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泰州学派是明代心学流变中特殊的一脉,其思想游离于传统价值观之外,饱受争议却又颇具魅力。分析泰州学派种种"出位"言行的产生原因,备受其推崇的侠精神之作用不可小觑,可以说,正是尚侠的理念引领他们在心学"异端"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深刻地影响了其思想言行以及后来的文风。同时,侠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元素经由泰州学派之手,也呈现出了不同于先前的特征,不仅与心学紧密联系,更与儒家、佛家思想交相辉映,在实践层面、思想层面和文学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石涛的画学思想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有学者把《石涛画语录》中的"吾道一以贯之"作为其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证据。事实上,石涛此说仅是在表达自己的画学思想,而不是对自己哲学观的阐释,故不能作为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证据。同样,其他将"吾道一以贯之"解读成哲学规律、统一性等的说法也都犯了以哲学观解读画学思想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泰州学派为继浙中、江右等王门正统派之后的一个最具特色和庞杂思想的流派,亦是在当时社会学术条件下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泰州学派本身具有利用传统走向反传统、从正统过渡到异端的思想发展趋向,而这种发展趋向与泰州诸子的出身经历和学说主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就泰州诸子中的代表人物作一学术性阐述,以显现该派的思想特点、传道方式、批判性格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泰州学派以儒学民间化的方式展现了其对"阳明学"的超越。以往的解释多将这一超越归结为泰州学派的贫民情结与启蒙情怀。其实将这一超越解释为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儒学世俗化更为恰当。儒学世俗化应是儒学求得现代发展的根本导向,分析泰州学派如何借推动儒学民间化以追求儒学世俗化:在理论上为消解"天理"的神圣性而张扬"人欲"的合法性,在行动纲领上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在传播方式上迎合百姓的信仰心理,可以为我们充分认识儒学世俗化对儒学现代化之意义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石涛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精通画、书、诗,并能够在作品中完美融合;他的<画语录>系统地将画家的宇宙观、绘画技法、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结合起来,开启了一个对后人影响深远的绘画美学体系.他的"一画"论,他对法则与自由、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处理都有着深厚的哲学文化思想渊源,值得认真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6.
画家石涛身世曲折离奇,毕生不遗余力地追求艺术,成就非凡;其"一画"论所涵盖的深刻美学思想,开创了中国绘画美学思想的新生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石涛的"一画"论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深远.其所说一画是万物生成演化的根本法则.作为法则,它是充满灵气之法,自由之法,变化无迹之法.而其实质则是形神统一体、天人合一体、内在生命力及其表现统一体.石涛将其引申为审美创造法则,以指导人们如宇宙创生那样创造出活生生的第二自然,对中国美学理论建树甚巨.  相似文献   

8.
泰州学派提倡弘扬人的个性,肯定人的物质欲望,驳斥道学的禁欲主义。韩贞虽然赞成泰州学派以身为本的思想,也关注平民百姓的欲望和需求,但他强化了王艮等人戒私欲的思想,提倡私非入道,不落名利,排除一切私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主张求名心事时时远,得休休处且休休。要求人们两袖清风,乐道襟怀,闭关有欲,心常净境而超脱凡尘。韩贞的这些思想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我们应该辩证地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9.
石涛的“一画论”美学体系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论述了绘画创作中法则和自由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一画论”美学体系散发出浓厚的佛学思想,也可以说,强调顿悟、直觉的禅宗思潮对于石涛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这进而孕育了他独特的审美心理及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写"作为对中国画作画状态的特殊表达形式,尤其是在中国画中"写意画"的广泛运用,使得它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自宋元以后由于这个直抒胸臆的"写"字使得画风大变,并且在之后的中国画发展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石涛所建立的"一画"系统也不例外,他把"写"作为支撑其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所使用的"写"与古代画学中的描述与运用,虽然在大体上一致,但是进一步分析就能看出,他不仅继承了古代画学中对"写"的运用,并且把"写"作为对当下的一种"创造"精神体现,运用到他的画论、画跋和当下的作画状态中。所以,石涛的"写"不仅是中国写意精神的高度体现,也是他"创造"思想的集中表现,更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