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族》2024,(2):7-8
<正>编写出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是完整准确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以史带论、论从史出,立足中华民族整体视角,超越传统王朝断代史与各族族别史,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展开跨学科论证,宣传阐释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提出了“四个大力宣传、三个讲清楚”的重大要求。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正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生动典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2019,(11):12-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荆州市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四措并举”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举措一:统筹推进,“三级”联动抓宣传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荆州市先后下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荆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教育实施方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月活动方案》《荆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手册》,省市县三级联动,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认真落实《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2023,(10):28-29
吉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从青少年教育引导、城市社区机制建设、民族村寨规划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多个层面,实施筑基和提升系统工程,将其纳入《吉林省“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通过打点、连线、铺面的方式,实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深处,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吉林实践。  相似文献   

7.
潘岳 《中国民族》2023,(12):11-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海军  曹洪滔 《民族学刊》2022,13(9):23-32, 155
新时代推动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是强化国家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方略,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助力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民族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以及全方位发展成就为强化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素材。新时代以祖国观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遵循“理论导引——资源利用——合力培育——实践转化”的内在逻辑。要坚定习近平民族观的理论指导,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导引;推动祖国观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营造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生态;充分发挥祖国观教育各主体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合力;推动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教育转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2023,(2):4-5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近年来,湖北省民宗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等重要文件,通过强化三项举措、夯实三大基础,切实推进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喻志勇 《中国民族》2023,(11):61-62
<正>强化思想武装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阐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先后召开7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民族工作,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学习研讨、专题宣讲、文艺巡演等方式深入学习宣传阐释这一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社会教育重点,在各级党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2023,(5):17-19
<正>宁波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全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61.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5万人、流动人口57.2万人,55个民族的群众在这里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近年来,宁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市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2022,(6):9-11
<正>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区。目前,全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60.48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内涵。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论断,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和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联合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与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团结理论和中华民族大家庭思想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因此,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和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联合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理论政策、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思想,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全面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渊源,对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2023,(5):14-16
<正>天津,56个民族齐全,是一个多民族散居、杂居的城市。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天津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有力有效促进全市民族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的内生动力;是增强族际互动与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推力;是保障中华民族绵延数千载的重要凝聚力。从现实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与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民族团结与提升政治认同的根本纽带;是凝聚民族力量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源泉。从世界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如何更好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了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共同体早已存在;“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古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回溯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有助于从历史观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和坚实的实践支撑,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南。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科学思维和实践向度,有助于更为深刻理解和更加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及时代价值,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进而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人心和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20.
保虎 《民族学刊》2022,13(12):49-58, 151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及繁荣问题,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法宝,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中国民族工作,亟需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和培育路径。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摸索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完善过程。文章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利益角度出发,阐述了建党百余年来国家民族政策发展脉络,梳理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里程碑意义,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及祖国统一,从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和谐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