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情人节在中国没有在西方那么重要,今年更会如此,因为情人节和中国的春节是同一天。中国人会怎么度过这个西方的节日呢?  相似文献   

2.
影响世界的中国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政治软实力的核心是理念。中国过去30多年的迅速崛起引来了世界的关注,但中国崛起背后的理念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不少人甚至认为中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并没有产生大的理念,更有人认为中国还处在过渡阶段,最终还是要全盘接受西方理念,融入西方文明。笔者认为,正是中国自己独特的理念才使中国避免了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的厄运,才带来了今天整个国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1989年,当苏联轰然解体,才华横溢的日裔美籍学者费朗西斯·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历史的终结?>,他宣布,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4.
随着本次“非典”的爆发,公众健康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已前所未有的意识到,生病并不纯粹是私人事件,在某一区域内,一个人的健康与否会影响到无数人,同样,公众健康的总体趋势也会直接影响到其中的每一个人。中国现阶段的公共卫生形势不容乐观:我们正处在一个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双重挑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   总被引:128,自引:0,他引:128  
本文主旨在于从文化的根源,去寻求一个理解现代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架构,从而可以凭之来进行“有的放矢”的实证验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评述了西方人际信任研究,再对现有的有关中国人人际信任研究加以综述,然后在吸取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以人际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以社会义务为基础的本土人际信任模式,最后,再依此一模式,简单地整合现有研究并建议一些新的研究人际信任之方向  相似文献   

6.
韩石山 《金色年华》2009,(12):29-31
当今之世,说某人是个天才,未见得全是夸赞,然而,对于徐志摩,却只能这么说,否则你解释不了,一个原来没有想到写诗的人,会在短短十年问,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诗人;更无法解释,好些名人因多角婚恋而身败名裂,至少也是声名受损,独有徐志摩却是,每经过一次婚恋,增加人生的一重光彩。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一个女人显示着他的一个优异的侧面。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无疑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 盛大的阅兵式中。地上铁流滚滚,空中战鹰轰鸣,隆重热烈、鼓舞人心。每一个参与或观看了盛典的人怎能不留下量蓦生难忘的记忆呢?岁月如歌,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带走了一个又一个国庆节日。  相似文献   

8.
适当的距离,却前所未有地拉近了两颗逐渐疲惫的心。曾经,文化和习惯的差异,也时而令这对跨国夫妻时有磕碰:无论是嫁给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抵不过嫁给一个爱自己的男人。即便偶尔会有摩擦,  相似文献   

9.
专家观点无论是运用西方心理学还是中国家文化,都需要追本溯源、正本清源,这样才能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你真的了解"内在小孩"吗?在婚姻与家庭领域,有一个很热的心理学概念"内在小孩"。有些专家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内在的小孩,进行情绪宣泄,修复自尊和自我价值,那么内在的创伤就会被疗愈。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中国文明的复兴作为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成为世界媒体上镜率最高的新闻话题.但较少为人所注意的是,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持续已久的过程,而不是近年来才有的新情况.正如西方的崛起并非从鸦片战争时才开始,而在16世纪便已肇端那样,中国的复兴也早在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便开始了. 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中国国运下降到最低点,但不久后便发生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之后20年内大部分治外法权被废除,此为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1.
禹志 《职业》2011,(4):34-35
趋势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走中国式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都源于西方零零碎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遍地开花,但都干篇一律,不能系统性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人才战略思路滞后和人才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变化,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大势所趋。既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的特性、中国企业家的思维,又能推进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针对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2011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国内出现百年罕见的天灾,国际市场金融海啸袭来,从而使得国内外经济处于动荡之中。无论是股市全面下跌,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调整,汇率震荡及国际油价如“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都表明国内外经济前所未有的震荡与不确定。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2009年金融风暴什么时候终结?它对中国经济会造成哪些影响与冲击?我们的政府、企业及个人有哪些应对的方法,以及这些应对方法效果会如何?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来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禹志 《职业》2011,(2):34-35
趋势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走中国式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都源于西方零零碎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遍地开花,但都干篇一律,不能系统性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人才战略思路滞后和人才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变化,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大势所趋。既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的特性、中国企业家的思维,又能推进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针对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2011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1851年首届世博会的一块奖牌,无论有着怎样的含金量,经过151年的岁月,终究已成为一段往事在采访的整个过程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151年前,一个中国商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去参加世博会是一时的突发奇想,还是有更深层的原因?为此我再次认真翻阅了徐家的传记文献。  相似文献   

15.
刚才说过了,因为我们刚刚从三百年的落后的谷底开始攀升,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往富强的道路,我们已经习惯于不相信自己,我们刚刚受到了一些鼓励,取得了一些经济上的发展,但是还习惯于自责自愧。我们已经颤颤微微地站了起来,但是还是有些羞愧、不知所措。面对西方——我们永远相信的西方——代表的质量、信誉、发达,我们又该怎样正视自己?我的一个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是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而他是一个中国人、美籍华人。当他到中国跟中国的一个单位来谈判的时候,带的助手是个美国人。他发现,当他的助手在发言的时候,我们的中方代表如在接受一段真经似的,助手说什么都唉呀是,是,是,说得很对,都赶快记下来,而当他说话的时候,好像对方却不以为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的思维是具象中的抽象,中国人恰恰相反,我们善于总结而西方人善于演绎,这也是西方人无法翻译中国诗词的一个原因。但“玲珑”好像是一个特例,它在思维上符合东方,在理解卜更靠近西方,它绝对是一个纯粹的自定义词汇,但它又和“美丽”这样的自定义词汇不同,因为它加进了中国人的一种好玩的思维方式──通感,就像雨打梧桐和雨打残荷的声音没有什么不同,但中国人总会找出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54年前的异国仇敌,今日成为耄耋朋友。1994年8月至10月间,在中国沈阳的离休干部刘丹华和日本山形县上山市农民土屋芳雄之间,有过三次特殊的书信来往。54年前,两个人是不共载天的异国仇敌。一个是侵华的日本宪兵、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魔鬼,一个是东北沦陷时期的作家、土屋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体系的边缘到世界舞台的中央,30年的时光。中国迅速崛起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全球大国。外媒镁光灯聚焦中国闪烁,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独特的发展理念在影响着世界。 然而,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是否值得信赖?中国是否有合作精神?中国是否尊重人权?在国际目光的审视下,中国形象似乎并非尽善尽美。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较量引发的有意误读,也有意识形态分歧导致的认识偏差,更有西方对中国的刻板认知。  相似文献   

19.
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不少西方人为第二天醒来是否能够有油发动汽车而失眠。“请允许我发动我的汽车”,竟成为当时美国报纸的一个头条标题。伴随我国油价年内的三次涨价,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石油,是现代社会生存的血液。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对石油及其他资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从1997年开始,中国从石油输出国变成了进口国。据估计,今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在2.7 亿吨上下,但产能只有1.7亿吨。到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2.9亿吨左右,有可能超过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中国石油产量将不会有大幅度提高。奇高的油价,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对人民生活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有这么一个中国人:他做什么事都很成功,只要他愿意做。岁月为他作证。有这么一个中国人:历次政治运动被运动,曾自杀过。用中国作家刘富道的描述是:他做什么都成功,就是自杀不成功。有这么一个中国人:一只脚将迈进八十岁的门坎里,一只正被淋巴癌拖住,他在病床上,写他的46万字的纪实小说:《不言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