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西方愉悦性(Agreeableness)人格维度的本土化内涵及其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关系.1500多名被试完成了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和NEOPI-R(西方大五人格量表)的Agreeableness量表(中文版),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Agreeableness的本土化结构包括坦诚利他(CA1)、周到信任(CA2)、精明自信(CA3)、含蓄礼让(CA4)、谦虚宽容(CA5)和重情随和(CA6)等六个小因素,与NEO PI-R中Agreeableness的六个层面没有对应关系,但分别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和处世态度等六个维度密切相关,其中CA2、CA3和CA5的内容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人际关系(RG)维度的内容比较一致.Agreeableness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维度出现,而是其有关的内容分布在不同的人格维度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西方神经质人格维度所描述的特点在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体现形式.1500多名被试完成了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和NEO PI-R(西方大五人格量表)的Neuroticism量表(中文版),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西方的神经质维度包括急躁冲动(CN1)、抑郁自卑(CN2)、社交焦虑(CN3)、愧疚敌意(CN4)和忧心忡忡(CN5)等五个因素,与Neuroticism的六个层面没有对应关系,但分别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外向性、善良、才干和人际关系等维度密切相关,而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并不存在独立的神经质维度,相关的内容分布在不同的人格维度之中.  相似文献   

3.
西方"公正严谨性"人格维度与中国人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探索西方公正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人格维度的内涵与结构.1500多名被试完成了OZPS(中国人人格量表)和NEO PI-R(西方大五人格量表)的Conscientiousness量表,因素分析表明,公正严谨性包括自律守诺、严谨细致、机智果敢、坚韧踏实、追求成功和工作投入等六个因素,与NEOPI.R中的层面没有对应关系,但与QZPS的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等六个维度密切相关,而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的公正严谨性维度并不独立存在,有关的内容是分布在不同的人格维度之中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人个性测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内容的相容性分析,探讨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的因素结构并验证中国人人格七因素模型的稳定性.2000余名被试同时完成了中国人人格量表和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相关和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与中国人人格量表相比,中国人个性测量表的因素结构中"多出"了类似西方的神经质维度,而缺少了中国人人格量表中的情绪性维度(QX).两个量表项目的合并因素分析支持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以及中国人个性测量表中缺少情绪性维度的假设.文中讨论了西方的神经质人格维度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没有独立出现的原因,以及从本土角度探讨中国人独特人格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阐明编制原创性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整体思路及其意义。文中首先分析了直接采用或修订西方的人格测量工具的问题和潜在威胁,以及目前使用的各种人格量表存在的局限,说明了系统研究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必要性;根据对西方人编制“大五”人格量表(NEOPI-R)的思路和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QZPS编制的原则和操作程序,文中还简要介绍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研究的结果以及QZPS的编制进展。  相似文献   

6.
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与中国人人格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中西方人格概念的词源和内涵的分析,人格内容可划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包括个体的外显行为、内心体验、动机和神经生理基础等四个方面,不同层次之间存在密切的交互关系;文化对人格的不同内容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由于对行为含义观察角度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人格结构的特点也是对文化意义的直接反映.以后的研究应关注文化对人格、行为和适应之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与西方心理学对人格概念理解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心理学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人与美国人在基本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上是不同的.要进一步推进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就必须突破西化心理学的框架,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人格心理学的问题,采用多取向多方法开展创造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西方人格理论的分析、批判,本文对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作了尝试性的探索,认为中国人的人格在资质上可用阴、阳来表示,其内容及其外化形式应当包括"仁格"、"观念格"、"他格"等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人格偏常发生率以及性别差异,对中学生正常人格特质和人格偏常特质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和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对扬州?常州和合肥地区3所中学1 350名高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①中学生10种人格障碍的阳性发生率为3.6%~41.1%,最高为强迫型是41.1%,最低为反社会型是3.6%;某些人格障碍分型阳性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②大五人格5个维度中,在神经质?宜人性和开放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③大五人格特质与PDQ-4中人格障碍各分型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中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人格偏常问题,男女存在差异?中学生大五人格5个维度与PDQ-4中各人格障碍分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情绪性人格维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事和人际交往中表现急躁和直爽的程度。本研究依据本土化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中国人的情绪性人格维度及其两个次级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均对情绪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看,女性比男性的情绪性倾向更高,年龄越大,情绪性程度越低,工人农民与行政管理者和教科文卫人员相比情绪性更明显,而婚姻状况也与年龄和性别一起影响个体的情绪性倾向,而急躁(耐性)和爽直特点的"双高者"和"双低者"也有明显的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下外向性的基本内涵与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界定外向性的基本内涵,编制中国外向性量表。通过对1420名被试的测查,结合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外向性维度的因素结构界定基本内涵,筛选项目编制外向性量表。探明中国文化下外向性维度有6个因素作为外向性的基本内涵,包括自信乐观、向外坦然、合群开朗、活跃乐群、直率无饰和冒失马虎。中国外向性量表信度、效度指标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国人人格这一系统结构的有机整体性,文章对词汇学研究范式下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建构过程进行解构,以每一因子的要素结构解释其因素结构,从而将中国人人格结构完全还原为行为指向的结构,统一了中国人人格结构模型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的政治文化是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产生的,是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融合,其突出特点就是和谐性。政治人格也就是政治个性,与政治文化有密切联系,不同的政治文化涵盖着不同的政治人格。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和谐性及其追求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对现代整合子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政治参与,营造一种宽容精神,为现代政治人格培育提供伦理支撑;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现代政治人格的培育提供价值导向;有利于深化并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培育独立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4.
对师范大学的177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认知方式进行测量,探讨师范大学生的人格各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和城乡上的差异以及人格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人格量表所测量的人格和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之间并不存在着相关,大学生的许多人格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及城乡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