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培养了政治文化的公民气质,引领了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网络社交媒体的不当使用也造成了网络政治文化混乱,其商业性威胁政治文化的民主性,其激进性威胁政治文化的一致性,其不在场特征威胁政治文化秩序。应通过调整网络政治文化主体结构,改善和优化政府和传统媒体在网络环境下的文化主体功能,以实现对网络社交媒体积极功能的发挥和对消极影响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的启示与传统学术期刊的理念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因特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 体服务已成为现实,21世纪,网络媒体将会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媒体不仅在编辑 方式上对传统媒体有重大突破,而且在思维方式上也同样给传统媒体编辑理念带来巨大变化 。网络具有渗透性、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的显著特征,这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虽有 差异,但可以相互补充,叠加发展,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学术期刊应更新观念,形成一种开 放经营、主动创造、快速调整的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9.
博客作为网络时代个人书写的新工具,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日记的个人叙事特征,另一方面凭借网络平台和"超链接"等技术手段具备了公共叙事功能。从个人叙事到公共叙事的转变让博客成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它不仅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更为大众提供了实现话语权的新途径和个体社会交流的深层空间。  相似文献   

10.
德福一致是人类的基本信念,对于在现实条件下道德与幸福是否一致、如何一致等问题,柏拉图和孔孟都进行了思考并予以解答。柏拉图以"心灵转向说"为理论依据,认为在现实条件下,通过周详的心灵教育和完善的法律体系,幸福是可以外向追求的;孔孟在致思趋向上则与柏拉图相反,将天的外在主导性和权威性内化,并以之来保证道德的超越性,同时,以"乐"代"福",将道义之乐归于道德本身。从这两种处理方式中可以看出:在当前条件下,要实现德福一致,必须一方面坚持道德对幸福的主导性,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正义的制度为德福一致找到合理出路。  相似文献   

11.
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一直为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其中能否为从语义到句法的映射规则提供合适的词汇语义表达式则是问题的核心,三种较常见的词汇语义表达式形式:谓词--论元结构、题元角色及事件结构从不同的角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报纸、电视、广播和新闻网站几乎都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困境,不同媒介产品的风格定位、版面设置、受众市场、新闻报道乃至广告模式等都大同小异。面对如此境况,不少媒体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打造独家新闻,因而在增加了竞争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行业的无序竞争。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形式。首先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传统“三元论”理论为基础,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管理权与成员权的概念以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了新“三元论”修正的必要性和管理权概念较成员权概念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络新闻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网络新闻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特征,发挥网络新闻区别与传统媒体新闻的优势,开创高校宣传工作的新局面,是一个系统的研究课题。笔者通过对网络新闻特点、优劣势进行阐述、分析,提出网络新闻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新闻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新闻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播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从网络媒介自身来看,网络媒介应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关注传播的个人化,完善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计划;从外部环境来讲,则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适当放开网络媒介的采访权,完善网络新闻的法律规范。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使网易新闻健康成长,而且可以使网络新闻行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在后现代社会中传统公共领域逐渐瓦解之时,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却使网络形成了新的公共领域。与此同时,媒介的建构也发生着巨大改变,原本的新闻受众也可能成为新闻建构者。因此,受众对于新闻建构的作用更为凸显。在新闻传播过程不同环节的建构行为中,网络使得受众加入建构行列,并对建构结果带来终极意义的影响。但传统新闻产制过程中传播者大多为新闻专业人士,新闻建构问题也主要从其角度讨论。因而以新媒体时代拥有双重身份的受众为研究角度也便有了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报道提出新的需求,传统纸介质报纸已然陷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挑战的问题,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问题,提出了从报网互动的角度经营报纸网络版和通过卫星报纸变革报纸发行两条融合途径。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融合新闻。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的优势,提出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传统新闻媒介网络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转换"中的被动化是最早被视为揭示大众传媒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之一。然而,当今国际新闻话语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原有的被动化分析模式似乎已经失去效用。结合"**"事件冲突双方的新闻报道,一方面通过用传统的被动化分析模式分析双方语料,验证了传统模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结合语料探究原有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对当今国际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被动化分析时采用结合主位——述位分析新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试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 ,网络媒体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但又暴露出种种的负面效应。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有序的传媒空间的建立。由于新媒介环境的冲击 ,网络新闻道德呈现出一些特质 ,并对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网络新闻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以其快速滚动、连续报道、图文并茂、视像穿插等多媒体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习惯于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老百姓认同它信赖它吗?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网络新闻公信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