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价上涨的原因仍是众说纷纭,不过油价上涨造成全球性的经济冲击是肯定的。 很多人都观察到:美国人的生活因油价而改变。毕竟,改变不了大环境,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相似文献   

2.
钱国宏 《老年世界》2010,(20):17-17
有谁能想到,本以为晚来享清福的八旬老爸,居然“老来张狂”,时时处处赶潮流,跟年轻人玩起了PK,演绎出了一幕幕让人敬佩的“潮爸”暮景!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会近期通过了《新能源法案》,要求大幅缩减农作物出口,将其用于开发新能源。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一直推行鼓励粮食出口的政策,挤占其他产粮国的市场份额。这些国家的剩余农业劳动力转而生产的廉价轻工业品又被美国买走,美国可谓两头受益。如今油价突破100美元,美国为保住强国地位开始“囤粮”开发新能源,  相似文献   

4.
《中外书摘》2014,(12):28-30
中国房价里面,至少68%是政府的地价与税费(美国的房产税最高为3%)。油价里面,42%以上是政府的税费(美国的油价里只含6%的税),油价之外的行车支出里面,80%以上又是路桥费、养路费等交通规费(美国的过路过桥基本都是免费的)。由此可见,高房价、高油价,都是政府变相的高额征税。土地是全盘垄断的,住房是强制专卖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家茶座》2010,(3):158-160
某某网徐贲博客发表同题文章说,由于在美国人与人平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一般美国人对这种精英/非精英的说法都会非常反感。美国人把资质、兴趣、才能的差异视为“差别”和“不同”,而不是“高下”或“优劣”,因此美国人比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更关心那些看上去是“低下”得没有希望的人群,包括社会弱势、残疾、智障学生。美国的“平权法”要特别予以帮助的正是这些群体。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对这一幕应耳熟能详:节假日,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来到军烈属大娘家,担水劈柴、洒扫庭院。收拾停当后,挥手作别。大娘追出院门:“孩子们,我还不知道你们叫啥名字呀……”孩子们笑着说:“我们都叫雷锋。”  相似文献   

7.
4月1日,愚人节,这天是西方民众最开心的日子。在这一天,无论是风流浪漫的法国人,还是绅士风度十足的英国人,或是做起事来一板一眼、严肃正经的德国人,都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想法子去调侃、哄骗、愚弄别人,演出一幕幕的“轻喜剧”,从中找到乐趣。  相似文献   

8.
锺芳 《老人世界》2014,(8):38-38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曾被张艺谋选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唯一外景地。“陡峭险峻的山崖间,诡异的黑衣人从四周的峭壁上呼啸而下,袭击驿站……”电影的这一幕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学会接住凶狠的“扣球”□巩崇吉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有些带有挑衅意味的话题,角度刁钻,语气逼人,犹如出手凶狠的“扣球”,使人猝不及防,难以应答。但强中自有强中手,那些机智善辩之士,偏能沉着应战,绝处求生,演出一幕幕妙语惊人的活剧,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爸爸经常讲起二十年前他和大黑的故事,每当他讲起的时候,我在旁边总是要掉好多好多眼泪。记忆中的“大黑”离开爸爸已有20多年了,可它许多年前被人无情扼杀的一幕却至今令爸爸难忘!  相似文献   

11.
“权力仅次于总统的人”:美联邦储委会主席格林斯潘□钱立伟美国一直是西方的“龙头老大”,美国经济亦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一“感冒”,世界经济即会“打喷嚏”。自199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牛气”十足,一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失业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2.
5月30日,我正巧出门办事,无意中看到美国的老百姓退休的感人一幕。  相似文献   

13.
《炎黄世界》2013,(4):23-25
美国人来广州后的十年间,清朝官吏仍然将美国人和英国人混为一谈,清政府“不屑于了解外国情形的闭目塞听状况,并没有稍为改变”。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关注西方世界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梁廷楫和徐继畲等一批开明、进步的爱国者,出于“以夷制夷”的考虑,开始认识美国。他们特别重视对美国情况的介绍,而且不加掩饰地对美国的长处加以推崇,给予好评。这反映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美国的认识。其中,徐继畲是他们之中最为推崇美国、推崇美国总统华盛顿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林肯纪念堂运动场举行的一场女子橄榄球比赛中,出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俄亥俄州大学女子橄榄球队的一个名叫布兰迪·查斯顿的女球员,在攻进一球后激动得脱掉了运动衣,只穿着个胸罩以示庆贺。随后,全队13名女球员当着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全都脱掉了上衣,连乳罩也摘掉了,裸露着上身,足足有好几分钟。非议的声浪当然很强烈。由此产生了关于男女运动员平等的话题。一个女运动员说:“我们可以不脱上衣,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一视同仁,男人应该也一样不许光膀子。”事实上,美国橄榄球协会早就规定:男运动员也不能脱掉运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临危受命的基辛格博士就任美国国务卿时,其首要使命是如何“引导”石油输出国接受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唯一结算货币。基辛格成功了,他通过沙特说服欧佩克其他成员国,最终使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在此后的30年里,“石油美元”在成就了美图金融霸权,给石油输出国带去无数财富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无尽的烦恼、风险甚至灾难,在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运动中,上演了一幕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16.
楼下邻居家中有一子,年方6岁,恰好长我女儿一岁,两个小家伙互相正是“臭味相投,一见如”的年龄。每日闲暇,二人思是频频“约会”,到处“流窜作案”,有时窜到院中,有时溜回家里,而更多的时间则是在我家中.二人每次分手时,都表现得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一副棒打不散的样子.节假日、星期天,更是如鱼得水,条得火热。每次刚开始时,还象是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有些羞手羞脚,可不到三分钟,便燃起了战火,发动起“世并大战”,把我家当成了用武之地,屡屡上演一幕幕紧张、惊险的“武打片”。这时的二位象是一对“好战分子”,人人…  相似文献   

17.
盛森 《金色年华》2008,(8):20-20
美国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以偷盗为生却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的雇主都是银行和零售商。他们的法定名称是“抵押收回执行人”,而美国百姓却习惯叫他们“回收人”。  相似文献   

18.
田野 《当代老年》2013,(4):16-17
枪声停了下来。炊事员杨建清挑着饭,爬上了阵地。他放下担子,手里拿着一封信,大声喊:“杜兴山——,杜兴山——”杨建清接连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杨建清感到心里一沉。往日里,只要他喊谁的名字,谁就会高兴地跑过来。可是,今天不仅没有人应声,而且大家都抱着枪,坐在战壕里,一动也不动……这是发生在28年前老山前线的真实一幕。28年来,这一幕已经在杨建清的脑海里闪现了无数次。那天,杨建清下了山,手里攥着那封没有人领取的信,心里酸酸的。由于战地潮湿,信封已经腐烂。杨建清展开信,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真情跃然纸上。在信的结尾,那位母亲写道:“如果兴山有不测,哪位战友能看到这封信,请务必把兴山的情况告诉我”。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1999,(7)
一、贫富差别悬殊。美国人权组织“哈特研究协会”的调查显示,以“国际人权领袖”自居的美国,存在着“一贯和广泛的侵犯人权的情况”,穷人、老年人及土著人经常受到歧视。美国1%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财富比90%的美国人所拥有的财富总和还多。美国法官中有341%是百万富翁。作为美洲国家组织创始国,美国拒绝批准《美洲人权公约》,也不签署该组织通过的其它一系列人权公约。二、私人枪支最多。据美国司法部统计,美国私人拥有枪支近2亿支,约2/3以上美国家庭拥有武器。美国每年发生枪杀事件100万余起,有2万多人致死,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诸多挑战,国际上,“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宣告美国式资本主义的失败,油价飞涨,粮食短缺,上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警告言犹在耳,在国内,雪灾、地震、毒奶粉等一系列天灾人祸冲淡了这个幸运年的喜庆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