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剧是"舶来品".这种崭新的戏剧样式被移植到中国舞台时,人们并不熟悉它的艺术规制.以话剧在中国的艰苦蝉蜕为背景,本文认真分析了早期话剧在创制台词和对话艺术过程中的初步探索,总结了我国话剧在成型时期运用台词和对话的基本特性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胡可话剧题材多取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它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艺术形式,其内容或形式都体现了鲜明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特色。胡可话剧民族化的成就,首先表现在他的话剧结构的传奇色彩上;其次是话剧人物的个性、性格、剧情的发展、矛盾的冲突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胡可话剧民族化的探索对我国话剧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雷雨》这部伟大剧作的出现代表了中国话剧艺术最高水平,然而,它的命运却是一部悲剧史,相对于它的初版本(文化版),《雷雨》开明版对人物形象进行较大修改。本文从周冲这一角色出发来探讨版本变迁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周冲淡化了原来的悲剧色彩,人物形象比以前显得更为苍白,在艺术上它是一个极大的败笔。  相似文献   

4.
微型剧是特殊样式的话剧,需要在遵循一般话剧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包括典型、精准等多层面的独具表现力的艺术方法。《出征之前》在情节、人物、表演、舞台氛围、舞台情境、舞台布置、舞台调度等诸多方面颇为独特的创作设计和表现,产生出极强的时空张力和情感引爆等艺术效应,较好地诠释、丰富了微型话剧的艺术手法,拓展了基层文艺团体的发展视野,促进了区域和谐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话剧是冲突的艺术。如果说,没有冲突就没有话剧;那么,没有冲突的心灵化,也就谈不上话剧的民族化中国化。这是很自然的。话剧家完全不同于小说家。尽管两者都要从生活出发,都要将自己的政治倾向性完全融化在对人物命运、性格、心理和灵魂的刻画中;然而,小说家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可以成为人物的命运、性格、心理和灵魂的无所不知的全能的叙述者,而且叙述的手段和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话剧家却没有这样的自由。他必须也只能通过冲突,来完成对人物命运、性格、心理、灵魂的刻画,来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从而显现话剧中国代最根本的审…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人学,这是普通的文学常识,古今中外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名著,都必然要塑造出一些成功的典型人物形象。美国著名现代戏剧理论家贝克在《戏剧技巧》中说:“在戏剧里,毫无疑问观众起最强的直接影响的是动作。可是如果剧作家要和观众畅所欲言地沟通思想,那么写好台词是不可缺少的。而一部戏的永久价值却在于人物塑造。”戏剧是这样,小说也是如此。《醒世姻缘传》之所以值得称道,就是因为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具有相当的艺术成就,所塑造的人物各具性格、各有特色。例如薛素姐  相似文献   

7.
戏曲批评要立足于戏曲艺术的特定美学规律. 套用话剧,尤其是写实话剧的审美方式来评判戏曲是不科学的. 戏曲拥有更为丰富的形式审美资源,更擅长表现生活常理、人之常情、社会常识,追求舞台呈现的虚拟美. 若以话剧标准来评价戏曲,难免出现审美判断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范畴,它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推动下,对旧戏曲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上,吸取欧洲近代戏剧创作革命精神之后产生的。从1917年至20世纪末,随着现代话剧艺术的发展,中国话剧演剧艺术研究,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现代话剧诞生和初步发展时期(1917-1936)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使中国现代话剧艺术从文明戏胚胎里诞生出来,而且还哺育了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出现了第一批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与此同时,我国现代话剧导演体制的奠基人洪深以及熊佛西、陈大悲、汪…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一个标举对话的时代,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都建立了自己的对话学体系。他们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倡人与人之间公正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其中,巴赫金与伽达默尔又分析了文学活动中的对话,巴赫金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人物的对话,伽达默尔分析了文学解释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都把握了文学对话中的一个侧面。本文认为,文学是一种对话活动,文学对话问题贯彻文学活动的始终,要建立科学的文学对话学体系,就应该从作者──文本──读者三者关系的角度来全面看待对话问题,它应包含文学创作中的对…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感情是一个人的重要的表现方面。因而,在文艺创造中首先要写出他们的感情才能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郭老在历史话剧《蔡文姬》中即运用历史知识,发挥艺术想象,融入个人感受,穿插使用各种手法,饱含笔墨地刻划了这一人物丰富、细腻、深入、完美的感情世界,从而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从剧本所表观的特定的生活环境出发,作者围绕着主人公蔡文姬,不仅写出了她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话剧走过的百年历程中,既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使话剧陷入危机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市场化"、"影视艺术的冲击"以及"政府投入不足",而是其对"现代性"精神的背离。这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的极度匮乏、深度模式的欠缺及艺术价值的失范。  相似文献   

12.
《文史哲》2015,(6)
言语交际中的对话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涵义关系",即只要交际各方的各表述之间存在涵义上的关联,则无论空间相距多远,时间相隔多长,都应视为建立了一种对话关系。与一般言语交际中的对话关系相比,文学交际中的对话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它是一种间接的对话关系;其二,它是一种隐形的对话关系;其三,它是一种三重交错的对话关系。与此相应,文学交际中的话语似应理解为由作者、作品中叙述人和人物、读者发出的三种声音的混响交合,亦即由作者创作、作品文本、读者解读三种表现形态组合而成的整体。  相似文献   

13.
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别具一格,他非常注重人物台词的建构,也擅于将自己独特的风格标示在人物台词上.我们利用统计手段,对冯小刚近年来的喜剧电影人物台词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人物台词的总体风格特征可以用"俗"与"活"两个字来概括,而这种"俗"与"活"的精髓在其影片中又主要是通过人物台词淳朴生活化、机智诙谐化、俚俗趣味化以及灵活新颖化的方式彰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人物形态,大约可分为扁平型、立体型和准立体型三种。扁平型人物是指围绕着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用粗线条勾勒出来的只具有两个维度的艺术形象。立体型人物是指源于生活原生态并凭借丰富而微妙的细节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它在个性气质和心理动因方面都具有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呈现出的夏杂性和变化性。准立体型人物是指介于扁平型与立体型之间的艺术形象,它虽然也源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但是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到性格的复杂性与变化性。由于话剧人物配置的特殊规律,次要角色主要是为塑造主要角色和协助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谢辽沙这一人物追寻自己童年时代的影子,主人公大段地享受母爱的追忆是作家自小失去母爱的心理补偿。这个人物的设置体现了作者关于“家庭的思想”.小说通过家庭悲剧发展过程中谢辽沙反差甚大的变化,强化了这一主导思想,这是作者塑造谢辽沙形象的心理轨迹。对谢辽沙这个人物的艺术审视,既不能脱离分析众多人物的艺术视角,又要注意作者借助谢辽沙的特定地位,披露人物心理底蕴和揭示人物某些本质特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尽管舞台展示与叙述从根本上讲是不相容的,然而它们在新时期实验性话剧舞台上都得到了加强.一方面,舞台符号、舞台意象的大量采用,形成一种视象叙事;另一方面,除大量中性叙述者外,人物对话的叙述性也增强了.在新时期实验性话剧中,视象叙事与语言叙述呈现出一种双向逆动的关系,形成一种并存性的双元结构.新时期中国话剧中的叙述主要有元叙述、会话性叙述、结构性叙述以及评说性叙述几个层次.其中,元叙述和显性的结构性叙述是纯语言叙述,同舞台性展示是不相融的,但它们具有某种剧场性效果,也正是在剧场性这一点上,两者同舞台性取得了某种联系;隐性的结构性叙述和会话性叙述将叙述性特征渗透于对话之中,从而形成一种会话性对话;评说性叙述则直接将叙述和舞台展示嫁接在一起,一边是舞台展示,一边是语言叙述.这样,本质上反舞台性的语言叙述同舞台性展示在新时期实验性话剧中就取得了某种对抗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陶陶 《江汉论坛》2006,(8):106-109
远古时代的娱神、祭祀活动中,那种歌乐舞的图腾活动,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戏剧性场景、情节和对白表演等形式,后来被诗歌艺术继承下来,并发展成了具有审美性的戏剧性的表现形式。诗的戏剧性结构、情境台词构成了诗的戏剧性话语体系的主干内容。而戏剧性场景主要是展示人物情绪活动的在场情景,以客观呈现为特征;戏剧性台词主要展示场景运动状态,同时又是链接戏剧性结构与场景的一种表现方式,一种叙述视角。  相似文献   

18.
从台词中的技巧知识、台词中的技巧知识的训练和加强方法、台词中技巧运用的创新和逻辑思路、对剧本中人物的台词分析等角度,论述了演员对台词技巧的把握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为对话与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为对话与交流金元浦交流(交往、沟通)(Communication)和对话(dlalreue)是当今世界哲学与文艺学全力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哲学和文艺学的当代视野出发,我们认为,文学是一种社会交流(交往),是一种具有特定形态的人类对话方式.它...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戏剧史”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新的学科,先后出版了《新中国话剧文学概观》(张炯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高文升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研究》(高文升著)等专著。这些专著,为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最近出版的《中国当代话剧论稿)}(倪宗武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这一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论稿》分上、下两编。上编重点探讨当代话剧发展的轨迹及特定阶段、特定题材的话剧创作;下编侧重研究建国以来重要作家作品及有争议的戏剧现象。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