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王新平 《职业》2021,(5):58-5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应运而生。在专业建设方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必由之路。技工院校应加强产教融合,广泛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配套的教学体系,精干的管理育人队伍,同企业积极合作。对此,本文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建设技工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的策略,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草原 《职业》2023,(6):83-85
名师工作室是技工院校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载体。通过构建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在成果导向、需求导向、创新导向机制作用下,使名师工作室与企业、教师、学生等主体要素多位一体、互动合作,从而推动产教融合,助力区域行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泳  吴聪毅  向平 《职业》2022,(6):21-24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技工院校应发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势,肩负起培养大国工匠的使命.本文通过分析技工院校办学特点,剖析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从技工院校产教融合的体系机制、顶层设计、创新管理、考评机制等方面阐述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挑战与对策措施,以期为技工院校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谷金星  刘敏 《职业》2021,(6):38-39
本文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了技工院校全程育人的现状及产教融合为技工院校全程育人提供的有利条件,阐述了如何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技工院校“五分一定”全程育人模式,为“三全育人”中全程育人落到实处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旸  刘宗斌 《职业》2017,(33):23-24
技工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是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高级实现形式.创新技工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探索新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城教一体发展,已成为当下技工院校以教育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尝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为例,详细阐述了学校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探索经验和做法,为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炜 《职业》2016,(27):24-26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最重要最基本的办学制度.本文以中船澄西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从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技工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实现"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刘毅斌 《职业》2020,(1):46-47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逐步推进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如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在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已有的模式与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惠  李继红 《职业》2013,(26):30-30
走校企合作模式道路是技工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双方紧密型合作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了共赢。校企合作模式既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方向,也是技工院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时可以借鉴的育人方式,让产业发展和专业教学实现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得到更科学的能力培养。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立足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实施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思考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时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希望高职院校可以开展更优质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校企党建联盟是基于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提出的新概念,是高职学院谋求党建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于一体的新型培养形式。在校企党建联盟的框架下,创新丰富高职院校校企党建联盟工作体系理论,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党建联盟工作的具体途径及方法,对解决校企深层次合作中共同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问题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党建工作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杨文艳 《职业》2018,(32):7-8
技能人才培养以“行业企业用人质量和数量需求为出发点,以对口优质就业创业为落脚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技工教育的历史优势,也是技工教育的最大特点.从历史发展沿革来说,技工院校大部分侧重于为加工制造业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劳动者,这与新中国背景下重工业体系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需求是紧密相关的.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基本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迈入了一个“从有到好”的新阶段,由此,产业升级调整是历史的必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杨炳祥 《职业》2017,(17):26-2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学徒制.人社部在技工院校推广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正契合了这一目标的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正是一体化教学的精髓.校企合作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改变教学模式的机械单一、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教学基地建设的残缺不全、课程开发严重不足等现状,是做好一体化教学改革、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搞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从法律体系、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高校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设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借助校企合作优势,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专业认识、专业技能、专业眼界三个方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打通学生对口就业渠道,促进学生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对口就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对口就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曾慧 《职业》2022,(1):55-57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人才需求主动对接,可以更好地使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打造校企双向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药学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丽梅 《职业》2011,(20):50-51
一、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1.校企合作教学是实现技工教育的本质需求技工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等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其教育任务决定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不能与社会职业岗位脱离。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走校企结合之路。首先,校企合作有助于技校专业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7.
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的职责,本文以长治技师学院工匠精神育人网络构建为例,通过长治技师学院构建主题课程,立工匠卓越之魂;技能榜样引领,铸工匠敬业之心;校企产教融合,塑工匠职业之形;营造文化环境,创工匠成长之境这四个维度,尝试探寻一条技工院校将工匠精神育人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市场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深度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多方开展合作的一种办学形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 一、高职校企合作的内容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多个方面开展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9.
郑平  熊威 《职业》2023,(12):48-51
本文基于对中高职院校珠宝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结合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建设需求阐述了育人模式创新的必要性、育人模式创新需解决的教学问题及方法,提出了基于大师名匠工坊的“三线四通”育人模式的创新路径。该模式在教学、培训、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20.
吕雯 《公关世界》2022,(20):60-6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和企业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高职英语类实用课程体系。本文将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企业对高职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策略,并具体考虑制定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综合要素,从专业知识、实用技能、合作路径三方面论述,以满足社会企业对高职英语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