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选取了2013—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丝绸之路沿线省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呈上升趋势,西北地区的组内差异是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干预度、对外开放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为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域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下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制定合理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的发展数字经济,缩小区域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6—2020年旅游产业的超效率及其变化程度进行测算并进行可视化描述,利用四象限图对旅游产业的超效率演变类型进行判定。最后采用面板方程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旅游产业的超效率呈现出先迂回波折后快速突变式的发展状态,整体表现出DEA无效状态,在空间上呈现出东—中—西空间聚集现象,从东到西呈现出反梯度变化趋势,而其变化随时间表现出“V”型演化路径,省域差距显著;区域超效率发展类型处于由瘦狗类、金牛类朝问题类、明星类过渡的阶段;旅游产业超效率受到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正向影响,而与科技信息化水平和交通便利等因素呈负向关联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在“一带一路”宏观战略背景下,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框架下,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业战略规划已经成为未来甘肃省开发建设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该区域旅游业更新升级,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制定这一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战略定位,挖掘丝路文化旅游产品内涵,确立战略发展思路,构建战略发展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4.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集群规模小、集聚度不足、低端产业比重偏大等。分析上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旨在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吉关系总体发展平稳,合作层次快速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与此同时,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双边关系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并有可能在特定的时空被人为放大,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成熟、稳定和良性发展的中吉关系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同时,目前可能影响未来双边关系发展的诸多因素则可以在共同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程中逐一化解。  相似文献   

6.
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城市既有共同的优势产业,又有区域性的优势部门,这为产业集群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有充分理由认为,“奎石克”大“金三角”完全可建成与经济带最发达的乌鲁木齐经济区同等重要的经济区。克服一切限制经济带发展的不利因素,为经济带各产业集群清晰定位,营造全方位支持、援助、建设呈产业集群的总体环境,才能促进经济带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一定共性和代表性的定西市,由于地处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目前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农业之路,显然要受诸多物质条件的限制,但由于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造就了马铃薯、中药材、富草等特色农业产业,这些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具备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与条件,若能按照产业集群的理论进一步加强政府调控,完善投融资体制,通过制度化、市场化运作把种植、加工、科研、营销等相关产业有效组合,必将大大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从而加快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有待改善;从省际层面来看,西北五省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民族地区,选择培育出可错位发展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着眼于民族地区的实际,探究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构建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区位熵值初选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特色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其他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自治区与哈萨克斯坦等14个"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伙伴国2005至2014年的数据,测算了新疆自治区与哈萨克斯坦等14国之间的国际贸易阻力,并对国际贸易中的边界效应与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第一,贸易距离和边界效应是影响贸易阻力的主要因素,共同的宗教作为边界效应起到了阻碍国际贸易的作用。第二,制度因素会影响边界效应对贸易阻力及贸易流量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外部制度安排,其边界效应的发挥会通过贸易伙伴国内部的制度因素来体现。第三,制度质量对贸易流量呈非线性的影响,政治稳定与非暴力程度、法制程度和腐败控制程度对贸易流量呈"正U型"影响,民众的表达与问责程度对贸易流量呈"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十六大报告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后,有关产业集群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本文试图立足甘肃实际,指出甘肃产业集群的体系构建方式、区域构建方式、链条组合方式,并进一步阐明甘肃省产业集群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逐步推进,节点城市将成为其崛起的有力支撑,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28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节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将节点城市分为4个等级,以经济带现有的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桥墩,以节点城市为桥梁,以产业为支撑,确定各个节点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产业定位,促进节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为经济带的迅速崛起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符号的灵魂,丝绸之路作为经济之路和文化之路,得到世界人民的承认,并被符号化为具有探索、自由、平等、合作等多重内涵。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主席根据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所提出具有重要战略性的经济合作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需要借助丝绸之路的符号化象征,并以符号资本为依托,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进行符号化生产,从而对丝绸之路进行新时期的符号化重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健康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中心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集中体现。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城市建设,以西安建设城市副中心为研究视角,分析城市中心的理论与发展演变规律、城市中心建设模式影响因素,进一步对西安建设城市副中心进行实证分析,说明户县具备西安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发展优势,提出西安建设城市副中心——户县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表明:发展模式创新采取功能区划分"四·一"型模式、产业选择"三·二"型模式、海绵城市建设"一·一"型模式,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城市建设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航空产业已成为我国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领域,对国家产业升级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而航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航空产业集群绩效的提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归纳现有文献中涉及的航空产业集群以及其他高技术高资本产业集群绩效影响因素,结合调查问卷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探寻影响陕西省航空产业集群绩效的关键因素,即集群内外部环境、集群投融资体系、集群发展后劲、集群科技产出、集群科技创新和集群投入水平,并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该文立足于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综合生态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个省份的物流可持续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物流生态位以四川、广西等西南地区为中心,向中部、西北部逐渐递减,四川和陕西占据大部分的物流资源,对物流资源的占有竞争力较高,青海、宁夏、甘肃则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生态位扩充、分离和共生的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四川、重庆和广西采取生态位扩充策略,引用多维度物流发展生态位,提升其空间溢出效应;宁夏、陕西、甘肃和青海应采取生态位分离策略,以核心物流园区为依托,形成从"带内"到"带外"的辐射效应;其余省份应采取生态位共生策略,加强经济带内省市和区域的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是产业集群发挥其独有优势的关键,在保障资源的融通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资源流动的不同,结合外部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其所产生的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提出研究假设,并选择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对不同外部联系形式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验证,得出结论: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产业集群外部联系的建立和拓展,另一方面则需及时评估其效用,避免外部联系形式对产业集群产生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生成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集群是促进高技术发展的良好产业组织形式。通过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念、生成阶段和协同学模型的理论研究,基于协同学理论分析了影响高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的主要因素,即区位禀赋、产业特性、市场需求、企业家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信息技术影响物流业效率理论机理,并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包括中亚五国和中国西北五省区)2007-2016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用面板固定效应Tobit模型做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该“核心区”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正向显著,但是固定电话使用率的影响显著程度不高。(2)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门槛,互联网覆盖率对物流业效率存在单门槛,移动电话使用率和固定电话使用率对物流业效率不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的政策含义是,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与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注重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培养物流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陕西省相关资料对此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大中型企业占所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数的比重等因素对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显著。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