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代民间服饰的流变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考察不同时期的服饰形制和流变,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的跳动脉搏,而对明代民间服饰流变的考察,则能了解黎庶百姓的某些世俗心态。作者认为明代民间服饰姿彩纷呈,出奇更新,流变性突出;士庶着装由俭到奢,违礼越制渐成潮流;服饰纹样蕴意宏富,吉祥图案渐成模式。明代民间服饰这种流变的成因与当时王朝兴衰与社会结构深层变动息息相关。手工业的长足发展,新经济因素增长,政府控制能力弱化,社会层级流动活跃,异端思潮和市井文化的崛起,价值审美观的多元化等都是影响明代民间服饰流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魏宏远 《兰州学刊》2008,(1):184-186
王世贞据诗文发展内在规律梳理出明诗文五次流变,并对每次流变之源流、得失、风格、取法对象、典型作家等加以考察。其流变观、矫弊说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今天研究王世贞明诗文流变观,对重新认识和建构明诗文新价值坐标和评价标准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深刻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首推儒、道、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又有不同。但儒家思想自董仲舒后,虽几经浮沉,其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为深刻。作者从刘勰、韩愈、章学诚3篇《原道》,探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主流思想的流变。  相似文献   

4.
“上党梆子”的名实之辨与戏曲文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沐 《晋阳学刊》2008,(6):120-121
作为一个兼容了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的多声腔剧种,上党梆子在山西四大梆子中独具特色。但是,“上党梆子”一词,在近百年发展的历史上,其内涵却随着时间的流变在不断地变化着,“上党梆子”的名与实,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反思赵红梅一、思潮流变概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孕育于“五四”时期这个文化大开放的时代,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终结于40年代末。在短短的30年内,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基调和主潮。纵观三大主潮之流变,...  相似文献   

6.
王春 《阴山学刊》2009,22(4):35-39
“劳工神圣”自1918年在启蒙救国的语境下被提出后,就渐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潜在的话语体系.只是在中国现代文学不同阶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调,而在这变调的历程中潜隐着中国现代文学思想文化传统流变的复杂性。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理性启蒙文化对传统群体文化的鸟托邦式的跨越呈现出了这种“流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文化流变”的视角 ,以道教与土家族文化为例 ,试图揭示不同文化体系(如正统宗教与民间宗教、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等)之间文化流变的某些规律 ,为道教研究的拓宽与深化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杨金桃 《兰州学刊》2013,(6):217-219
孟姜女传说从春秋时祀梁妻"不受郊吊"的故事原型到今天耳熟能详的"孟姜女哭长城",其流变过程主要经历了"不受郊吊"到"悲歌哀哭","悲歌哀哭"到"哭夫崩城","哭夫崩城"到"千里送寒衣"的不同阶段。并且在这几个不同的阶段中完成了从简单交待事实到演化出一个完整民间传说的转变。这种转变则揭示出了不同时代文化中心的迁移决定了传说自身迁流的地域流变规律,历代时势风俗变迁决定了传说内容不断添加和日益丰富的流变规律,许多新传说都是为了解释已有传说的情节而生成的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邵颖涛 《船山学刊》2011,(4):149-152
文献典籍在传抄、印刻、引用过程中所出现的讹误或替代,导致版本异文的大量出现,审慎考辩异文对正确解读作品至关重要。李颀《无尽上人东林禅居》、《题蝽公山池》诗名、诗句在各时代版本、引用书籍中皆有明显差异,关注异文可觇视李颀诗歌的版本流变,捕捉文字变更中隐含的诗学理念。考订异文有助于接近李颀诗歌的原貌、正确解读诗歌,还能弄清诗歌中宗教人物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10.
明代文学发展流变的重要表征是以小说、戏曲和小品文为代表的休闲性文学的大繁荣,而休闲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现象,对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将明代文学的这一重要流变放在休闲美学的视角下,从遣怀自适和休闲娱乐的角度阐释明代文学的转向,将文学类型的历史变革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结合,加以重新审视,还原休闲美学精神对明代文学转向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鲁迅翻译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梅 《学术探索》2012,(8):125-129
业内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他的"硬译"风格和异化理论。然而纵观鲁迅的翻译生涯,可知鲁迅的翻译观经历了曲折的流变过程,从编译、意译,到直译乃至"硬译",最终他强调应视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每次流变都揭示了鲁迅在思想上的转变和对中西文化与文学的重新思考。本文缕析鲁迅翻译观的发展脉络,梳理他翻译策略的变迁,描画了鲁迅作为一个建构新文化的现代主义者和备受争议的翻译家的本真面貌。  相似文献   

12.
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的出版,引发 了学术界对中国新诗史整体研究的关注。本编辑部从陆续收到的众多热心读者的来稿中,选 发三篇既有总体意义上对中国新诗史、论研究的观照,又有对《中国新诗流变论》一书的细 读与评价的文章,辑为一组,以期推动中国新诗史、论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方理性概念内涵分析黄南珊"理性向来就存在"①,理性概念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并在与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生成和发展。理性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经典概念,在西方理性观念的整体流变中,其内涵是经过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人性论、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在封建专制格局基本形成时期构建了独尊儒术的价值体系,李贽在明末社会转型时期构建了是非无定而实质定于童心的价值体系。这两种价值体系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需求,展现了董李二人截然不同的思维特性,反映了学术流变的进程,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文学史或赋史研究著作中,对汉赋发展的描述常以骚体赋、大赋和抒情小赋为顺序展开,然而这并不符合汉赋发展的实际。因为东汉末年的抒情小赋与西汉初年的骚体赋可以说是汉代抒情言志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而与抒发“士不遇”情结的抒情言志赋一样,苑猎京都大赋和咏物赋在汉代也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发展线索。而且赋家常选择不同的体式表达不同的情感需要。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以上三种汉赋体式的类别流变过程逐一进行区分和细究,即以汉赋三种体式的类别流变来描述汉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诗话学论要     
本文专论中国诗话,从诗话文体流变,诗话对中国诗歌资源的接受与采撷,诗话文 体的悟性、不拘一格和诗话语言特征三方面作了纲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香港纪实文学的发展风貌和特色与其地域的文化生态关系密切,而不同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也使台港两地与大陆存在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因此台港文学经验必然形成对大陆文学的某种参照或互补.通过台港纪实文学发展概貌与特色的观照和比较,辨析纪实文学的现代审美品格、审美意义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的流变,由此为中国当代纪实文学理论研究的推进拓展,确立了新的空间向度.  相似文献   

18.
张婧磊 《理论界》2005,(12):158-159
在新文学史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经历了从政治文化到社会文化表意符号的转变过程,女性形象的主题和意义趋于多样化。透视由母女关系折射出来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到文化观念的差异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女性形象的塑造在文化观念的流变上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9.
从《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看杰克·伦敦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性的呼唤>和<白牙>是体现杰克·伦敦自然、现实主义的经典力作.两部小说通过狗狼的反向流变展现了不同的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巴克野性的回归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预示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解体;而白牙野性的感化是对人类生态正义的回报.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反向流变再现了天人合一、物种平等、敬畏生命的生态整体观和生态伦理观.这种生态解读旨在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感,激励人们切实行动起来参与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20.
作为西方政治社会的两大主流思潮,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博弈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与趋同.但是,由于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立场的差异,他们各自理论体系中的用意、出发点和立论基础却是不同的,因而在一些基本的观点和政治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梳理其两者的流变轨迹,对于我国的政治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