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西部乡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勇 《唐都学刊》2003,19(1):51-53
文化的全球视野不断激扬着对本土文化 (文学 )的深层发掘与再认识 ,同时 ,它又是本土文化 (文学 )与世界对话的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强劲一翼的西部乡土小说创作 ,以其坚实、厚重的实绩 ,有力地回应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也再一次印证了在全球化语境中 ,坚守文学的本土化的意义及前景。西部乡土小说不只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学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学精神的体现 ,这种文学精神有它一以贯之的延续性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同于其他文学载体的精神板块。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使西部乡土小说创作的精神主旨又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走向 2 1世纪的中国 ,我们不仅有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传统需要继承 ,还有一个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百年遗产需要发扬。全方位总结上个世纪中国文学成就 ,从文学精神角度解读 2 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并作出个性化的评价是新世纪学人应有的任务。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分为四个层面。一、以个体、人性、自由为内核的启蒙文学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是因“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推动而发端于 19世纪末 ,又因为“五四新文学革命”而正式诞生于 2 0世纪初 ,并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居于文坛正宗 ,以白话文为主导 ,以现代人本观念为价值坐标的文学形态 ,启蒙精神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导性价值取向 ,它以“人的觉醒”为主命题 ;二、以救亡、统一、强盛为内核的爱国主义文学精神 ,帝国主义侵略和敌视伴随着 2 0世纪中国历史 ,这在文学上也得到了反应。三、以休闲、感觉、性爱为内核的都市文学精神 ,2 0世纪中国社会是一个工业化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城市化的社会 ,城市生活以及都市情怀构成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又一个精神内核。四、以猎奇、有趣、娱乐为核心的通俗文学精神 ,和中国古代文学诗、词、文、赋的“雅”审美精神相比较 ,2 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是俗文学精神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张中 《阅江学刊》2011,(2):106-112
伴随着大师们的离去,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结束了。在后理论时代,文学作为时代的风向标,它最为直接也最为恳切地体现出了时代的伦理贫困,而理论不再具有批判的资格和批判的精神。文学理论则需要将二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还文学一份责任、还理论一份纯净是后理论时代的迫切需求。转变立场和观念,以人类学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文学和人生是后理论时代文学自觉精神的突出显现。  相似文献   

4.
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传统构成了后人文学活动由以出发的必要起点 ,但文学传统也离不开个人才能 ,文学传统只有是在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创新精神的“卡里斯玛”型天才人物手中方能生生不息地得到延传。天才人物在文学传统革故鼎新的过程中首开风气、建立规则 ,但又不将传统和规则概念化 ,他只是提供一种典范。这种天才人物所建立的典范又不与理性活动势不两立 ,它以理性为基础又超越了理性 ,扬弃了理性却又将理性保存于自身之中  相似文献   

5.
文学批评标准的变化,是以文学的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又反映着一个时代对文学的新的审美要求。因此,一个时代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往往就成为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和推动文学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中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文学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程金城文学与哲学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是20世纪一个世界性的重要文化精神现象。以反传统姿态出现的西方现代主义各种文艺的兴起和嬗变,无不以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的转向作为直接动因。中国传统文学渗透着东方哲学精神,这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同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新文学。在长达五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当代文学一方面承传了五四新文学的基本特质、特别是文学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特质。另一方面,由于当代政治对于文学的深切介入,而导致了新文学品质在这一阶段文学中的改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形成的同时,另一股把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于阶级性观念的激进文学思潮,也被引进并快速形成着。后者对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处境的中国知识分子有更大的吸引力。本文追溯了中国当代文学急剧政治化的历史渊源。本文重视延安文艺讲话对于中国文学的当代转型的重大影响,认为这一讲话促成了这个文学的时代转变,其重要的标志则是文学加速了它的意识形态进程,并最后形成了工农兵文艺的理论体系,这就意味着中国文学的当代转型的条件业已具备。  相似文献   

8.
田园与林园——中国古典诗歌的乐园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学中有一种乐园模式,即以伊甸园为象征的理想世界,而在中国古典诗歌里乐园情境是以田园与林园为代表的。田园诗人是自我放逐者,是耕耘者,是歌者。林园是与人类古老的树木崇拜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木器时代”,森林是人类的原始栖息地,于是它成为家园的象征。而在诗人那里便是精神的家园。林园与田园一样代表着诗人对世俗世界的反叛,是富有象征意蕴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大众文化背景下 ,文学面临着大众传媒的威逼和改造 ,但是就在这样的境况之下 ,精英文学和一些大众文化产品中显现出了一些新变 ,表现为悲剧精神的缺失与崛起、喜剧精神的崛起 ,这些与纷繁的大众文化共同构成了当今大众文化背景下复杂的中国文学地图。  相似文献   

10.
文学站在新世纪的门口-九十年代上海文学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 10年来上海文学作品的审视后认为 ,90年代是上海文学众声喧哗、杂语狂欢的时代 ,不仅人们的消费、文化价值趋于多元 ,文学自身也趋于多元。在不同文学观念影响下的各种文学争相发出彼此对立、互相矛盾的声音。这是一个自说自话 ,谁都在争夺话语霸权却谁也不拥有霸权的时代 ;一个文学渐渐边缘化却由此争得了自由空间的时代 ;一个文学秩序混乱却充满着发展生机的时代 ;一个文学发展选择机会太多却又无法正确选择的时代 ;一个虽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却最终还是 50年当代文学史上最好的时代。也许这就是上海文学 ,乃至中国文学走进文艺复兴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图像时代,电影是否成为文学的终结,是当代文化界一个悬而未解的命题。本文认为,电影以先天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媒介商业利润,宣告了文学在传播霸主地位的终结;文学将作为一种非中心的弱势传播存在,并且借助电影的传播形式,实现艺术与精神价值的激活与增生。因此,文学将迎来一个如何在电子媒介上进行价值转移和提升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20 世纪是一个变革的世纪,作为时代脉动的晴雨表,20 世纪的中国文学始终立于时代的前沿,为个性呕歌,为思想呐喊,为文化的转型和新的人文精神的确立冲锋陷阵。这是一个洋溢了理性精神与浪漫气质的话题,她充满真理与悖论,却又是新世纪文学生长的厚土与基石。值此世纪之交,立于理性的高点,以全新的视角反思与批评20 世纪文学,是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21 世纪文学健康发展的深层要求。为此,本刊特开设“20 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专栏,欢迎海内学者尽抒己见,不吝赐稿。为盼。  相似文献   

13.
王长缨 《唐都学刊》2001,17(4):84-86
《胡征长诗选》以事记史,以情记史,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士的豪情,一个诗人的柔情,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挚情,鼓舞了一代人蓬勃向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以现实主义的夺目光彩概括了一个时代,并在新时代呼唤着神圣文学的回归。尽管极左政治使这位“胡风分子”蒙冤二十余年,直至今日才将他写入当代文学史,但其人格和作品却因此而更加昭示了文学的神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前文学转型的若干特征代迅今天,中国当前文学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转型已经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学格局正在构建过程中。尽管它现在仍以不确定的动态面目呈现着,但是我们仍然有可能对这转型期...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中国处于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以往的建立于进化论、阶级论和启蒙主义的文学史观也是颇有价值的;但是,进入21世纪,由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也由于社会时空、文学功能和美学趣味的巨大变化,教材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社会和文学的发展需要,因此亟待重建和确立一个更为公正、平等与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是以人道主义为最高原则,以真、善、美为三个闪光点,其最大优势是具有普适性、超越性、公正性和人本性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进入和转换古代文学资源是文学现代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大致有四种进入古代文学资源的范式:在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思想指引下,中国现代文学出现了以“精华糟粕”说为代表的社会政治化文学传统观范式;在西方阐释学等思潮激活下,产生了以“新文学源流”说为代表的精神启蒙型文学传统观范式;以科学释古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特征的“释古立美”类文学传统观范式,则是着重从传统内部进行解释和转化、更新和创造;此外还有一种以日常生活叙事为特征的民间常态化文学传统观范式,显示出古今文学贯通的文化整体性。在多种范式的共生互补、竞相发展中,重要的是在“互动”、“原创”中凸显问题意识,通过对古代文学资源的进入与激活,实现现实生命价值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文化与现代中国浪漫文学的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中国浪漫文学是一种多元文化作用的“圆型”复合体,它虽直接承传于传统文化,但西方浪漫文学、特别是重感情和幻想的精神生活的基督教文化对它的产生与发展却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而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更多呈现的是不同质的互补,相同精神的吸收和充实后的文化变异现象。现代中国浪漫文学观正是基督教文化与道家文化、禅宗文化互补、变异的产物。本文试图从人生哲学的选择和审美情趣的表现等方面来探讨基督教文化对现代中国浪漫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语境"已经成为今天许多学术会议的热门话题。20世纪的中国文学面临着"全球化语境"下学术话语的重新清理和调整,同时也表现出积极应对中的焦虑和困惑。问题的关键是,对全球化时代现代文学本体意义要有正确理解和认识。首先,现代知识结构的话语分析与现代人生存空间精神情感分析相结合的主体建构了"文学现代性"。其次,从追求文学意义、学术立场的价值评判转向大文学整合、学术积累的文化思考,"全球化语境"带来了学术研究指向的转变。再次,"全球化语境"创造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文化时空,可以深度探寻作家个性、文本现象的经典性及其文学史整体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和谐思想、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道德观念都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继承,还是结合当今时代特点的一种发展与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理念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爱国主义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创新精神蕴含了新的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优秀传统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前景如何?这是一个令人瞩目和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从中国文学是否会继续繁荣、中国文学的未来思想和艺术的流向、本世纪内中国能否产生伟大作家等三个问题探讨入手,认为今后我国所处的和平与对话、改革与开放、科学高度综合与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大趋势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有利机制,将促使未来的文学继续繁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基于民族自立精神和忧患意识的爱国主义与富于群体意识的英雄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文学思想的主要支柱,多样化将是艺术流向的重要特征;在构成当今我国文坛中坚力量的中青年作家群中,有理由期待会有人取得伟大成就,与时代和人民脉息相通、心心相印是作家攀登上光辉顶点的最重要因素。作者还对新时期文学所存在的和今后应注意克服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