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父爱如杉     
《北方人》2006,(7)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去干活。  相似文献   

2.
八个瓷偶     
七七 《可乐》2008,(5):38-38
父亲是个瓷匠。我小时候有点儿怕他,十几岁时又瞧不起他。除了烧瓷,他几乎什么都不会。和他在一起,我总是无话可说。没想到17岁那年,我恋上一个女孩,竟让我和父亲越走越近。女孩是邻班的,叫刘颖,长得并不漂亮,可身材高挑,一双眼睛像黑宝石。我对她一见钟  相似文献   

3.
23岁那年,我毕业,听从父亲的意见,回了小城,如愿进了某机关,薪水不高,而且清闲得让人发慌。但父亲满意,这只是他预见的关于我的美好未来的开始:有一天我会谋到一个说得过去的职位,娶一个脾气敦厚的妻子,生一个胖小子,周末他打电话说抓到了一只野兔,我们就开车风驰电掣地赶回去……我对他的理想有些无动于衷,我回来的原因跟孝顺无关,事实上我考研失败,外面好工作不好找。我又恰好和女朋友分了手。  相似文献   

4.
老父九十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的老父亲今年90岁了岁月荏苒。90年的风霜染白了父亲的头发和胡须。他的背佝偻了,腿也弯了,走路不再大步流星。但他一点儿也不服老,偏要做出一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事儿来。比如说,他听力差了,却偏爱接电话。一次学校的一位老师打电话找我,父亲抢着接电话问:“你是谁﹖”对方答:“我是中学。”父亲便唤我说:“一个姓宗的人找你”还有一次有人打电话找我,我明明就坐在房间里,父亲却说我不在。我从房里跑到客厅接电话时,他已经把电话挂了。原来他听错了名字,以为别人找我妹妹。这样的事多了,我们就不让他去接电话,他…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草稿     
小时候,父亲让我向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好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  相似文献   

6.
爱情病毒     
雪小禅 《可乐》2008,(7):29-29
旧爱蓝岸17岁,我被一个戴着白帽子、穿着旧牛仔裤的男人骑车拦住。他的黑T恤上画着切·格瓦拉。他说:"妞,来,上车,我带你去看画展。"我心中暗喜,上了他的车。那年,蓝岸22岁,正是小城风头正劲的画家。一年后,他去北京流浪,我到石家庄一所财经学院读大学。他打电话让我过去,我想也没想,就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火车在爱情中飞奔,我想自己爱上了这个四处流浪的男人。他在圆明园的东村画画,那  相似文献   

7.
掌声在远方     
王国军 《山西老年》2010,(12):44-45
那一年,我18岁,高考失利。我想复读但又害怕考不上,心理压力很大。站在灰色的七月里,父亲扛来一只旅行箱,说,走,跟我出发吧。就这样,在麻麻细雨中,我和父亲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目的地是长沙。我的两个叔叔都已经在那边安家。等安顿好了,父亲却并不急着让我去找工作,他先是带我去火车站兜了几圈,然后才说:"我们去  相似文献   

8.
等我长大了     
硬要骑在父亲肩头,让他给我当木马时,他笑道:“现在我让你骑,长大了我可就经不住你骑了啊!”我一本正经地说:“等我长大了,我让你骑,我驮着你去公园玩儿!”结果,我真的长大了,却别说让他骑,就连好好陪他走一圈公园都没有过。  相似文献   

9.
两封家书     
大学毕业后,我谁也没告诉,便只身来到上海。我只想在这个国际大都市闯出一片天地。那时,在我家乡的小城,父亲早已通过关系,替我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我还是背着他的意愿,来到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电话中,我告诉了父亲我的所作所为,回答我的是他长久的沉默。  相似文献   

10.
1.我六岁那年,父亲去了上海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父亲第一次看到了外滩和东方明珠,看到了繁华的南京路,看到了我们那个小山村与大上海的巨大落差,父亲忧心忡忡。他实在不想让女儿以后走他的道路,他想让自己的女儿以后出息起未,能到大上海,能过上幸福的日子。父亲悄悄握紧拳头,暗暗下了决心:不管以后多苦多难,一定把女儿供养出息。  相似文献   

11.
父爱的定义     
郝持 《社区》2006,(18)
在绝大多数“重男轻女”的中国男人看来,我的父亲简直就是一个异类。6个子女中,3个女儿都是“掌中宝”,3个儿子却像从大街上捡来似的。从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除了严厉还是严厉。且不说我为看人家写春联丢了刚从储蓄所取到的过年钱,而差点饱尝父亲的老拳;也不讲踏青春游父亲却让我去读《朱柏庐先生家训》;更不用说以优异成绩考上初中反倒让我背诵诸葛亮的“教子篇”。单说父亲77岁高龄念念不忘的憾事,竟然是此生没有揍过我——他的二儿子,就叫我觉得老人家真是莫名其妙。的确,在兄弟3人中,只有我从未品尝过挨打的滋味。父亲想打我的理由简…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大学     
正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了。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  相似文献   

13.
阅读父亲     
父亲是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首无言的诗。要读懂父亲,必须用心灵去感悟……阅读父亲,让我领悟到海燕搏击风雨的澎湃激情。我喜欢吟诵高尔基的《海燕》,我从阅读父亲二十年的从军经历中,深深感受到,他就是一只勇于在事业的征途上顽强拼博、积极进取的海燕。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他无论干什么都喜欢追求卓越非凡。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他经常加班加点。记得有一次,我整整一个星期未见到父亲,我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告诉我:"你爸爸哪里也没有去,他晚上十二点回来,早上四、五点钟又去上班,这其间你正在熟睡,当然  相似文献   

14.
秦文君 《今日南国》2014,(12):34-34
记忆中,与父亲的第一次分离只是一种轻松的演习,那是在我六岁那年,父亲正好有公务要去广州,看见父亲整理出一大堆行李,拔腿要走人了,我急得把他的背包藏起来,就是不想让他远去.幼小的孩子往往在心里流淌一种忧悒的直觉,那是藏在天性里的,所以最见不得的是与亲人分离,哪怕是短暂的.  相似文献   

15.
天梯     
彭波 《可乐》2008,(1):39-39
读高中时,我家很穷。高考前一年,家里养的猪卖光了,也没能凑齐我上学的费用。父亲坚定地说,再穷也要供我上学。我家在农村,离城区十多里路。父亲一面种地,一面去城区收酒瓶贴补家用,供我上学。父亲非常辛苦,吃得很差,营养跟不上,头发白了许多,脸上皱纹也更多了。不到五十岁,看上去却像六十多岁的老头。一次,父亲来学校给我送钱。看到衣着不整、蓬头垢面的父亲,我自尊心受到莫大伤害,接过钱,丝毫听不进他的叮嘱,敷衍着让父亲赶紧离开。  相似文献   

16.
申宝珠 《老友》2010,(9):38-38
父亲打来电话,说要参观我的新居。我说,你从老家来乘车到体育馆附近,就可以找到泰阳居小区。他在电话那头笑了,说他寻不到,要我去接他。大约1个小时后,我去体育馆附近等他,可左等右  相似文献   

17.
张海静 《百姓生活》2010,(10):24-24
晚饭后去厨房洗碗,房门“吱呀”一声轻轻开了,抬头看,原来是对门的刘叔。家人连忙从沙发上站起来,请他进屋坐下。刘叔很健谈,一坐下就眉飞色舞说个不停。当年,他与我父亲是同事,比我父亲小几岁,却比父亲更早生出一头华发。  相似文献   

18.
他以点数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却被生命击倒。在与印尼选手哈里·阿莫尔开战之前,35岁的韩国拳王崔尧三(Yo-SamChoi)想起了父亲:我不会失败的,父亲会一直陪伴、保佑着我。1996年1月2日,在与病魔作了长时间的搏斗后,崔尧三的父亲去世了。此前,当拳馆教练看中了崔尧三,他丢下书包便去了。他说,打拳只因我想做个好爸爸,保护自己的家人。他要做个为家庭遮风挡雨的男人。  相似文献   

19.
亲情难舍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我们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不知为什么,她和母亲老是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便随母亲背井离乡。一直以来,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离家一年后的我,再见到父亲时,我们竟无语,当我离开父亲时,父亲送了我  相似文献   

20.
乔叶 《社区》2004,(22)
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放了对大连京剧院演员杨赤的专访。杨赤是个讷言的人,不太会表达自己,而他说的最长的一段话,却不由得让人落下泪来。他说的是他的父亲。 "长这么大,我只做过一件后悔的事情。那就是不让我父亲去参加我们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