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在受零售商服务水平影响的随机市场需求条件下,通过建立包含直销渠道和零售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引入渠道成员的公平偏好和风险规避特征,研究得到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最优直销价格和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分析公平偏好与风险规避对最优定价策略及各渠道成员效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渠道供应链中,公平偏好与风险规避会促使制造商和零售商降价,从而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2.
针对回收物流成本要素对不同权力结构闭环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决策的影响问题,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以及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表明:在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零售商主导的市场结构;仅仅考虑零售价格,消费者会更加偏好于集中式的闭环供应链市场结构;制造商承担回收物流成本增加产生的利润损失会转嫁给零售商,并且导致零售商直接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而引起市场废旧品回收率的降低。Nash均衡状态容易受到制造商和零售商利己行为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会打破市场的均衡状态。通过算例计算,对比分析了回收物流成本变动对回收率、销售价格、批发价格,以及闭环供应链节点企业最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闭环供应链视角下,针对机电产品制造商面临零售商逆向回收废旧包装物流成本的压力,运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通过算例分析,阐释退货回收物流成本变动影响了再制品和零售商的价格波动以及供应链系统效益的原理。结果表明:市场结构中,具有较大的再制品批发价格主动权的企业是制造商;制造商回收再制品获得的利润较大,零售商回收再制品获得的利润较少,制造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最优利润要高于零售商主导的最优利润;在既定条件下,制造商回收废旧包装再制品获得的利润受制于退货物流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两个不同区域市场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分别就制造商对两个不同区域市场的零售商实行统一定价和差别定价两种定价策略下构建了纳入零售商公平偏好行为的两级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给出了不同情况下供应链均衡策略,分析了零售商公平偏好行为对不同情况下供应链均衡策略、参与者的利润以及供应链系统运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公平偏好行为对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和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对零售商的利润具有正向影响,而对零售商的零售价格和供应链运作效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在创新产品的闭环供应链中,研究制造商分担回收成本对创新产品的扩散的影响,以期寻找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后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及回收商的回收努力的最优路径和制造商最优的成本分担比例。【设计/方法】使用Bass模型刻画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后需求量的变化路径,利用微分博弈和最优控制理论进行求解,分析了不同市场情形和回收成本分担对供应链的影响。【结论/发现】在消费偏好系数和模仿系数较低的市场情形下,通过广告努力提高消费偏好系数和模仿系数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且制造商需要承担较高的回收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而在偏好系数和模仿系数较高的市场情形下,通过广告努力提高消费偏好系数和模仿系数的边际效益较小,但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成本分担比例相对较低,且制造商、零售商及供应链的利润会相对更高。闭环供应链中的决策要比开环供应链的决策更复杂,制造商分担回收努力成本能提高供应链上所有参与者的利润,且在各种市场情形下都存在一个制造商最优的成本分担比例。  相似文献   

6.
在零售商主导的两级供应链中,本文研究了分散决策时制造商的最优产量决策、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决策及定价决策,通过数值分析,研究批发价格及需求不确定性变化对成员决策的影响;引入双向期权契约,分析了实现协调的契约条件及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协调时零售商决策的核心内容是双向期权价格;通过算例验证了双向期权契约在提升供应链效率方面的有效性,找出能使得双方收益获得帕累托改进的双向期权价格区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零售商产品销售价格竞争环境,并考虑零售商废旧品回收过程,文章研究了两零售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过程。通过对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时供应链各成员及整条链的利润分析,设计了零售商价格竞争下三级闭环供应链利润共享契约协调模型,在合理的利润分配系数下,供应链各节点可以实现最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关切对于供应链协调运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构建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链集中优化决策模型、非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链均衡决策模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下不考虑公平关切和考虑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协调决策模型,并进行了对比数值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下,收益分享-成本分担契约机制可以有效实现考虑公平关切的供应链协调和运作绩效的帕累托改进;当供应商和零售商具有相同公平关切时,具有 公平关切的零售商会获得更多协调利润,也承担更多的联合库存成本,而具有公平关切的供应商则相反;当供应商和零售商具有相同公平关切时,公平关切越强,具有公平关切的零售商会获得更多协调利润,也承担更多的联合库存成本,而具有公平关切的供应商则相反;当供应商和零售商具有相同公平关切时,供应商谈判能力越强,具有公平关切的零售商会获得更多协调利润,也承担更多的联合库存成本,而具有公平关切的供应商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环境下制造商与传统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电子商务直销渠道的引入对传统供应链的影响,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传统零售商两阶段的供应链系统中,分析了3种定价方式下的最优定价和库存策略下的供应链成员和系统的收益:1)两个零售商分散定价;2)制造商统一定价;3)按渠道协调的最优原则由系统定价,指出系统定价是最优的定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个零售商和单个供应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别采用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报童模型展开行为研究。研究发现:当零售商具有损失规避和公平偏好行为时,两种契约都能实现供应链协调,但协调时零售商、供应链整体利润都小于传统条件下的利润;当批发价格、回购价格、零售价和收益共享系数满足一定关系时,两个契约是等价的;零售商最优订货量随公平偏好或损失规避的变化趋势比供应链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农户生产商和在线零售商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模型。首先,构建单一现售策略和混合策略下农产品供应链决策模型,利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产品广告投入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和利润的影响。其次,通过数值建模与仿真给出以下研究结论:农产品广告努力水平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与农产品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和产品的广告努力水平成正相关,农产品的批发价格与销售价格则在两种销售模式下随该系数的增加而不断变化,且存在一个临界点使得两种销售模式下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相同;农产品广告投入成本与供应链成员的利润成正相关,在广告投入成本系数增大到一定值时,在线零售商和农户生产商的利润达到最大,随着产品广告投入成本的不断增大,农户生产商和在线零售商的利润逐渐减小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制造商供应量变化时、在多个零售商非单位需求情形下的统一价格拍卖与歧视价格拍卖,得到了两种拍卖方式下零售商的报价策略、制造商的价格策略及其相关性质。结果表明:统一价格拍卖中,零售商在低价时所提交数量高于其真实需求,在高价时所提交数量低于其真实需求。歧视价格拍卖中零售商在低价会选择提交自己真实的需求量,在高价会选择提交低于真实的需求量。若参与拍卖的零售商越多,相对歧视价格拍卖,统一价格拍卖提交的需求量扭曲越少,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看,制造商更倾向于用统一价格拍卖的方式进行产品批发。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低碳化过程中,决策主体受外部因素制约逐渐提高了环保意识,在考虑收益的同时注重生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传统的两级供应链中讨论了确定性市场需求下制造商具有环境偏好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假设仅有制造商具有环境偏好,而零售商为利润最大化者,通过数值仿真讨论参数变化对运营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考虑环境偏好后,制造商可以通过将批发价格设定在高于边际成本之上使得供应链协调,最终对企业的行为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同时波动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运用显示机理构建了销售成本信息不对称下的应急数量弹性契约模型,得出最优订货和定价策略,并与对称信息下的决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突发事件及销售成本信息不对称对于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并用算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突发事件暴发时,数量弹性契约无法实现价格随机和不对称信息下供应链的协调,供应商仅能通过重置契约保证零售商分享私有信息;此时,供应商期望收益随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大而减小,零售商却能通过信息不对称获取更丰厚的收益。若市场需求增大,零售商隐藏信息的行为会抑制增产计划,进而降低供应链整体效益;若市场需求减小,供应商采取降低供应量和批发价的策略,可以有效防止供应过量风险。  相似文献   

15.
“双11”“618”等促销打折季会使得一部分暂时还不需要产品的消费者在评估产品未来可能的价格和获得性的基础上,做出提前购买的决策。在考虑消费者的这种提前购买行为的基础上,构建四种双渠道零售商供应链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四种模型的均衡解,研究双渠道零售商的延迟送货策略问题。研究结论表明:零售商不会选择在两个渠道同时允许消费者提前购买,再延迟送货;零售商在哪个渠道允许消费者提前购买,再延迟送货取决于零售商线下渠道所占的市场份额;零售商允许消费者提前购买,再延迟送货,制造商和零售商均能获得更大的利润;消费者的提前购买行为会导致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6.
基于Stackelberg博弈分析了供应商、主导零售商和从属零售商之间的决策行为,构建了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应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价格敏感性变化不是很大时,仅通过调整产品的零售价格和主导零售商的促销投入,就能实现供应链的最优应对;当价格敏感性变化较大时,则需要同时调整生产计划。在突变前后,主导零售商所承担促销投入的比例不变,而两部收费契约能够同时考虑纵向竞争中的批发价格因素和固定转移支付因素,实现分权供应链的协调应对。此外,数值算例显示,价格敏感性大幅减小时,零售价格和促销投入都会有较大提高;而当其大幅增加时,主导零售商更喜欢降价而不是增加促销投入来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实践中,供应商经常向零售商提供延期支付机制来协调供应链。采用延期支付机制不仅可以吸引新的零售商,而且可以避免持续的价格竞争。因此,研究采用延期支付机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十分必要。鉴于通常每个企业都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自己的私有信息,分别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讨论采用延期支付机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得到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供应链协调的程度与批发价格w 和利息率Ir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