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以前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形成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研究经济制度的时候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他严密地论证了并且透彻地发展了这个理论”,从而使这个理论成为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本文想从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量由什么决定、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什么决定、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如何比较、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加入如何进行、价值如何表现、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是否正确等八个方面,就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商品价值的本质、价值量的规定以及影响价值变化的因素作系统分析,提出用"有序度"来描述商品价值的动态变化的观点,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也作了辩证说明.  相似文献   

3.
企业价值构成问题再研究——理论解析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面临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压力和挑战,应对的办法是充分重视劳动价值论的方法工具功能,完成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具体化运用.商品价值构成基础上的企业价值构成系统研究是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带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的研究表明:在价值构成的内部,不仅价值创造与价值转型是统一的,广义价值与狭义价值也是统一的,企业组织具有历史变迁性质正是商品价值构成与企业价值构成的内在张力发生作用的结果和外显.企业价值构成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在于,确立和规定广义劳动价值论与狭义劳动价值论乃至现代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4.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是正确理解和适用价值决定原理的“关节点”。长期来许多同志撰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各方面的研究,但一直未有定论,仍有必要从深度和广度上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与一系列现实经济问题密切相关。根据马克思已有的论述和他的方法论原则,我认为,可以把“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这一命题看作一个系统,其中可分为如下层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国民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通过这样逐层次分析之后,再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准确弄清这一命题的丰富内容,科学地把握生  相似文献   

5.
脑力劳动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天荣 《东方论坛》2003,(3):106-110
本文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 ,提出一种计量各种劳动的复杂程度的建议 ,并给出一种适用于各种商品的价值计量法 ,从而得出结论 :劳动价值论也适用于脑力劳动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指出,在社会需求异常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是由在最劣或最优生产条件下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是否存在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长达60年的经久不息的论争。实际上,所谓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明的是正常情况下的价值量决定,所谓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明的是异常情况下的价值量决定,马克思只有一种价值决定理论并且两种情况的分析逻辑一致。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论争双方的观点进行了评析,指出对所谓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演绎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将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逻辑上的一致性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技术进步测度提供价值论基础,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重要使命之一。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时间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中商品价值量决定含有三个关键性命题:第一,商品价值具有与市场均衡条件相应的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价格以及"冯金华方程"等多种转化形态;第二,商品的共时价值量由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第三,商品历时价值量的决定建立在设定基期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非均衡条件下商品历时价值量的数理表达式,有助于实现采用历时价值测度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劳动价值论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科学。指出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应澄清两种误解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即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或认为劳动价值论中排除了科技工作者的劳动 ;第二、将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混同。阐明科技工作同样属于生产商品和价值的生产劳动 ;论证了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既有统一又有区别。特别指出要结合新的现实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软件价值创造及软件资本循环过程,结果认为: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产品,存在一次性劳动价值;通过多次甚至无限次复制使用价值,导致极强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生产劳动理论为基本依据,对许有伦“广义劳动价值论”进行了介评,并提出了种种质疑。文章明确指出,“广义劳动价值论”从立论、推论到方法论均值得商榷,其根本错误在于“离开劳动的二重性谈广义的价值,离开商品的二因素来谈价值的二重性和广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涵义和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及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而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则是商品一般;劳动创造价值强调的是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第一位、决定性的作用,并不否认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其历史局限不在于是以简单的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为研究的前提,而在于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视为同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而现代西方学者把劳动价值和知识价值割裂开来,并用知识价值取代劳动价值。事实上,强调知识价值在今天的主导作用无可厚非,但是,知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转化为商品,把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劳动价值和知识价值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我们既应该坚持劳动价值论,又应该强调知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谓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量的观点,实质上无非是把劳动和供求两个因素同时纳入价值决定,因而在逻辑论证上很难令人信服。本文仪就几个主要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持“共同决定论”的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将价值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但它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种种矛盾之处。具体包括: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严格对立的内在逻辑与现实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生产劳动被严格界定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劳动包含范围广义化的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将人与物的效用关系置于次要地位的倾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的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暗含的对单一按劳分配体制正义性、合理性论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些人反对劳动价值论,其认识上的根源有三个:一是与劳动价值论存在着逻辑思路的歧异;二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义缺乏全面深入地理解;三是误以为劳动价值论与私营经济、市场经济、要素分配不相容。澄清商品价值论的分歧,必须对马克思关于价值概念、劳动形成价值的原因、劳动价值论作用等理论的原意做进一步地阐明。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指的劳动是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而现代西方学者把劳动价值和知识价值割裂开来,并用知识价值取代劳动价值。事实上,强调知识价值在今天的主导作用无可厚非,但是,知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转化为商品,把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劳动价值和知识价值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我们既应坚持劳动价值论,又应强调知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价值决定的基本命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有关概念和前提的基础上 ,从数理分析的角度讨论了马克思价值决定的基本原理 ,论证了部门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力无关、单个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单个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等基本命题。在此基础上 ,得出了多种要素共同参与决定单个商品价值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初以来,学术界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与大多数企业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否创造更多的价值展开的.而不同观点的分歧,则根源于对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两种论述的不同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主张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时主张根据现实生活的发展实事求是地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此,本文论述了以下问题:一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遇到的挑战;二是坚持原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否定资产收益权所带来的矛盾;驳斥了所谓“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指出必须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三是提出商业劳动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那种认为劳动价值论与现实发生了矛盾,提出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即用生产诸要素(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来补充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不过是用“斯密教条”来否定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