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7(6):74-76
道德流变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中衍生的,并随着社会差异化的发展而演进.人是道德的存在物,因此道德流变的轨迹不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留有痕印,而且人的自然存在本身也烙有印迹.从这两个层面探析道德流变轨迹,是与人的差异化进程相吻合的,更与符合人性的社会进步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张克政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33-38
冯友兰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本质区别在于两种境界中人的义利观与群己观不同,但义利观与群己观的不同并不妨碍两种境界的贯通。从义利观看,义与利并不截然对立,而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为谁之利"就是两种境界相贯通的可能性所在。从群己观看,虽然两种境界中人的群已观不同,甚至对立,但这并不影响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的提升,人生境界的提升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贺根民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57-59101
兄妹婚神话是人们对古老风俗的历史记忆,是对先祖繁衍人类的推举和礼赞,它凸显了传统文学批评重伦理教化的实用价值期待,并往往成为文人实现社会诉求与自我效能的重要方式。兄妹婚母题携带着形态各异的文人心态,其所对应的不同的社会解读与诠释指向,恰好反映了神话母题的自洽性特征与人文诗性的拓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鲁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政治以利益关系为主题,政治的善是利益关系的某种均衡,它以利益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平等地对待具有不同观点和利益的人们,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将善的政治决策体现落实在制度中。政治善的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决策依据、实施手段和评价尺度与道德不同,道德上可嘉的人有可能将美好的东西撕碎,道德上可指责的人有可能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任者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4):24-27
个体的道德动力应作为一个伦理学概念提出 ,并从内在道德动力、外在道德动力以及内外道德动力的结合上加以研究。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由物质驱动力和精神驱动力构成 ,个体的外在道德动力由外在激励力和外在惩罚力构成。实现外在道德动力和内在道德动力量与质的整合 ,才能不断增强个体的道德动力 ,造就具有自律精神的道德个体。 相似文献
6.
黄先碧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本文从系统论的差异协同原理出发,结合法社会学的结构功能分析法,论述了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调控手段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协同规律,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作出了高度的哲学概括,丰富和发展了对立统一原理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系统论与法社会学相交叉的崭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杜早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8-32
道德是人们借以调节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自我理解方式。市场道德是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社会规范和自我理解方式。幸福是人们的目的得到满足的一种平衡状态以及人们对这种平衡状态的感受,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目的而构成了生活的本质内容。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与强调,是现时代的一项伟大成就,但个体利益的实现仅仅是生活幸福的一个方面。市场道德有助于生活幸福的实现与提升,但更完满的幸福则有待于对这种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市场道德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礼仪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二者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学习礼仪,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礼仪水平,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三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良心,体现在人们的讲礼重义的行为上. 相似文献
9.
万建中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67-71,74
禁忌和道德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道德逐渐摆脱了禁忌体系走向独立的行程,但禁忌对传统道德的张扬起了积极作用,道德披上禁忌的外衣显得更有威慑力。禁忌和道德的性质不同,两者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孙友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道德与利益关系之辩,旷日持久。本文从道德的根源出发,探讨道德与利益关系。文章认为,道德源于利益和利益关系,利益乃道德的基础。并提出,以此为基础强化道德建设,反对德利互为取舍、完全对立的思想认识,树立德利统一观念。既要反对单纯集体本体本位思想,又要反对强化个体本位旗帜下的唯“我”主义,使道德建设真正体现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2):39-43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和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道德的存在。道德需要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依据。个体道德需要是来源于一般需要又高于一般需要的高级需要,是个体成其为完整和谐之人的必然要求,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和条件。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走出“规范式德育”的误区,提升受教育的需求层次,培养个体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2.
张炳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28-31
道德不仅是社会调控的特殊方式,而且还是个人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在充分发挥道德对个体自我完善与发展作用的前提下,把道德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内在地统一起来,才能为道德接受找到可靠的人性基础和自觉的道德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黄明枫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Z1):240-241
文章通过分析电脑网络的发展状况、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其网络行为,就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孝如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52-56
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效率低下的严峻现实,常建军撰文提出,道德法律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但是,由于不完全义务的存在,道德与法律在核心内容上并不一致,道德法律化在逻辑上不够周延;道德共识不等于道德标准一元化,道德多元与道德共识可以、而且应该共存,道德法律化缺乏现实基础;道德强制与法律强制具有本质差异,道德法律化是非道德、不道德和危险的;解决道德知行断裂问题,增强道德教育效果,不应诉诸道德法律化,而应立足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建立“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是基于人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在社会转型期呈现,是因为个人道德缺乏和社会道德危机。形成这种缺乏和危机的社会动力是贫困驱动型的惟经济增长发展模式,它诱逼人和社会片面追求物欲,消解精神和沉沦道德。这一日趋恶劣的社会状况潜在地呼唤其根本性变革。因而,再造人性、重建社会精神、构筑生境主义道德,不仅使道德教育获得可能,更成为必需。由此,当代伦理学必应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充满活力的生境主义道德资源、智慧和实践理性生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曹峻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61-66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和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造成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对传统道德尊重不够,认识不足,取舍不当;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宣传不够,应用不够等。道德失范需要重新思考当代中国的伦理建构,当代中国的伦理建构是系统工程,要沿着正确的途径推进。要在思想上提高觉悟,在行动上加大力度;要让法制建设成为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要大力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刘仁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4):60-64
道德认同是指人与道德同一或统一的过程和状态,是人们从内心上对社会道德价值、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等等的接受和认可,其发生的人学基础在于人的生命同一性,现实依据在于人的社会化需要,心理发生机制在于人的同情情感;道德认同类型多样,是一个在精神机制、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推动下内部世界、自我、道德、外部世界等要素和谐运行的有机系统;在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社会差异凸显的现代社会,主体价值诉求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会经常出现不一致,从而引发道德认同危机,但正是在这种克服危机的过程中,人类道德不断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19.
"访谈式"教学改革是借鉴美国大学中的Office Hour教学模式形成的.本文较系统分析了"访谈式"教学改革的目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安徽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改革实践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