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新的里程碑。这个《决定》既是建国35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总结,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兰图。它的理论性、科学性、逻辑性很强,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创造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本文拟从后一角度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3.
4.
一、《决定》在政治经济 学上有新的发展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在充分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指出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弊端,决定进一步进行有系统、有步  相似文献   

5.
要搞好当前的经济改革,首先必须从我们的思想上破除旧的、习惯模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破老框框、老套套。应当从那些方面去破除呢?关于这一点,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已经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指示》中也有了具体规定。我们应当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和国务院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然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要起作用。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形式就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要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就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价格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有多少种商品就会有多少种价格。目前,我国商品有几十万种,每种商品的价格因质量、规格、式样不同而不同,又因时间、地区不同而不同。这样,几十万种商品就有上百万种价格。并且这几十万种商品、上百万种的价格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并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社会主义编中,也明确地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他们的著作里是谈得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8.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学习《决定》,我的初步理解是:围绕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环节,需要从企业和国家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从企业来说,要搞好内部配套改革,特别要抓好改善经营管理和技术进步这两个环节,以增强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目前大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另一方面,是整个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改变统得过多过死的经济管理体制,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也就是从外部给企业注入活力,使企业获得向经营型、开拓型方向转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指出:“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大胆起用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经济管理干部”。为了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就要充分认识经济管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胆起用现有人才,加快培养新的人才,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尽快地选拔和造就一支门类弄全、成龙配套的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 (一)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人才,是国家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的执行者,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指挥者,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负有决策、领导、组织、协调的重任,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最近,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的前途在改革,改革的成败在人才。经济管理人才肩负着领导改革、组织改革的历史使命,是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 由省委宣传部、省体制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座谈会,于7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海阳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宣传部、体改委、各大企业以及教育、科研等部门的同志96人出席了会议。省委副书记陆懋曾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城市企业改革,特别是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经验,研究和回答当前改革中提出的思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是搞活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需要。”几年来城乡经济改革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活、经济顺、效益高。这既是当前加快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生产、税利、财政三个同步增长的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素质,增强活力,为迎接挑战、振兴经济准备后劲的基础。抓住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对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10. 20)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弹指一挥,瞬间即历10年。邓小平同志在其后召开的中顾委会议(1984.10.22)的讲话中,对这个《决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
下面发表的是于光远同志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廿四日在江西省直机关党员副处长以上干部报告会上的录音整理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中确定,用三年时间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用什么方法来统一全党同志的思想认识,搞好这次整党?首要的问题在于学习,即学习中央规定的整党文件.只有学好文件,才能领会和掌握这次整党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政策和基本方法;只有学好文件,才能从思想上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通过这次整党,对全党进行一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社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正在日益显示出来。但是,《决定》的理论基础,它对教育理论的贡献,我们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我们应该对《决定》的理论价值和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作进一步的再认识,这对于我们更自觉地贯彻《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1977,(2)
(一)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对于深入揭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加强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都具有伟大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确定,从今冬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党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夺取新的巨大胜利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是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又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全面改革的蓝图,阐明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纲领。它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跨入了由农村走向城市、由局部改革走向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胡跃邦同志最近指出:“本世纪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世纪。我们的民族已经有过两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九十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学习和贯彻《决定》,对于促进新旧体制的转换,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决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框架清晰、目标明确,既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凝聚着全党的智慧,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中央、省委作出决定,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一定要学习好《决定》,掌握精神实质,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思想的轨道上来。11月23日省委宣传部和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组织省会部分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此举行座谈会。与会者结合各自的学习体会发表了许多好的见解,特摘要刊发。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研究、分析中外文化,吸收、传承、弘扬中外文化的精华,剔除中外文化的糟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同政治体制改革联系起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就是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