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能够弥补该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失灵。其独特优势表现在:积极进取,富于创新;开放灵活,弹性较大;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成本较低,效率较高。非营利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直接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作为桥梁与纽带反映和维护农民的利益;监督农业科技服务的生产和提供。 相似文献
2.
3.
治理理论与非营利组织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家》2006,(Z1)
20世纪90年代开始,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浪潮。人们开始研究这一现象,试图寻找出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和理论支持。此时,在全球范围内政府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治理理念进入到我们的视野,该理念与非营利组织兴起存在复杂关联。它们都隐含着对未来公共管理发展的一种探索,彼此之间相互呼应,相互解释,互相完善,共同推动了公共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志愿失灵:组织理论视角的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人们普遍将社会治理的希望转向志愿组织。然而,志愿组织也存在着志愿失灵,并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从组织理论的视角看,志愿失灵的原因是多维的,主要表现在组织诞生的先天不足、组织环境的后天不利、官僚制倾向的组织结构、领导无力、决策失败与沟通不畅的志愿过程以及组织停滞等多个方面。所以,从组织本身入手进行治理,再造志愿组织,将是志愿失灵的有效治理之道。再造志愿组织要从组织文化、组织流程、组织结构和组织适应性等多方面进行彻底改善与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由于非政府组织(NGO)的迅猛发展,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解释NGO兴起的原因,并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建立了NGO相关经济学理论,包括公共物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志愿主义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西方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也可以用来解释中国NGO兴起的原因。研究表明,NGO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其具备以下特征:能够满足公共物品的需求;能够追求集体利益;能够提升正外部性而降低负外部性;具有较高的信任程度;具有较大的弹性。可见,NGO之所以能够产生并继续存在下去,是因为它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因此,政府应该重视NGO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营利组织民营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营化作为行政改革的一种手段,已出现了全球化趋势。非营利组织的民营化是在行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非营利组织民营化必须遵循三大原则:政府的领导性定位;尊重非营利组织的特殊属性;竞争对垄断的替代。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社区非营利组织建设存在登记注册、条块分割、政府兴办非营利组织改制等一系列问题 ,由此需要科学地界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二者的作用边界。 相似文献
8.
9.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营利组织是指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以非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 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分配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五大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非营利组织开始呈蓬勃增长之势,目前已覆盖了社会服务、医疗健康、公共安全、教育和研究、环境与动物保护、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扶贫和弱势群体保护、宗教事务等非常广泛的社会领域。西方非营利组织建立在慈善、博爱和志愿等西方文化传统基础上,这一社会的“第三部门”,已成为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伙伴、公平分配资源的手段、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在西方社会的成功发展启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会不断推动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非营利组织实行的那种有别于政府和市场的运行规则,已使其成为支撑现代社会健康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中国的“事业单位”应改称为非营利组织,同时依靠健全的法律和“管办分离、分类管理、目标约束、购买服务”的管理方式推动其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非营利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0.
西方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营利组织在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使传统的三大部门的划分:政府部门为第一部门、私人企业为第二部门、非营利组织为第三部门,向两类组织转化:第一类为营利组织即企业;第二类统称为非营利组织,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私人非营利组织。在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到来的令天,系统地探讨这两种非营利组织的职能、特征及其管理,对如何从服务管理的角度,发展和管理我国各种社会机构具有战略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与政府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使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成为可能.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依赖于农村的非营利组织形式,其主要包括农村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村社区自治组织.但是,要保证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性,政府必须在政策上、经济上和道德上予以支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营利组织通过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国际民间交流,对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费筹措困难、结构不合理、行政色彩浓厚以及社会公信度不高,成为制约我国非营利组织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扶持力度,推动社团的整体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非营利组织的民间性,加快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相似文献
13.
政府、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的共生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制度,政府、企业及非营利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置身于普遍联系的社会生态系统,并构成了社会经济结构的三大部分。部门的差异并不能导致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反而促成了彼此间的共生态势。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职能差异以及它们各自在现代社会中的变革要求出发,阐述了三者之间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存关系的前提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陈美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随着我国推行“大社会—小政府”的进程不断加快,当今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公共治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配套法律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同,从而使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关系陷入困境.要走出这个困境,就要将重建非营利组织内部机制和理顺政府外部关系相互结合,共同营造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实现对现代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非营利组织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自身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非营利组织的现行制度进行创新。本文从法律制度框架、组织制度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时非营利组织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官民二重性"既是造成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特殊性的主要原因,又是对其特点最精确的概括.本文从我国非营利组织"官民二重性"的发展历史及其与政府、民间的关系等三方面对其进行历史、客观、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非营利组织应从自身的"二重性"事实出发,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来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发挥和发展其公共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诸多非营利组织存在着资金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如何筹资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筹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需要秉承公益的使命,认真对待捐赠者的利益取向,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自律水平,重视筹资目标的针对性和筹资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作为政府救助的积极补充,以充分调动社会与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中国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会救助的实践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来看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有着很大的完善与提升空间。为此,需要建立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协作机制,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治理,并拓展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公共管理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形态和公民利益需求的多元化,政府已不可能包揽所有公共事务。近年来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也使政府意识到独善其身难以满足公民的需求。非营利组织因其具备自治性、独立性、公益性和相对透明、公开等特性,在民众中有一定的公信力,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作用不可低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理想模式,应是一种以政府为核心力量,与非营利组织积极合作、平等协调、良好互补、互相监督的良性伙伴管理模式。本文拟通过阐述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主导力量和非营利组织参与的优势,分析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现实矛盾,提出对发展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福利制度的转型,非营利组织在福利多元化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和政府也在不断互动中建构新的合作关系,而这种互动和建构必须在一定的制度背景和政策空间中进行,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制定的政策也直接影响其在社会福利框架中的位置及长远发展。所以,对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分析应成为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