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传真     
“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与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6月 1 7— 2 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大陆内地的 1 6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的主题是研讨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的重大课题、探讨怀特海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以及二者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能做出的独特贡献。会议的议题范围广大 ,涵盖了过程哲学、价值哲学、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全球…  相似文献   

2.
学术传真     
思想史研究应关注民众观念世界历史上 ,精英人物的思想往往是时代观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因而 ,或对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或对时人产生警醒启蒙作用 ,缘此 ,他们的思想理所当然成为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李长莉在 2 0 0 3年1月 14日《光明日报》上撰文认为 ,除了精英思想世界之外 ,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民众观念世界 ,亦应属于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这是因为 :首先 ,民众观念是最普遍、最一般、最基本的思想观念 ,是活在民众生活当中、支配人们的日常言论行为的普遍观念 ;其次 ,民众观念的主体是一般民众 ,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 ,代…  相似文献   

3.
学术传真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朱希刚在《农业经济问题》2 0 0 4年第1 2期上撰文《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指出 ,1 980年以来 ,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 ,达到了粮食供需的基本平衡。但随着农业政策的变化 ,粮食生产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波动 ,特别是 2 0 0 0— 2 0 0 3年间 ,粮食总产量连年快速下降 ,供需缺口加大。在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 ,2 0 0 4年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粮食总产量增长时期。中国未来粮食的总需求量是刚性的 ,到 2 0 2 0年大概需要近 6亿吨原粮 ,而国内生产量则是变量。在有利于粮食持续增产的政策引导下 ,国…  相似文献   

4.
学术传真     
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  桑兵在《中国社会科学》2 0 0 5年第 1期上撰文指出 ,自梁启超倡导“新史学”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逐渐加强 ,其中社会学人类学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而这方面引起的主要变动 ,便是民史概念的提出以及努力使民众成为历史表现的中心和主体。经过民国学人的探索 ,史学的“眼光向下”和社会学人类学的重心下移合流 ,民史的重建渐具雏形。但要避免历史研究的初民化 ,充分发挥社会学人类学影响史学的潜力 ,如何回到历史现场 ,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钱钟书与词学  …  相似文献   

5.
学术传真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张奎良在《哲学研究》2 0 0 4年第5期上对“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作了如下阐释:1.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之本。哲学上的“本”首先具有本体论意义,指的是世界的基础和本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把对世界之本的追寻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就是对世界本质的正确认识和如实反映。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首肯和认同。2 .人是价值论意义上之本。“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大抵相近,而人本主义也不过是追求人的生存意义而已,人本主义作…  相似文献   

6.
学术传真     
自然辩证法的新视野和新境界李醒民在 2 0 0 4年 2月 10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 ,在 2 1世纪 ,自然辩证法应该有、也完全能够有它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应把自然辩证法由“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研究”提升为“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把科学、技术作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科学不仅是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 ,也是一种思想、方法、精神气质和科学家的安身立命之计。第二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技术不仅内含自然技术 ,而且也包括社会技术或社会工程或…  相似文献   

7.
学术传真     
马克思辩证法的一般规定和形态表现陶富源教授在《学术界》2 0 0 4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辩证法的一般本质规定;实践辩证法是马克思辩证法的具体表现形态。马克思辩证法是以唯物辩证法为一般前提的实践辩证法,或者说,是通过实践辩证法所表现的唯物辩证法。原“人”:五四文学观念的世纪末回眸张宝明在2 0 0 4年第2期《求是学刊》上撰文指出:五四时期的Humanism思想将“人”抬到了中心位置。“人的文学”一度成为时代的呼唤。就中国现代文学孕育、成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新文学的指导思想至少有三个明显的传统:陈独秀的…  相似文献   

8.
学术传真     
马克思主义反对制造马克思张建君在 2 0 0 3年 7月 3日《社会科学报》上撰文说 ,现在马克思主义正面临大量被制造的现象 ,激进主义已经在抛弃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正在改良马克思主义 ,教条主义正在把马克思主义搞得更糟 ,保守主义则在不知所措中徘徊 ,一场制造马克思主义和反对制造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正在理论界展开。马克思主义指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马克思的思想是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和本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只有正确的和科学的马克思思想才…  相似文献   

9.
学术传真     
论中华文化与国家统一黄朴民在 2 0 0 3年 5月 2 7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 ,中华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在于“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 ,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在中国统一大势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 ,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不但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 ,而且为合理化解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其一 ,中国文化讲求”用中适时”、“随时以行”,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为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其二 ,中华文化讲求“守经用权”、“…  相似文献   

10.
学术传真     
遏制高增长背后的投资过热《光明日报》2 0 0 3年 10月 2 0日刊登记者采访林毅夫教授的文章。林毅夫指出 ,今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长迅猛 ,1— 7月的投资同比增长 32 .7% ,是自 1978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 (扣除投资品价格指数 ) ,其中房地产、汽车等部门投资的增长尤其快速。这种投资过热的出现 ,一方面是由于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各地政府采取各种行政手段 ,吸引外资 ,鼓励国内投资 ;另一方面 ,也存在银行突然增加给企业投资信贷的客观因素。针对目前有人提出遏制投资增长过快的三种可能对策 (一是提高贷款准备率 ;二是人民币升值 …  相似文献   

11.
学术传真     
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三种模式周德丰、陆信礼在 2 0 0 4年 8月 1 0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 ,2 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大致存在如下三种模式 :一是本土化的研究模式。该模式是 2 0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最早的研究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基本延用传统的治学观念和方法治学 ,其代表人物有陈黼宸、陈汉章、马叙伦和钟泰。二是“西方化”的研究模式。其突出特色是“以西释中”,即参照借鉴西方学者研究哲学的观念和方法 ,运用西方哲学史的框架和模式来整理中国传统哲学的资料 ,其代表人物为胡适。三是“中西结合”的研究模式。其特色是不反对参…  相似文献   

12.
通过Internet做生意已开始流行起来。但是对于传送打印表格,签署文档,或者对那些没有E-mail或不能访问Internet的小公司,传真仍然是一种理想的技术选择。 许多大公司继续把传真视为一种重要的通讯手段。要控制费用和提高效率,更新你的传真系统是一条捷径。用传真服务器或外部服务替代传真机,可以减少用于传真的电话线数目,减少手动发送传真的人  相似文献   

13.
黄宏演小品,扮一个钉皮鞋的大爷.专说“啥行业都得有自己的道儿”,钉皮鞋的就坚决不卖钉子。这“道儿”,其实就是“职业道德”,那个行业都有。正当行业有自己正当的道儿,甚至非法行业也有自己的道儿。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繁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哲学界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历史学界的现代化问题探索、经济学界的市场经济问题争鸣、法学界的法治国家问题研究等.都直接指导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以致于我们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理论先导的结果。就学以致用而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总体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5.
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术失范、不端乃至学术腐败的事件不断出现,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严重的学术评价过度症。学术规范建设方面的问题只是学术不端事件增多中很次要的原因。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而见惯不怪,一方面意味着学术不端已经成为非常普遍、非常严重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已近乎无可奈何。导致学术不端的原因包括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等方面。治理学术不端也必须全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一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繁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哲学界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历史学界的现代化问题探索、经济学界的市场经济问题争鸣、法学界的法治国家问题研究等,都直接指导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以致于我们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理论先导的结果.就学以致用而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总体是幸福的,从某种程度上找到了与自然科学学者一样的感觉.但这种幸福中蕴含着痛苦,这种痛苦的内在根源是宪法所确认和保障的学术自由未能完全实现.外在表现是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学术评价体系(本文所说的"学术评价"特指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17.
学术论著是学术创新的承载者."言人未言"与"言而有信"是由学术论著创新性本质规定的写作要求与人格要求.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学术问题产生于研究者对已有理论之间以及已有理论与实践现象之间矛盾的发现.学术问题在科学理论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离根本理论越近,创新力度越大,学术质量越高.批判建构式研究方式乃是与学术创新本质相吻合的创新性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学术与学术标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我国学术成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直未能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建立起真正的学术标准,其原因就在于对"什么是学术"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未有明确的认识.没有明确认识,又有学术外部与内部的原因.因此,只有对"什么是学术"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此取得共识,才能摆脱现在的困境,使我国的学术有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学术与学术标准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当前,我国学术成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直未能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建立起真正的学术标准,其原因就在于对“什么是学术”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未有明确的认识。没有明确认识,又有学术外部与内部的原因。因此,只有对“什么是学术”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此取得共识,才能摆脱现在的困境,使我国的学术有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西方传统学术史记与比较研究入手,指出学术从20世纪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可为两个方面:一是体制化的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在不断的细化、分化与综合化。现在一些边缘性学科和新兴学科已经或者正在出现,即使是某些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也延伸出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领域,各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发生重叠和交叉的情况屡见不鲜。科学史证明,靠单一的学科来解决丰富多样的世界性问题与人类社会问题是行不通的,学术学科的交叉往往是创新思想的源泉。不断用科学质疑的科学精神去审视旧的科学与科学学术体系,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架构新的科学框架,尤其是引出大跨度与庞杂的重大交叉科学新思维,学术才能在凤凰涅中常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