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设计理念:作文评讲除了要教给学生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还肩负着树立学生作文自信.培养学生修改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诸多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构建由“群星闪耀”、“美文点击”、“精彩放送”、“出谋划策”这四个板块组成的作文评讲模式使上述学习目标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保持和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学生主动倾吐自己思想感情的精神活动,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呢?下面我谈谈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关系到学生的整个语文素养。许多老师虽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他们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涛声依旧”.有的“冒险前行”……作文教学依然是高耗低效,变成了老师费心、学生烦心、家长忧心的难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我认为要端正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工程,作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祖国新一代青年写作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教育被大家重视的今天,作文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笔者在平时文学社活动中注意融入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支撑.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令人头痛的内容。现在还有教师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改进小学作文教学,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一些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走出自己独具特色的作文教改之路,反思多年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了“趣读、仿写、创新、求异、自主、快速、个性、情景”作文教改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倒不奢望学生写起作文来个个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但一直寻求着让学生不再视作文为一种痛苦。能乐于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己的表达和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为新时期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内容,写作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的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文与情及批与改等几组关系。  相似文献   

9.
规范语言学指出,语言规范工作是一项规模大、范围广、任务复杂而又艰巨的宏伟事业。一个国家的语言规范化的程度,是整个国民语文素养的体现。语文素养是由教育决定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再者,语文课是培养语文素养的主阵地,作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小学生作文中的语言规范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老师们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高考中至少占60分,是高中语文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可是,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不作为”,导致了学生写作水平的严重下滑,以至进人大学后写不出一篇文从字顺的像样文章。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变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时或语句表达不清或感到元话可写的现状,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写“快乐日记”。希冀在新“课标”理念下,能以日记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写日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引领学生快乐作文,提高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像是陷入了某种常规定势,总是冲不破“从课堂到课堂,从作文到作文”的框架,许多教师不由自主地把作文教学的目的片面地理解成了“写好作文,取得高分”。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人为地窄化了作文的范畴。并没有站在“功夫在诗外”的高度去把握作文教学的本质。要知道“小学作文不是着眼于培养未来的小作家,而是倾力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不是为了研究语言,而是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新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要提高写作能力和培养良好习惯,就要改革作文教学,在注重研究性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他们的写作能力才有可能提高,良好习惯才有可能形成。下面谈谈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作文.在高考中占半壁江山,也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水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长期以来传统重技法轻积累的教学观念,导致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已消失殆尽。学生不愿意写,又不敢不写,作文实在是想说爱她不容易啊。07年语文《考纲》在发展等级中也明确规定:“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在新教材使用后,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个性化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或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作文贵在独创,写作教学也贵在独创。因此,探索写作教学的创新,是当前作文教学的迫切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却“横眉冷对作文纸,低头干啃铅笔头”,可见他们对作文很畏惧。其实,只要养成以下的作文好习惯,作文就会变得轻松。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应抓三个支点:思想、人格和习惯。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既要有文本教学素养,又要有超文本教学素养。欲教人作文先教做人,古训昭然。自改作文是新课标之下的重点教学环节,也是表达与认识的深化过程。受当下案例教学理念启发,本学期,我通过剖析案例来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升化其品格操守,做到为人为文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作文水平的高低更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性尺度。但是,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小的“拦路虎”。再翻开学生的习作本.其内容空洞,语言干瘪,下句一腔,千篇一律。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生活实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建闭以来,我们的传统作文教学存立意上片面强调思想性,往往造成孩子为了写健康向上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编造一些虚假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五莲县潮河镇魏家小学“小雨点”丈学社成立于2001年。本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文学社利用山区的自然优势,坚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走进山林,走向田间、小河,参观厂矿企业,采访名人荚模,让学生在自由实践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