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服装设计必须赋予其新的创新理念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南通蓝印花布面料焕发新的生机。本文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从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分析入手,指出创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思维方式,对南通蓝印花布从款式、色彩、面料和组合设计的方面进行分析,分别列出不同设计方法的创新特点,并举出实例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2.
梁平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恢复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找出影响其衰落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保护和弘扬策略。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的文化属性,得出其基本核心价值之所在,并明确其所具有的两个文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和"传统文化生态"属性,指出弘扬创新南通蓝印花布的关键是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文化特征及“现代”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制造工艺十分讲究;蓝印花布的最大特征在有意无意间关合浓烈的生命意识;从色思维学本身来看,可以从蓝色具有的情感和心理特征方面寻找原因;南通蓝印花布的内涵在任何历史时代都包含着的那个时代的"现代"精神,使南通蓝印花布历久弥新,成为不朽的工艺品门类。  相似文献   

6.
色彩是产品设计的关键.本文以蓝印花布为研究对象,分析蓝印花布色相、纯度、明度变化与青年女性色彩心理感受和喜好的关系,绘制色彩适宜度矩阵,提出现代蓝印花布色彩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琎 《源流》2015,(2):58-59
爱美是女子的天性。比起娇艳华贵的牡丹,我更喜爱清新淡雅的兰花,喜欢那种独特、有内涵的美。比如穿衣服,如何穿出有个性的我,就如同创作一幅与众不同的画。一个清明景和的日子,我站在乌镇蓝印花布的作坊前,心里的震撼不能言说。乌镇人将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太阳底下晒的情景着实叫外地人感到惊奇,粉墙黛瓦间,一幅幅蓝印花布从高高的云天直挂而下。太阳照着的时候,蓝印花布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别致的花儿仿佛呼之欲出;而当  相似文献   

8.
纹样是邵阳蓝印花布的核心艺术形态,主要分为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3类。邵阳蓝印花布色泽古朴浓艳而不妩媚,宁静深沉而不失自信,艺术上讲求色彩的生命美、构图的韵律美、纹样的修辞美,是民间实用艺术的典范。随着传统蓝印花布艺术的消失,通过书签系列、游戏系列、月历系列以及饰品系列作品的再设计让蓝印花布中的艺术元素与现代消费产品创意结合,形成融合时尚与怀旧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品,是传统艺术获得新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蓝印花布印制工艺流传甚久,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该工艺口口相传,历经沧桑,几经改进,目前仍沿袭传统制作方法的作坊已很少能够见到。本章本着记录该项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的思想,对桐乡“丰同裕”染坊进行工艺技术的实地考察,并在染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走访了多位老艺人,通过整合、梳理,试图记录中国江南一带手工制作蓝印花布的全过程。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使这门古老的技艺得以继续传承,同时也希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纹样千姿百态 ,色彩清新素雅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以点造型的独特艺术语言。并从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工艺特点、题材以及其图案的骨式和构图四个方面对蓝印花布的这一艺术语言进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