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的儒学文献大型丛书《儒藏·史部》的首批成果50册,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她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儒学文献已经进入了结集整理出版的新阶段,也标志着四百年来国人梦寐以求的心愿成为现实。《儒藏·史部》50册不仅是目前大型丛书自创体例的重要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儒学史料收集最全面的集大成之作。首先,著录齐全,资料翔实。《儒藏》的首批成果共50册,总字数约2600万字,内容系儒学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属于四川大学《儒藏》工程自创体例“三藏二十四目”中“经”、“论”、“史”的“史部”。首批50册包含“史部”的…  相似文献   

2.
舒大刚教授率先对儒学文献的著录分类和编纂体例,提出了自己慎密深思、严谨独特的"三藏二十四目"创新体系.首批<儒藏>"史部"类编50册著述问世,就是这一创新分类编纂体系的实践成果.它结束了迄今为止儒学文献史料没有专门著录体系,缺乏系统性、专题性整理之尴尬.此举实肇当代弘扬儒家文化风气之先,开21世纪大型儒学文献史料著录整理之先河.<儒藏>"史部"文献史料的搜罗荟萃或甄别取舍,无论是专书著录还是零星载记,或单篇记录,均慧眼独具,有其一套著录有据、实用合理的选择标准或取舍原则.  相似文献   

3.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与攻关项目,其中《儒藏》精华编又是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对此项目的要求是“瞄准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认真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此项目的要求是“力求出精品,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成果。”此项目已于2004年1月正式启动,现北京大学根据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联合2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计划将于2010年完成包括近五百部儒家典籍、约一亿字的《儒藏》精华编,同时于2006年完成300万字的《中国儒学史》和《儒藏总目》,然后再用十年,于2020年完成包括5000种儒家典籍,约十亿字的《儒藏》大全本。为对儒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计划在此期间出版《儒家思想与儒家典籍研究丛书》一百种。为了读者方便阅读和利用、并可用电脑全文检索,《儒藏》将以繁体标点竖排加校勘记的形式出版,同时出版发行电子版。目前已出版包括五种《论语》注疏近百万字的《儒藏》精华编样书一册。2006年计划可完成《儒藏》精华编十五册至二十册。本期组织了一组有关《儒藏》编纂和研究的论文,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4.
北大、人大、川大已在着力于《儒藏》的编纂。三家《儒藏》各有所长,北大版重在普及推广,人大版重在向海外延伸并促进国内外儒学互进共勉,川大版则重在研究创新。同时,三家《儒藏》均有所短,资源整合不到位,收录精、全难以兼顾,体例也各有所偏重。因此,《儒藏》的编纂并不能满足于当前,还需要有新的构想、新的编纂工程。这就是从新的角度入手,实施区域性、专经性、断代性《儒藏》的编纂,实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以零促整,以整带零,切实地推动儒学的复兴,全面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四川大学从事《儒藏》编纂的具体历程,介绍了川大版《儒藏》的编纂理念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对儒学的专题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设想,是从事儒学文献整理和从事儒学史研究的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儒藏》出版的意义和价值,怎样评价都不为过。是利在当代,功在后世,为子孙造福的大事。我认为四川大学的《儒藏》编纂体例比较合理。反映了儒学的发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自2004年全面启动以来,今年9月已出版了《论语集解》等五种,应该说进展还是很顺利的。关于这一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在编委会下发的《儒藏工程工作手册》中已经论证得很充分了。据我的理解,此项目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儒藏》的编纂,一是《儒藏》与儒学的研究。就前一部分来说,这个项目实质上是一个大型的古籍整理工程。有人喜欢把编纂《儒藏》与古代纂修大型丛书或类书等相提并论。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整理、汇编文献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谈谈《儒藏》编纂的分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目前方兴未艾的<儒藏>编纂工程,探讨儒学文献的类别、古代群书分类的方法和<儒藏>的分类体系,进而提出"六编"、"三藏"、"二十四目"的儒学文献著录体系.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最早提出<儒藏>编纂构想的,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所长舒大刚教授.在现今已有的种种<儒藏>的编纂体例中,最早成型、最为系统、最成熟而且也最为切实可行的,也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方案.作为一部前无古人的中国儒学文献丛书的编纂,"发凡起例"至关重要.舒大刚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三藏二十四目"的著录体系,这是<儒藏>编纂最为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10.
浙江图书馆建立于1900年,自建立起,就开始编撰本馆所藏书目,并陆续扩充、完善,很好地继承了我国藏书史的一个优良传统。1977年,浙江图书馆又参与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的编纂,进行浙江全省古籍善本调查编目工作,后在此基础上,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又完成这部《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该书的编纂既吸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经验,同时又有求实、创新的特色,对善本的标准、著录的体例、收辑的范围以及如何体现浙江的地方文献特色,都有新的摸索和收获,可以说是古籍编目的又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