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中国网通集团在海外成功上市。为满足萨班斯法案要求,理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风险,2005年起网通公司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始推广实施ERP系统。  相似文献   

2.
海外上市,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演绎了很多成功神话,一方面也在光鲜的背后,存在着失意,目前在美国OTCBB挂牌的70多家中国企业中,90%以上变成了垃圾股(股价在1美元以下)。尽管失意比成功更多,但海外融资渠道的开放性,还是不断诱使中国企业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7日,在国际教师节来临前三天,纽约证券交易所挂起了一个新牌--来自中国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新东方成了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公司和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以消费经济为驱动的传统企业.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高效而具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天堂.新加坡股票市场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为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大约35%的上市企业来自海外.截止到2005年底,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158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占231家海外上市公司的68%,可见中国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海外公司的主要来源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众多中国优秀企业纷纷踏上海外上市之路。然而,近期这些海外上市公司却出现了集体触礁。据报道,今年三月以来,已有24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审计师提出辞职或曝光财务问题,19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遭停牌或摘牌。受此影响,其它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股票暴跌,正运作赴美IPO的公司也陷入尴尬,中国公司的海外声誉大幅滑坡。  相似文献   

6.
15年前,美籍华人邢正人在美国硅谷创办MPS(美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公司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快速成长性,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是华人留学生创办半导体公司中最早海外上市的一家.2004年,在他的带领下,在成都投资1200万美元建立了集成电路测试工厂,开启了中国征程. 邢正人说,作为海归企业,回望过去八年,公司布局中国的远见、硅谷人才观、坚持创新、管理变革等智慧,共同编织出了MPS西部投资创的成功路.  相似文献   

7.
最近,利比亚政治危机冲击全球市场,三万多中国工人从利比亚大撤退.大家在讨论中国政府跨国动员能力的同时,也对中国公司跨国经营及其风险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近年来,众多中国集团企业开始了跨国经营和境外上市之路.统计显示,2002-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54.4%.截至2009年底,中国12000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的17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信集团、中国远洋、中石油、中石化、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在内的18家跨国集团海外资产总量相当于中国当年对外投资总额的90%.实力较强的企业也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崭露头角,2010年我国共有129家企业在境外13个资本市场上市,占当年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的26.8%.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当时正赶上全球能源荒,替代石油的太阳能炙手可热,让持股6800万股、占尚德股权近五成的创办人施正荣,以22亿美元身价跃居中国首富。 施正荣真正的成功不是在海外上市,而是使曾经极度落后的中国太阳能产业与世界的差距缩短了15年。  相似文献   

9.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近来对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争论,本文介绍了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概况,并以实际案例说明了海外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在此背景下,本文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原因,认为企业上市是企业自身的决策行为,不应该受到政府的干预。而国企海外上市不但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反而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方式。大量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既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压力,也是促进国内金融市场重组和改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11,(8):129-129
中国·大连人力资源高峰论坛作为“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的主体活动之一已经成功举办六届。本届论坛继续由大连泰德人才港承办,于6月30日在大连日航饭店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11.
1999年7月中华网(www.china.com)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证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上市的ICP企业。在中美两国签署中国加入WTO双边协议后,中国政府承认允许外资进入互联网市场,中华网股价在两天内从60美元飙升至127美元。  相似文献   

12.
时下,全球资本市场已将对中国优质企业上市资源的觊觎变成行动,纷纷来华推介本国证券市场融资优势,吸引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中国企业有了更多的海外上市选择地,从而可以精心挑选适合自身特性的海外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许宁 《经理人》2015,(2):66-69,16
聚美优品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的导火索,是其正在中国市场调整的业务模式。经过前期大跃进式的虚假繁荣之后,聚美优品希望放弃第三方平台模式,以直营模式回归到零售本身。但是,由于美国电商业不如中国电商业复杂和发达,因此遭遇投资人的法律非难。2014年,对陈欧和他的聚美优品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年。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创业4年后,终于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但此后,聚美优品股价连续下滑四个月,股价缩水65%!更为要命的  相似文献   

14.
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始于美国,以1946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P)的成立为标志.我国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现已解散).继中创之后,我国又成立了中国招商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技术创业公司、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等类似机构,在一些高科技园区先后成立一批具有风险投资性质的创业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海外风险投资公司也积极参与我国大陆风险投资事业,1992年美国太平洋技术保险投资基金在中国成立,这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投资成立的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已投资和承诺的投资总额达8000万美元.1997年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吸收3家国际风险投资650万美元,资金总额达1500万美元.1998年爱特信互联网技术公司(ITC)接受INTEL等公司投资200万美元.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也分别与香港汇丰银行、新加坡科技集团合作建立了2个风险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5.
在考察中国银行业整体状况和总结海外上市理论的基础上,本案例分析了“中银香港”重组、发行上市和上市后的制度演变和绩效表现。本文认为,海外上市能够引致“中银香港”公司治理和管理机制的改革,破除路径锁定、提高企业绩效。“中银香港”管理层出现的历史丑闻无法否定“中银香港”在公司治理上的大幅进步。通过海外监管环境的强制和海外市场竞争的诱致,国家绝对控股的“中银香港”成功地实现了内部制度根本变迁,摆脱了传统国有银行的弊病,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黎冲森 《经理人》2014,(5):44-49
新宝三度冲击IPO,终于在2014年1月成为顺德首家以小家电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从开始准备到成功上市,前后历经约10年时间,饱尝其中酸甜苦辣滋味的曾展晖感叹说:"上市这条路太难了!每天战战兢兢,担心销售规模和整体盈利能力下降。"整个冲关过程最主要的阻力和问题是:外界认为代工是落后的产业,质疑其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作为非精英群体的温州移民,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做嵌入当地皮具产业集群而成功创业。此移民现象不同于其他创业现象,故现有理论还不能作出很好的解释。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非精英群体移民海外,在特定的产业集群环境下取得创业成功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细密分工、产业集群的区位特征、当地温商社会网络、"中国制造"在佛的复制和中意收入差异所吸引来的低廉劳动力等5个因素,通过降低温商创业门槛或获取竞争优势,提高了复制型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何秋莲 《经理人》2007,(7):68-71
学大网和中香网,创业的故事惊人地相似:都是10万元白手起家,不依靠任何外部输血,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均取得了阶段性的创业成功。相反,已经成功上市的慧聪网,依靠资本的输血,多元投资四处跟风出击,招致连续两年的亏损。 学大网、中香网等很务实地利用互联网耕耘传统行业的故事,令人想起2006年泡沫鼓起的网络视频。进入2007,网络视频泡沫破去,只有那些最熟悉视频行业规律、专注、专业者,才有可能迎来行业发展的下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在创业板上市一年的123家IPO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3.1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公司上市后一年,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IPO后的盈余管理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郑磊  熊凌 《经理人》2005,(7):72-74
黄光裕成功借壳中国鹏润,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一跃成为2004年中国首富中国鹏润(HK0493)以8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国美电器65%的股份,国美电器因而成功借壳中国鹏润,登陆香港资本市场。黄光裕也因这场巨额并购,一跃成为2004年中国首富。这出资本运作大戏中,最抢眼的一幕是国美如何借壳和套现,在纷繁复杂的一系列动作背后,展现了资本运作的魅力和技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左手倒右手的借壳上市艺术黄光裕的借壳过程采用了国际通行的途径,先在百慕大或维尔京群岛设立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