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3,(30):10-11
旅游,别把"脸"丢了推荐度指数一段时期以来,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相关安全及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在一些"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前茅。国人走出去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世界看中国,一方面看中国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成就;另  相似文献   

2.
世界贸易环境自GATT及WTO等建置后,从降低关税、促进贸易,到形成全球局部自由贸易市场的过程中,两岸经济都深受影响。一方面,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市场,另一方面,台湾是贸易导向型经济,贸易占GDP极高的比例;因此,两岸已在新的贸易环境下,面向"赚全世界的钱"的贸易经济中。回顾过去,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曾致力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而台湾在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中也维持着经济的增长与稳定。展望未来,"一带一路"的发展,两岸可在沿线基础建设、文创服务世界化与服务业携手化等领域建立战略联盟,互补互惠合作,以巩固和深化"一带一路"之丰硕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路程和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勾画出中国由"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演进过程,并结合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共轭环流"论,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由大到强的发展思路。当前,中国已逐步成为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枢纽国"、贸易流控制力的"居重国",已从最初注重出口和引资的"单向开放"转变为注重平衡发展"双向开放"。但是,中国依然缺乏引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制造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和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的困局。面对能力缺口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应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抓改革、补短板、通市场,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成为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3,(31):16-17
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的丧失,"代工经济"这种低效、低价值的产业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争夺,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少代工厂正面临着订单萎缩和利润锐减的困局。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一直在陆续外迁。今年4月,阿迪  相似文献   

5.
柳士双 《决策》2013,(7):50-52
成都的快速发展预示着"内陆经济"崛起的大趋势,是我国空间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的表现,也是其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战略选择的结果。"财富"踏上新节点6月6日至8日,《财富》第12次全球论坛在成都举行。这是财富全球论坛自1995年创办以来,三次登陆中国(上海、香港、北京)之后,第四次落户中国城市,也是首次落户中西部城市。作为全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遵守了"库兹涅茨事实"的规律,但仍呈现出一些独有特点。可发现,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三个典型问题":(1)为什么中国农业、工业劳动力份额不是一直下降、上升,而是呈现出"波浪式"的有升有降特点?(2)为什么中国农业劳动力份额在某些时间段能"企稳回升"?工业劳动力会一部分"逆向"流入农业,而非转型至服务业?(3)为什么中国服务业劳动力份额增速会忽然"降档"?而工业劳动力份额增速会忽然"提档"?本文建立了包含非位似偏好和差别化生产率的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两驾马车"纳入其中,并对其进行需求侧的核算分析。结果发现,"两驾马车"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释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三个典型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两驾马车"依赖度,实现可持续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式,才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7.
吴卫红 《决策》2012,(Z1):16-17
货币政策调控是门"平衡"的艺术,如何在几大政策目标中实现兼顾平衡一直是各国货币政策制定部门共同面临的最艰难的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和分析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思路和效果,探寻影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些因素,并就如何提高中国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8.
增长趋势放缓将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之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表现有时被称为"中国经济之谜",其核心是指这样一种独特现象:一方面,中国在改革开放期间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另一方面,不断增大的结构性风险则让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的崩溃不可避免,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低迷,而是向正常状态的回归,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应改变一直以来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预期,逐步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形成"新常态"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河南省考察时谈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一论述被一些学者概括为"习近平常态"。联系到目前学界关于中国经济再平衡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新常态"还是"再平衡",都将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3,(29):11-11
7月21日,习近平参观武汉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总书记、总理及其他常委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经济自主创新的最前沿。近期中国最高层频频强调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如果说,中国经济三十多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走过了"青铜时代"和"白银时代",那么,新一届领导集体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海外受挫原因分析——国际贸易争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在"中国制造"在海外屡屡受挫的现象分析,从经济和政治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分析,找到受挫的原因,包括中国自身的问题和在国际贸易摩擦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针对行的解决措施,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远大的。中国正努力实现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构失衡问题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结构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结构失衡程度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从1992年的2.42增加到2007年的4.02,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程度总体上在加剧。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经济"失衡并增长"的表现、逻辑以及潜在风险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经济结构失衡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平衡关系,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这为研究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的矫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第二次思想解放平息了计划与市场姓"社"姓"资"问题的争论,确定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相似文献   

14.
张荣强 《决策探索》2007,(24):43-4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城乡差距和二元经济体系却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道"藩篱".毋庸置疑,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罗满元  罗梅 《领导文萃》2012,(2):112-115
中国和中国人一直在追逐"中国梦",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怀的"中国梦"更加多样,也更富有强国愿望,容闳怀的是"留洋梦",康有为怀的是"大同梦",孙中山怀的是"共和梦",梁启超怀的是"启蒙梦",施蛰存怀的是"尊严梦"……但所有这美好梦想,都没有获得完全成功,只有当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从日本农业中借鉴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笑寒 《决策》2001,(11):25-25
作为中国内陆"振兴政策"课题组成员,我于2001年9月27日至10月6日对日本进行了考察,考察主要围绕日本的农业问题进行.通过本次以及一年以来的其他两次考察,形成了对日本农业的基本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那些数     
191亿元:中国电商"光棍节"销量——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和零售商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使节俭的中国消费者花钱支出。各种节假日在中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11月11日的"光棍节"变成了网购狂欢节。阿里巴巴11月13日数据显示,中  相似文献   

18.
正一、地方官员的GDP崇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这被外界称为"中国奇迹"。有人将这一奇迹归功于中国的发展主义政府,并且将当代中国的政经关系概括为"中国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强调自由市场的"华盛顿共识",各级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行政干预,深度介入经济发展,地方官员更是将经济增长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但近年  相似文献   

19.
孙浩 《领导文萃》2014,(12):119-122
正中国究竟什么样?该怎么和中国人做生意?中国经济奇迹是怎么一回事,可持续吗?中国实力会超越美国吗?这些都是在美国常见的"中国疑问"。如今,讨论间又多了一个新话题——"中国梦"。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梦"成了美国媒体和各界人士展望和评判中国变化的一个新的切入点。这体现出美国对中国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国务层面或重大事件,也在向社会各个层面拓展,而这种趋势,亦折射出美国社会对大洋彼岸这个古老又年轻、与自己面貌迥然的国度的兴趣日渐浓厚,而且,支撑这份兴趣的需求日益旺盛。  相似文献   

20.
舆情月评     
熊露娟 《决策》2013,(9):10
"审计风暴"亟需问责护航8月1日,一场贯穿中央到乡镇五级政府性债务的摸底盘查全面展开,"审计风暴"席卷全国,也带来较为强劲的舆论浪潮。8月份以来,百度新闻中有关审计风暴突破10万篇,新浪微博的微博条数超过14000条。地方债"审计风暴"备受社会关注,媒体、官员以及经济学家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讨论持续不断。中国经济网表示,融资平台问题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