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平常的沈从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9月 2 9日至 10月 4日 ,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主持召开’98国际沈从文研究学术讨论会 ,黄永玉先生应邀由北京前来赴会 ,并被推举为大会名誉主席。本文为永玉先生 2 9日在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稿。标题为刘一友所加。开幕式的先天 ,永玉先生曾为吉首大学中文系师生讲课 ,并为学校“风雨湖”“凤凰楼”等题字。当时曾允诺为我校作一大画 ,因急事返京未果。 1999年 8月 13日永玉先生为践旧约 ,由上海赴长沙 ,下榻蓉园宾馆 2号楼 ,作《湘荷白鹭图》并书《小议》一文以赠吉首大学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别集》是在张兆和先生指导下,由沈虎雏、刘一友和向成国编选的.这份《构想》为刘一友负责初编时,写给张先生的一份设想说明.现在发表出来,供对这套书总体构思感兴趣的人参考.另,各集“编者简语”为刘一友所撰,经张先生和虎雏审订认可.  相似文献   

3.
读罢永玉老师给我的信,又细读了沈从文的《来的是谁?》,甚为惊喜. 我主编过《沈从文别集》,又参编过《沈从文全集·小说》10卷,为对得起那个"别"字和"全"字,曾与另两位同事不辞劳苦,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贵阳各高校图书馆和有关研究单位资料室反复进行过细细收罗,也曾翻拣过沈从文未发表过的大量文稿,结论是1950年后,沈从文从未正尔八经地写过一篇小说.  相似文献   

4.
《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享誉中外的一篇小说名作。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名叫“茶峒”的偏僻小山城里的古朴而令人向往的生活故事。在那里,人们“既诚实,又年青,又身无疾病”,“大人会喝酒,会作事,会睡觉”,“牯牛肯耕田,山羊肯生仔,鸡鸭孵卵”,“女人会织布,会唱歌,会找她们心中的情人”……这篇小说创作于一九三三年秋到一九三四年春,距今已整整六十多个年头了。当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小说时,我们仍然为书中人物的善良,纯朴所感动,为美丽的湘西风情所倾倒,但最令人震动的是蕴含于文本中的理想化色彩。在某  相似文献   

5.
黄庐隐,这个中国二、三十年代最活跃的女小说家以其小说中苦闷孤独的众主人公们苦苦探求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的特色,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因而她当之无愧地和冰心一道占据了茅盾选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的卷首。一九三九年六月,刘杰先生在《黄庐隐》中写到:“提到中国新文坛的女作家,资格最老的,谁也承认是冰心和庐隐”。庐隐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收入十四篇小说,“前头的七个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6.
华夏悲剧的警醒——《药》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于1919年4月创作了小说《药》,由于这篇小说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刻和形式的独特,在《新青年》杂志上一刊出,便决定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超越地位和引起的强烈反响。鲁迅的友人埃德加·斯诺认为“这篇被许多评论家列为中国‘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中国所产生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药》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图画,为我们提供了一面认识旧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镜子。从中可以观照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和探索革命成功的道路。鲁迅曾经这样讲述《药》的创作意图:“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因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如此高深的主题是怎样概括出来的呢?高尔基说过:“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蓄积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他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的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种形式。”即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7.
画家黄永玉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耳聪目明,身体健康,才思敏捷,感情饱满细腻,语言幽默辛辣,别具艺术大师的风采。 黄永玉最近出了一本画册,名叫《黄永玉的黄永玉》,里边是一些有趣的生活照。黄永玉何许人也?炒得很贵的“猴年邮票”的作者,“酒鬼”酒瓶子的设计者,大作家沈从文的表侄子,版画家、国画家、雕塑家、诗人、作家、老顽童……  相似文献   

8.
<正> 刘一友(吉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文系主任,沈从文研究室主任,《吉首大学学报》主编)各位来宾、朋友:现在沈从文研究学术座谈会开始.沈从文先生是湘西凤凰人,今年八十五岁,数十年来,他辛勤劳动,为我国现代文学史和物质文明史研究增添了一份耀眼的光彩.他从边城走向世界,其贡献已越来越引起了文艺界和学术界的注目.在中国近代的散文和小说中,第一个对湘西山水风物加以诗化的是沈从文,第一个  相似文献   

9.
简讯     
<正> 沈从文黄永玉给我校赠送书画前不久,我国著名苗族老作家沈从文将《沈从文小说选》和《沈从文散文选》两种集子赠送给我校图书馆。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在最近回湘西配合拍摄电影纪录片《画乡》期间,也为吉首大学作了一幅题为《故乡荷塘》的画。沈从文、黄永玉给我校赠送的书画,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赞赏。龙友鸣副教授来我校义务讲学中央民族学院副教授龙友鸣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人,苗族。出于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情关怀  相似文献   

10.
《友谊》,是叶圣陶先生的最后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他解放后唯一的一篇小说。它真实地再现了我国五十年代欣欣向荣的社会面貌,蒸蒸日上的教育状况,朝气篷勃的学校生活。在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值得一读,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生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是有益的。本文想从这篇小说在叶圣陶小说创作中的地位和意义及《友谊》的思想和艺术赏析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苗族文学丛书·现当代小说选》已出版本刊讯《中国苗族文学丛书·现当代小说选》一书已于1994年7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收入长中短篇小说48篇,共58万字。有沈从文、紫沫、陈靖、姜穆、伍略、李必雨.向秀清、吴雪恼、贺晓彤、石定、龙潜等40...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小说集《月下小景》创作于1932年至1933年,集中九篇小说,除作序的第一篇外,其他均为《法苑珠林》中佛经故事的新编。这些新编故事和原佛经故事一样,都不是按照真实性原则描写现实人生的小说,而是寄寓哲理的寓言,不同的是原佛经故事所寄寓的是佛教哲学,而新编故事所寄寓的则是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是爱与美的哲学。它把人分为“生活”的人和“生命”的人两种。“生活”的人,不脱动物本性,所求为食与性的满足,虽有所爱,但这爱的基础不外是情欲,由于目标容易达到,所以常常陶醉于生活的完美和幸福中而成为惰性十足、无所追求、丧失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3.
<正> 犹如火车要靠强大动力的推动方能带动千百吨货物飞驰在铁道线上一样,作家也要靠动力的推动方能进入创作过程.这动力,就是创作动机:是动机推动创作活动的进展,激活作家头脑中贮存信息的运动、分解与重新组合,才在文艺百花园绽开出瑰丽的花朵.本文以刘一友、向成国、沈虎雏合作选编,岳麓书社今年五月出版的《沈从文别集·湘行集》为例谈谈这个问题.《湘行集》由两大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湘行书简》,乃沈先生于1934年初重回阔别十几年的家乡途中给夫人的三十几封信,记载了途中见闻和感思;后部分为《湘行散记》,是以《湘行书简》为素村创作的12篇散文.这独特的编排体例,为我们研究作家创作动机的形成过程及信息运动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鲁迅曾酝酿过三部小说,一是历史小说,《杨贵妃》,一是反映红军战斗生活的小说,一是描写中国四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小说。这三部作品虽因种种原因未能写成,但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在全面认识鲁迅及其小说创作上,却有着有可替代的价值。 《杨贵妃》构思较早,大约在鲁迅小说创作进入第一个高潮的前后。为写好这部作品,1923年鲁迅曾购买《唐土名胜图会》六册,《长安志》五册,并作了大量有关考证研究。为获得更多感性知识,1924年7月还亲赴长安(西安)实地考察。1934年1月11日在给山本初枝的信中他曾说起这件事:“我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去过长安。”此外还曾多次向友人谈及此事。郁达夫说:“朋友的L先生(即鲁迅,笔者注),从前老和我谈及,他想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情来做一篇小说。他的意思是:以玄宗之明,那里看不破安禄山和她的关系?所  相似文献   

15.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小说。如同《彷徨》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它的结局是一场悲剧。那么,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主旨何在?这是评价这篇小说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也是《伤逝》研究中人们长期探讨、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各种观点略作归纳,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意见:第一是“社会黑暗”说,即认为造成子君、涓生悲剧的根本原因是旧中国的黑暗制度,它不仅剥夺了这对青年的爱情自由,也不给他们以生存的权利,使他们无论怎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80年代沈从文有多种自订小说选集出版,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36年的《从文小说习作选》、1957年的《沈从文小说选集》和1983年的《沈从文选集》。通过考察它们的选篇变化和文本异动可以发现,沈从文选校作品的活动往往是在与文坛对话中进行的,而最终的选定、改定的文本也彰显了不同历史语境下作者重塑写作史、表达文艺理想的愿望。就《从文小说习作选》而言,沈从文改写了自己一度追求“实利”的写作动机,表现出对“乡下人”道德理想的追求;而《沈从文小说选集》则强化了革命话语对小说选篇和文本修改的干预,增加了大量表现底层民众苦难和革命斗争的内容,体现了作者对新中国历史话语的认同;《沈从文选集》的编选既反映了作者在新时期获得重评的渴望,也受到文坛上诸如“丁沈失和”等人事龃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许地山一生所创作的二十余篇小说中,受到人们一致称赞的,莫过于《春桃》了.这是一篇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小说,是许地山一九三四年三月第二次去印度考察时在船上完成的.其时,许地山在给他的夫人周俟松的信中说,他原想将小说取名《咱们底媳妇》,后来觉得“偏重写女人方面,那两男子并不很重要”,便改成了《春桃》.可见作家着力描写的正是春桃这个妇女形象.那么,春桃究竟是怎样一个妇女形象?对于她,我们应当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唐代文人有意识地创作文言体传奇小说阶段,鲁迅先生将它的出现称之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二是明代文人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模拟编写“拟话本”阶段,这促进了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群众创作向作家创作的转变.突出代表这两个发展阶段成就的有两篇作品:一篇是自行简的《李娃传》,这是唐传奇中的艺术珍品,鲁迅先生评之为“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  相似文献   

19.
《出关》写于1935年12月,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一篇历史小说。这篇小说发表以后,曾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以致鲁迅先生不得不又写了一篇《出关》的“关”》来加以说明。幸亏鲁迅先生有这一篇说明,不然《出关》的意旨是不会象现在这样昭然的。当时,正是国难当头,东北四省早已沦亡,华北岌岌可危,鲸吞之祸已临眼前的时刻,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先生写这样古老的题材,意图是什么呢?这是很耐人寻味的,无怪乎揣测纷纭了。对于这些揣测,鲁迅先生都漠然置之,唯独对于“自况说”,却颇有些忿然,因为这是与《出关》的意旨大相径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上有些现象乍看十分偶然,仔细考察却又包含了充分的必然。鲁迅在创作了不少出色的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突然开始写作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小说。这是一九二二年发生的事,他写的作品是《补天》(原名《不周山》);接着在一九二六年经历了“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之后,在离开北京到厦门时,又创作了《奔月》和《铸剑》(原名《眉间尺》)。然后一停八、九个年头,又重新提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集中写了《非攻》、《理水》、《采薇》、《山关》、《起死》等五篇,和原先写就的三篇共八篇合成一集,于一九三六年一月以《故事新编》为集名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