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文学阐释是一个持续生长着的精神进程,要经历文本、时代和心灵的三重超越。文本超越注重对文本的反思和对话,时代超越要尽力发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心灵超越是追求人的主体精神的建设。在这种超越的过程中,阐释主体通过心灵构筑意义的活动从而再构造另一理想的世界。对文本超越与重构的实现从根本上依赖于阐释主体的崇高心灵。  相似文献   

2.
文学阐释是一个生长着的精神进程,要经历文本超越、时代超越和心灵超越三重境界。文本超越注重对文本的反思和对话,时代超越尽力发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心灵超越追求主体精神的建设从而再造另一世界。这三重境界的到达都依赖于阐释主体的崇高心灵。  相似文献   

3.
区别于"强制阐释"的"公共阐释",并非是理解文本的单纯技艺,它毋宁本身就是文本与阐释者自身的存在方式,因而仍应归于"哲学解释学"题域。"公共阐释"擎持主体间性的阐释立场,挽合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效果历史意识,超越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互文性阐释路径,共同铆定"公共阐释"为"判断力阐释"而非理性或科学阐释。"公共阐释"对当代哲学解释学的贡献在于:它既为经典文本的阐释提供新的意义生成路径,从而为理性科学真理观之外的文本真理及其意义作了辩护;同时,也使解释学的理解视阈,扩展到当代数字文本领域,从而为人在数字领域的精神自由与意义创造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文学文本,以灵肉母题范型为主线,从《红楼梦》灵肉母题的话语形式、女性意义及文化精神3个维度展开阐释性描述。在灵与肉互为主体的能指空间中,彰显蕴藏于其中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意义。在灵对肉的弱势抵抗和超越中,见证人类对精神世界的永恒追求,显示文学经典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5.
先秦诸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其学说对后世思想学派产生巨大影响。面对诸子,应该将我们的时代和诸子的时代进行沟通,进行原创的对话,以自己的生命体认诸子的生命,以自己的心灵撞击诸子的心灵,并且要对诸子文本作全息的考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无数个体的生命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和现实,生命问题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生命哲学重视把个体的生命状态和社会历史进程结合起来考察,从对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到对整个世界的揭示。以生命哲学阐释文学首先是对文本中生命状态的感性体验,其次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理性反思和判断,从对个体生命的审视来实践对生命缺陷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类精神出路的苦苦探究。生命哲学的文本阐释坚定地秉持人类的理性精神,以理性精神之崇光照耀、泅度在现实生存中深受煎熬的人们,给他们指出超越的道路并赋予其抗争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生命哲学是从对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到对整个世界的揭示,把个体的生命状态和社会历史进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考察。生命哲学的文学文本阐释首先是对文本生命状态的感性体验,再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理性的反思和判断。阐释的目标是以崇高的心灵和执着的人文精神照彻文本,从对生命的审视和建设来实践对个体价值的终极关怀、对生命缺陷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类精神出路的苦苦探究。  相似文献   

8.
考察历史文学的创作主体意识及与时代的精神联系一向为研究界所忽略.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因为确立了以发掘王朝衰变时代的功名文化人格为基点的创作主体意识,并将自我的创作生命状态、文化身份、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个体精神特征渗透于艺术境界之中,使文本的审美内涵超越一般的"历史官场小说",显示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此形成了在时代精神文化和文学语境中复杂的接受效应.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小说产生于如巴赫金所说的“众声喧哗”的多元化时代。作为一种复杂而引入注目的文学现象,新历史小说具有其特定的精神背景和文化内涵。文章首先从作家历史观念的改变即创作主体认识论的角度,并结合西方“新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观对这种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文化阐释,其次从小说创作总的叙事形态和具体的叙事手法方面对新历史小说的文本特征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近两百年以来西方世界翻译和出版了不少中国古代爱情诗。西方编选者以自己的诗学标准对中国诗歌文本进行选择、翻译和阐释,以翻译选本的方式呈现,使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在西方世界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涉及如下问题:输入者的时代环境、编选者的情感差异、接受者的美学取向、中西方的伦理歧异以及不同文化系统的性别认同。分析编选者主体对中国古代爱情诗的阐释依据,剖析具体文学文本与文化现象背后的跨文化传播机理,可以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阐释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文学文本,以灵肉母题范型为主线,将两部文学经典--《红楼梦》与《浮士德》主人公的人生历程互为参照,于异域形象的共相特征中探求其经典意义。在文本解读中,笔者认为,主人公贾宝玉和浮士德都经历了情色之旅、灵之旅和死亡之旅的悲剧人生历程;都以女性为一端,并寄予相似的寓意;就悲剧而言,他们都以内的解体实现了生活的最高意义,证实了人类在现实人生中对情感世界或理性精神的永恒追求,实现了灵对肉的超越。而肉的解体,灵的飞升,也正显示出人类文化精神的共通本质。  相似文献   

1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是贯穿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轴。邓小平"以民为本"思想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而且鲜明地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实现了向现代民主意识的成功跨越。  相似文献   

13.
育人理念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从育人的主体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人的个体价值,把西方现代激励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所倡导的价值原则综合运用到育人理念中,对实现育人目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科学运用西方现代激励理论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激励效应,较大地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育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育人实践中,应提升人的内在精神,重点关注人的精神超拔与灵魂升华;培育人的主体精神,促使人把外在文化内化为个人的全面素质;激励人的内在潜能,使人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并化为积极的行为;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促使教育活动的本义得到回归和超越。  相似文献   

14.
贝克特化简了戏剧的物质外衣,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审视生命体验的终极样态,用怀疑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去追求戏剧的人学内涵与艺术高度,将人学与审美融合于戏剧创作,探求人性价值与戏剧精神的恢复与重建。贝克特的戏剧精神扩大了人类的精神空间,使人能够在自由狂欢中进行灵魂对话,藉此抵达诗意的存在与艺术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文本解读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文本解读的目的是认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用科学的文本解读方法,以活的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回到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历史背景中,用马克思成熟的理论。解读过程中要做到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显性文本和隐性精神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方法论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在纵深方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的《女神》是诗人主体精神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完美统一,并成为开一代诗风的典范。从不同的角度用《女神》同中外文学作品及文艺思潮进行比较,将会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地表现《女神》的时代意义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新写实小说对“宏大叙事”的基石英雄主义、理想主义进行了解构,它从大写的英雄转向小写的凡人,从形而上的精神、理想,转向形而下的世俗、生活,将为宏大叙事所否定、批判、与“远大的目标”“伟岸的英雄”完全无关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放在了文本结构的中心位置上,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琐屑平庸、缺乏诗意的人生图景,表现出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审美特征。这在对宏大叙事主导下精神至上的写作立场进行反思、批判,为文学开拓更广阔的叙事空间之同时,也消解了在文本中建构精神、理想,表达形而上、超越性思考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并不等于空想主义 ,批判反思、追求至善、超越性 ,是其要旨。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是人的特质之一。恰当地张扬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可以有效地抑制工具理性、实利主义滥觞 ,促进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