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以2011年和2015年福建省各设区市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为样本数据,借助引力模型计算全省旅游经济联系度,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角度解析福建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差异。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全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全部增加,各地旅游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在空间上,全省旅游经济联系分布不均衡,"两核三带四片区"的全省旅游经济联系格局初步形成。形成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时空差异的原因有资源驱动、交通区位、旅游品牌等内生因素和经济发展、市场条件、政府作为等外生因素。据此,提出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效率、增强地区间的横向联系、改善旅游经济发展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并具品味的"大岳麓山旅游区"是个创新性概念,它源自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建设成国际大都市的呼唤。在分析大岳麓山旅游区旅游环境特征后,认为对特定区域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应从旅游资源单体和旅游资源区两个视角展开,通过调查问卷法、德尔菲技术等分析方法的采用,得知大岳麓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单体品位高、优质资源比重大、文化底蕴深厚、特品级资源集中程度高以及旅游资源区等级序列为金字塔型、资源单体密集度大、自然和人文资源有机融合、拓展空间潜力大等特点。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开展区域旅游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在理论上能丰富旅游资源评价视角与方法体系,实践中能为本区建设为5A级景区和"两型"旅游示范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和2012年安徽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对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优势度、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相对值、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增长速度等进行测定,运用SPSS19.0相关性分析法和空间错位分析法实证分析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空间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呈弱负相关;旅游资源优势度等级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存在空间错位的现象.为此,必须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保障旅游经济稳定发展;把握空间错位规律,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群是区域旅游资源的大尺度空间集合,以海西国家3A以上景区为对象,通过对海西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的系统研究,从聚集度、规模度和优越度三个维度计算20个城市的旅游开发潜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潜力最大的是三明市,其次是南平市,而抚州市和潮州市开发潜力最小;影响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的因素除本身资源禀赋外,主要受交通条件、游客出游理念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应积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和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对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价能够为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依据。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参考已有的分类标准,分别构建了物质型和非物质型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以山东省文化旅游资源为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数学法,对其资源价值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山东省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总体较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各地市之间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互补性。由此进一步探讨资源富集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错位、资源品质与资源价值的背离以及非物质型文化旅游资源的跨区域传承和传播现象,为实现以资源互补与高效利用为前提的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资源相当丰富,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为发展临夏州旅游资源,临夏州委托有关部门制定出了旅游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内容包括一个中心即建立临夏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大旅游区,即开辟北部黄河风情旅游区、中部民俗旅游区、南部古生物生态旅游区以及十个旅游分区,构建主打品牌体系、品牌支撑体系、旅游精品体系的品牌战略,由此形成支柱产业,把临夏建设成为西北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大州。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以秦皇岛三大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对影响旅游资源价值的诸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判,并通过实证分析对秦皇岛市北戴河旅游区、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旅游区及天下第一关旅游区进行了旅游资源优先度的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旅游资源竞争力区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取高等级旅游资源构建旅游资源指标体系,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政府网站的数据,基于绝对数量、人均拥有量和地均拥有量3个评价指标,运用位序得分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各类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等级差异较大,其中黄山、宣城等皖南地区各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强,宿州、阜阳等皖北地区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弱。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各地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7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区位熵等指标,以2005-2014年各地市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次及GDP为研究对象,分析测算示范区旅游经济总体特征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2005-2014年示范区旅游经济总体水平逐年提高,但旅游经济总量的差距在拉大,出现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的局面;从空间来看,2005-2014年黄山和池州2市的旅游区位商均值分别达到3.521 6和2.583 0,而芜湖、宣城、马鞍山、安庆和铜陵5市的旅游区位商均值均小于1,表明示范区旅游经济主要靠少数核心城市带动,区域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从累积因果理论分析来看,示范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与旅游资源赋存、交通状况及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密不可分,建议政府通过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改善交通环境、增强旅游优势地区辐射带动来进一步改善区域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市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水平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旅游资源禀赋的不同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6个旅游区,采用2005—2016年旅游经济数据,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山东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呈波状下降趋势,入境旅游收入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收入差异; 6个旅游区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 6个旅游区内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区域内的差异呈下降趋势,贡献率也呈波状下降的趋势;人均入境旅游空间集聚趋势增强,呈现出高速发展和低速发展两大集聚区;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是影响山东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所有旅游资源中,旅游人力资源居核心和关键的战略性地位。对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存在旅游人力资源的总体质量不高,各城市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在不同部门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构建比较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和区域旅游业人力资源共享体系,进一步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旅游节庆活动在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功能和塑造旅游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镇江市节庆旅游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拥有有利的发展机遇,但缺乏品牌节庆产品,市场化运作程度低,节庆的规范性欠缺,同时周边地区节庆产品对其具有很高的替代性。镇江应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大力开发节庆旅游纪念品,加强协作和联合,同时要注重营销推广,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推动镇江节庆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湖泊旅游资源。洞庭湖区丰富而又多层次的旅游资源具有以湖水、古迹为特色的资源结构体系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文化含量高 ,是其旅游资源的结构特征 ,风格相异的五大旅游资源板块的有机结合是其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4.
边疆民族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和曲折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也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西部大开战略深入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以广西为例,应用规模度、贡献率、拉动系数等理论和方法,从城市发展、社会文化、国民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着手,探讨旅游在边疆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中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泰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经济欠发达而旅游资源丰富的闽西北县城。泰宁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取得"国家4A级旅游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到"世界地质公园",实现了三次大跨越,从国内走向世界。"泰宁模式"是经济欠发达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文中试图透过其表面现象,探寻其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挖掘"泰宁模式"的精髓和内涵,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其对三明市旅游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南岳衡山旅游品牌形象的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衡山为五岳名山,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博大精深的人文资源交相辉映,是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文章从南岳衡山本底旅游形象出发,进行分析与评价,由此确定其旅游形象定位的策略与原则,提出"寿岳独秀"的新旅游品牌形象,以提高其旅游竞争力与感召力,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山东省滕州市"墨子故里"发展乡村旅游,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农为根、以山为衣"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和"三区、一环、五朵金花"乡村旅游总体布局。滕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综合运用"整体租赁"民居功能拓展模式、"采摘蓠园"都市农业模式、"养生山吧"模式、休闲农庄模式、创意产业模式、现代产业园区模式、古村聚落模式,将国家政策、农村盈利、项目运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对农旅结合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以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试点为案例进行实证评价。结果显示,17个城市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综合水平差距较大,平均水平相对较低。其中,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智慧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智慧旅游科技创新水平较低,而智慧旅游硬件支撑水平与智慧旅游环境支撑水平较高。并依据评价结果将17个城市分为6个类别,对每一个类别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旅游产业布局的新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走单增长极的孤立道路 ,须建立以多个旅游增长极为节点的旅游线路和网络体系。陕西省旅游资源与环境从北到南呈现广泛分布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陕北以黄土高原地貌、沙漠景观及朴实的黄土地文化为特色 ;关中平原则有中国最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陕南的秦巴山地之间聚集着秀丽的自然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但是 ,目前陕西省旅游产业布局中只有西安市一个旅游增长极 ,不利于全省范围内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业发展体系的建立。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陕西应努力改变 1个中心和 4条线路的传统格局 ,培育延安市和汉中市 2个新的旅游增长极 ,建设 1个“大中心”,2个“小中心”,4条旅游主线和相应的 4条旅游支线 ,以促进全省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基本特征和界定方法.选择湖南省益阳市作为研究的本底区域,将省内其他13个市州作为研究的比较单元.确定世界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A级景区、4A级景区6个具有综合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比较因子,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益阳市是湖南省典型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结论.在旅游产业转型大背景下,针对益阳的实际情况提出突出城市规划的旅游职能、精品项目带动、区域旅游合作、开展全域旅游、塑造鲜明形象等旅游业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