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履行归根结底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履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这两种主体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培养社会批评精神,具有开放的心态并自觉成为学生的榜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应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价值导向功能,努力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地方文化蕴藏着丰厚的教育资源,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育,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契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内在需要,是创新高校教育方法路径上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应自觉担负起传承、建设与创新地方文化的责任,转变教育观念,在促进人文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文化自觉自信与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的教育价值.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育可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等中医院校在争创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文化实力的重要部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然而哲学资源的贫困是不争的事实。要振兴哲学社会科学,我们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一味崇古尚古,而必须对中西哲学进行辩证分析,基于古典哲学资源和社会现实解决现存的问题;我们既要了解中西哲学的差异,又要分析各自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在学习与借鉴、传承与创新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西古代哲学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上,而且根源于思维方式的本质差异,这些差异性对民族科学文化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担负着人文与社会知识创新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但更基本的任务是育人,立德树人可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灵魂所在.就目前而言,要积极达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之立德树人的功能,需要甄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增进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启学生现实理解的通道;注重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增进教学的人格魅力;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个体自我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6.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高校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对于充实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与品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与高校德育合力的形成路径在于,坚持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思想导向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学术探讨水平,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素质;不断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构成和知识构成,推动大学生文明修养与德行的养成;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与德育工作合力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7.
地方理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程中肩负重要责任,具有重要地位。地方理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阶段、存在问题、地位作用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客观审视这些特殊性是认清其发展价值、规律和路径的前提。地方理工高校社科发展既要遵循社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方向性或目的性、整体性或综合性原则,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组织、服务社会、学术自觉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支十分重要的方面军,在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显著的优势。建国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社会科学人才,而且在基  相似文献   

9.
一、总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二、基本规范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二、基本规范(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二、基本规范(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二、基本规范(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 据新华网北京 2 0 0 3年 1 2月 2 2日报道 ,教育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日前 ,通过投标方式评审确定了 40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作为 2 0 0 3年度的攻关项目 ,每个课题给予约 30万元至 80万元的经费资助。据了解 ,重大课题攻关计划是教育部从 2 0 0 3年开始实施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旨在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联合攻关 ,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教育部本年度的重大…  相似文献   

14.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二、基本规范(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相似文献   

15.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二、基本规范(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相似文献   

16.
传承中医药文化 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创新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研究方法,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内涵,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学主体和教学主导,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布局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的支撑力度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缺乏;评价机制没有完全体现出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缺乏相应的荣誉及激励机制;学术风气浮躁等。今后应强化优势学科建设,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注重体制机制建设,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环境;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提出的理论价值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宣传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其现实价值在于适应中国崛起,适应全球化和国内社会变革,解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与大国的崛起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层次变革不相适应的矛盾。由于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高校科研管理要摒弃短期行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