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对个体致知、审美、向善的孜孜探求 ,到对历史、政治、法律的哲学追问 ,康德晚年将批判的体系伸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在《永久和平论》中 ,康德就永久和平何以可能这一问题 ,引入了一个由国家内部的共和制到国家外部的和平联盟最终达至世界公民体制的整体构想 ,其中 ,自由国家的联盟制是通向永久和平之路的核心一环。本文详细阐述了康德关于国家间结束自然状态以向普遍法治的国家共同体过渡的思想 ,分析了康德对这一观点的四层论证 ,在此基础上 ,着眼于康德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论倾向 ,深入剖析了康德这一和平构想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2.
康德把权利视为政治生活的基础。由于权利的基础是道德,道德“至善”无法靠个体实现,因此权利的实现必须立足于人类共同体。基于这一点,“永久和平”问题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康德对人类实现“永久和平”持乐观态度。通过引入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原则,康德认为,就如自然状态下“人与人相互为战”导致人走出野蛮状态一样,无政府结构下的民族国家体制无止境的战争也将迫使国家走出野蛮状态,在“和平联盟”的基础上最终迈向人类共同体。尽管国家有着天然的战争冲动,但康德认为,共和体制国家的建立及共和体制的扩展、审慎的道德的政治家治国、国家间贸易的发展,会越来越有效地制约战争的发生和控制战争的规模,人类离“永久和平”的目标就越来越近。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既着眼于人类未来,也观照了当下的现实政治。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中现实主义学派对康德“永久和平”思想的批判和理想主义者对之的赞扬都存在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3.
黎宏伟 《理论界》2014,(2):19-22
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提出实现国与国之间永久和平的路径,即建立平等互信国际关系、尊重国家平等人格、逐步废除战争工具等先决条款,以及在国内建立保障公民自由的共和制国家、在国际建立自由国家的和平联盟、最终保障全人类的世界公民权利等正式条款。该路径对于一国政治制度不是共和制时其他国家该如何应对、没有强制力的国际法如何保障国家的自由和平等、如何保障世界公民权利等难题未提出具体办法。作为有理性的人类,仍须遵循康德人道主义道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是地球上自然的最高目的,加强国际对话及国际组织作用,加强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4.
周治伟 《理论界》2006,2(11):169-170
200多年前,康德写出了很小篇幅的《永久和平论》,以他的独到的视角对实现永久和平这个人类的终极目标做出了理性的规划。可以肯定的是,康德提出的实现和平的办法很有前瞻性,部分地已经被人们付诸实施,比如共和制及和平联盟的思想。他的制度设计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哈贝马斯、罗尔斯等的关注使康德的永久和平理论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视角对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和罗尔斯的《万民法》这两篇重要的文本作了批评性的解读和比较,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即,只有平等的人权真正优先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人类世界之正义的和平才有可能。就此而言,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虽然过于理想化,却比罗尔斯的《万民法》更具有普世意义,因为后者对自由国家甚至是自由政体的过度偏执,妨碍了其对民族文化差异与国家政治差异的宽容。尽管罗尔斯本人宣称《万民法》仍然遵循着《永久和平论》的思想理路,实际上却是康德立场的退却。  相似文献   

6.
卢梭、康德和凯尔森都提出了永久和平的构架,分别是统一的欧洲联邦国家、自由共和制国家的普遍性联盟、具有集中制裁权能的国际组织,都是后世国际法秩序的思想先驱,各自都为当今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法律秩序提供了知识基础.三者在处理"自然状态"这一假设和作为和平前提的"国家同质性问题"上的差异导致其理论具有根本性的不同.自然状态是卢梭和康德要克服的状态,而凯尔森将其作为走向集中性制裁之国际组织的出发点;国家的同质性是康德和平理论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一种先验规定,而凯尔森的和平构架对此完全予以忽略.他们和平架构的深层规范性基础各具特色,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都显得比较狭窄.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他们各自的规范性基础内容才得以充实.  相似文献   

7.
李盼  高原 《理论界》2013,(11):101-103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以普鲁士和法国的残酷战争和缔约体战为背景,一方面是受到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启发,并且从卢梭对圣皮埃尔和平方案的评论中汲取了一定的理论精髓.另一方面是基于“和平”是时代发展的永恒诉求这样一个“永恒真理”及“和平”是世界人民内心不懈的追求这样一个“理论事实”. 《永久和平论》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观点,对种种关于“和平”的问题都做了详尽的阐释.本文在认真阅读康德《永久和平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内在意蕴的把握及对永久和平思想的价值和意义的分析,打开理解永久和平思想的大门,也为理解康德哲学及其发展历程寻找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康德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永久和平是康德所规划的未来的社会状态。在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时,康德不同于卢梭与霍布斯等以往的哲学家,他选择了向前看,去探索如何规划未来世界。战争作为大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法则,被强制性地施加于人类身上,成为激发人类道德觉醒的动力。战争与和平本是相反的量,但在走向永久和平状态的过程中却成为一对同向的量,并且战争变成和平的前提条件。永久和平将以终极战争为必然条件。对末日审判的极端恐惧迫使人类不得不作出其他理性的选择。然而,由于人类的自私倾向,以公民-法治原则为基础的共和体制又是极难建立和维持的。康德最终富有预见性地看到商业精神在遏制战争和促进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康德将人类本性中的恶作为人类社会理性进步的原动力。于是,康德从理性角度为人类规划了能够走向永久和平的多重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莉 《江汉论坛》2005,3(7):62-64
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接力创立了"世界历史"理论.康德以和平为价值标准,揭示"普遍历史",祈向于建立"永久和平"的"公民社会",国家是"世界公民",一律平等,理性竞争,争端由"和平联盟"依法解决.黑格尔以自由为最高价值,勾勒出少数强国对广大弱小民族的君临地位和后者的臣服状态.对落后民族的命运和出路表示出严重关切.马克思以解放全人类为最高价值,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世界历史"的本质.指明了"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道路.预示了"世界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以及革命成功后与"世界历史"有机统一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康德政治哲学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政治哲学以其独特的先验理性视角重新将政治与哲学相勾连,赋予政治哲学以先验的合法性;其所论及的自由意志、权利的人性基础、永久和平以及公民社会的制度等问题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适应全球战略需要,美国不断调整其对台政策。《旧金山对日和约》是美国构建西太平洋防御线、在东亚实行冷战的重要步骤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导致了远东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美国因此加快了对日媾和的步伐。虽然台湾当局进行了不懈的“外交”努力,新中国政府对和约草案不断提出抗议,但中国仍被排除在和会之外,台湾的法律地位“未定论”也最终被限定在对日和约中,这对战后台海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熊伟民 《云梦学刊》2010,31(6):53-55
加尔通先生在和平学研究中的贡献在于:首先,他将"暴力"当作与"和平"相对立的概念引入和平学的研究批判之中;其次,对"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进行了区分;再次,提出了"文化暴力"的概念。他的研究,大大扩充了和平学的研究内涵,受到学界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针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先后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应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等国际战略思想.三者思想虽表述不同,但具有本质的共性和逻辑上的有机关系.和平与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前提,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潮流的统一.和谐世界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选择,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陶亮  李敏 《学术探索》2010,(4):126-133
印度独立后,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确保印国家安全成为最重要的对外目标,不结盟成为印度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朝鲜战争爆发后,印度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力求防止战争升级和扩大,为朝鲜战争停战作出了有益的作用。印度在战争中的表现扩大了印度在亚非国家的影响,使不结盟成为亚非国家的共识,对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限于自身实力,印度在某些问题上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并未做到完全的"中立"。  相似文献   

15.
杨勉  郇瓛 《阴山学刊》2010,(4):111-116
"和谐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已成为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国际战略的重要目标。"和谐世界"政策是"和谐社会"政策的国际延伸。"和谐世界"理念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哲学;秉承了中国外交一贯的价值观;是中国外交新阶段的标志性话语符号。"和谐世界"所提出的目标和展示的观念代表了一种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类共同意愿的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国际政治理论的新范式、国际关系未来的新憧憬。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面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深化,美国不断强化其国际战略中的文化因素,为美国推行霸权、干涉别国内政提供合理依据.在其文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美国采取了以经济促文化、高举人权旗帜、构建文化扩张理论和培植价值认同的人才等手段,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面对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注重提升各民族文化在世界中的地位,反对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的行政机构设置和行政体制运作最为健全,也最具代表性。它既不同于一个主权国家,也有别于其它全球性和地区性国际组织。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为联合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联合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研究认识论的过程中,主体成为一切研究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课题,成为认识论研究的中心。现代哲学的逻辑起点不是外在实体,而是无需前提设定直接给予的自我意识。连接笛卡儿和康德的一个重要核心问题就是关于自我主体问题。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突出了主体的作用,康德哲学先验主体的"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无处不立法",揭示了康德哲学的性质和精神。笛卡儿和康德在理解主体和处理主体问题的方法与观点方面存在异同,本文试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达到澄清主体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孙瑜 《北方论丛》2016,(3):108-114
战后菲律宾的对日媾和政策主要包括赔偿与安全两个方面,主张严惩日本。当美国对日政策转变之后,美菲间在对日媾和问题上分歧重重。但由于菲律宾对美国的依附关系,其对日媾和政策主要受美国主导,而美国亦将菲律宾作为其阵营内重要成员而重视其意见,这决定了菲律宾在遵循美国媾和框架的前提下可对之进行微调。最终在美国的协调下,菲律宾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后来菲日间又签订了的赔偿条约。媾和问题的解决对战后的菲日两国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岳庭 《云梦学刊》2011,32(5):115-117
《小王子》通过主人公小王子在星际间流浪的故事,刻画了一个荒诞的大人世界,但作者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描绘上,而是进一步揭露了其本质,那就是爱的缺乏。深受"存在主义"文艺思潮影响的作者为了给荒诞世界找到出路,塑造了小王子这一爱的精灵。小王子上下求索,最终寻找到爱的真理的过程是一部成长史,其间寻找的艰辛以及找到真理之后的"凤凰涅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小说写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黑暗时期,其"荒诞"和"爱"的主题其实也是作者对战争本质的揭示以及赢得和平途径的思考,而小王子对爱的真理的寻获也预示了作者对和平到来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