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俎永湘 《理论界》2002,(5):78-79
<红楼梦>所描述的"大观园"原型在哪里?多年来红学界各有其说.有的说,贾府、大观园在金陵,即现在的南京,"石头城"也在南京.曹寅的江宁织造所旧址也在南京,也有很多专家学者作了深入认真求实的考证,发现南京在明清时期的花园均与大观园对不上号,并提出异议.认为大观园不可能在南京.  相似文献   

2.
方言作为汉语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生存空间,应该加以保护和利用.泉州的方言店名、方言广告千姿百态,各显风流,表现了泉州独特的魅力风情.它们犹如一个多棱镜,既折射出泉州人浓厚的方言情结,也折射出泉州这座城市语言环境的宽松、和谐与活泼.  相似文献   

3.
马瑞芳 《文史哲》2005,(4):54-60
《红楼梦》中秦可卿出丧的写作参照是《金瓶梅》中李瓶儿出丧。表现在相似的临终嘱托、棺木越规、僭越规矩等。而《聊斋志异》中金和尚出丧是前二者的过渡环节,即变繁琐为简练,变自然撷拾为理性归纳的中间环节。金和尚和秦可卿的相似之处是:都出身微贱;都生活在不合礼法的氛围中;二者都有异姓儿;作者对他们的丧事描写都采用了春秋笔法。曹雪芹笔下跟秦可卿出丧形成鲜明对比的可能是贾母之丧。秦可卿是辈分最低的重孙媳,贾母是辈分最高的老祖宗,身份形成强烈对比;秦可卿之丧在贾府极盛时,奢华无限,贾母之丧在贾府败落时,寒酸异常,丧事规格形成尖锐对比。从现存脂评找不到曹雪芹写过贾母之丧的痕迹,但没写过不等于没打算写。根据前八十回的蛛丝马迹推测,曹雪芹笔下可能出现这样的情节:贾母去世时,贾府大厦已倾,贾母不仅不可能有风光大丧,甚至棺木都成了问题。这时,刘姥姥登场,出钱葬贾母并用二进大观园时的贾母赠衣为其装殓。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为这样的描写预埋了伏线:刘姥姥跟贾母有着非同寻常的“天上缘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打秋风者,二进荣国府因跟贾母投缘,变成贾母的贵客和“老亲戚”;贾母和刘姥姥的依依惜别,很像是贾府败落时刘姥姥葬贾母的伏笔。当年贾母惜老怜贫,刘姥姥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帮助贾母本人和她的家族。贾母能入土为安,跟秦可卿当年提醒凤姐安排祖茔有关。这样一来,贾母之死和秦可卿之丧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合情合理的对比,就小说构思艺术而言,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4.
<正> 贾府的儿孙"一代不如一代",这是贾府难以守成的重要原因.然而,人们在提及这点时,总是过分重视了贾琏、贾蓉等等腐化堕落的破坏性,而于贾宝玉的复杂性,则分析甚少.其实,贾宝玉同样是"一代不如一代"里的一员,他的形象有着更深刻的意义.贾宝玉生活在锦绣高贵的大观园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自己生活依赖什么都从未仔细想过,到庄里时也只瞅着二丫头.连林黛玉都为贾府的衰落担忧了,他还说:"凭他怎么后手不继,也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九十九回以后,是宝玉叛逆形象的“尾”部。这个“尾”部中,有关宝玉的重要情节是他的中举和出家。出家是宝玉的民主要求同封建关系的矛盾走向解决的唯一途径;中举则是他走向出家前的合理的曲折过程。二宝成婚后,贾府大故迭起:王子腾病亡,贾府被抄,贾赦被贬,贾母逝世;贾府经济上枯竭,家人闹事,强盗打劫;贾府上  相似文献   

6.
<正> 反映和创造作为人类认识的两种特性,在人类认识史上各有其独特的地位.耐人寻味的是,这两种特性的关系如何?是彼此相悖、水火不容呢,还是彼此相通、水乳交融?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在认识论意义上,反映概念和创造概念各有其丰富的内涵.对于反映概念,苏联学者柯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者设计秦可卿的本意,乃是由她诠释贾府败亡的缘由,由她诠释宝玉"颓堕"的缘由;让她承载贾府衰败的责任,让她承载宝玉"变坏"的责任.贾府衰败的原因是"如今的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小说正是写她"淫合"宁府掌门人贾珍,"淫诱"荣府中兴的希望者宝玉.在封建时代,"福善祸淫"、"万恶淫为首"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于是,判词说她"情既相逢必主淫","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旧稿设定她的结局是"淫丧天香楼",即是其形象定位.这样,刘心武先生所认定的秦可卿以"公主"为原型,以褒扬为解读的"秦学"就完全没有立足的依凭.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在完成小说《红楼梦》的统一的艺术构思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手法?《福建师大学报》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发表张文潜、颜纯钧的文章指出几点:(一)实体和整体.《红楼梦》反映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细",能在琐细、分散的描写中见出整体,如第二回先从整体上对贾府作了一次介绍,以后在秦可卿出殡、元妃省亲等事件中从整体上去表现贵族家庭生活的规模和气派;还别出心裁地通过人物的眼睛介绍和描绘贾府的环境,使各个纷繁冗杂的生活场面联成一个整体.(二)干扰和打断.对中心情节的干扰和打断,是《红楼梦》庞大复杂的艺术结构的一部分.这些有意插入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写贾家的衰亡,正应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条“语录”,大约封建世袭制下的士大夫家族,一般是逃不脱这条规律的.宁府从第一代宁国公贾演开始,第二代贾代化,第三代贾敷、贾敬,第四代贾珍,至第五代为贾蓉.荣府从第一代荣国公贾源开始,第二代贾代善,第三代贾赦、贾政,第四代贾琏、贾珠、贾宝玉、贾环,至第五代为贾兰。然后贾府这个轰轰烈烈的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也就一败涂地了。所以说曹雪芹写贾府从宁、荣二公传禄位至今五世,是有深意的。联系到红学界一些人认为《红楼梦》描写了贾府由盛而衰直至败亡的过程或者说展示了贾府必将彻底败亡的趋势只是某些红学家的想象的说法,更感到曹雪芹的伟大,他实际上已从诸多方面暗示了贾家的必然败亡,这点并不因为《红楼梦》后半部的佚失而就成了“想象”。请从贾府的水、人、文、玉、草五世“一代不如一代”,看宁、荣二公的禄位的断绝的必然性。“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封律大家族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从而整个封律专制制度的灭亡也成了历史的必然。《红楼梦》正是从贾府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封建官僚大家族的逐渐衰亡以至突然崩溃的过程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一般规律.人说封律社会下,宗法制的封建大家庭不会因“子弟的不肖”而灭亡,因而贾府也不可能因子弟的么  相似文献   

10.
<正> 象大自然的鲜花各有其色彩和芳香一样,每一个成熟的作家,也有其不同的创作个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说:“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意思是说每个作家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创作,作品的风格就会象各人的面貌一样彼此互异。秦牧是一位执着地追求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作家.无论是观察生活的角度、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艺术表现的手法,都有一种与别的作家不同的素质与才能,他的作品,都在“思想和形式的密切融汇中按下自己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别林斯基论文集》),在风格上独树一帜,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在全书虽不算最重要的一回,但有它特殊的地位: 第一,这是唯一的直接写贾府收租,从正面告诉读者贾府怎样进行敲骨吸髓的土地剥削。第二,在这一回中,作者既以一张交租单,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又以一场祭宗祠,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这两者虽不能代表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全部,却是这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十分典型的表现。要认识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很生动的形象教材。五十三回着重写了三件事:年关将至,黑山村庄头乌进孝来贾府缴租;除夕之夜,贾府祭宗祠;正月十五元宵节,贾府开夜宴。  相似文献   

12.
问:友人之子不幸车祸死亡,其媳已怀孕。在分割遗产时,已预留给胎儿一份,岂料其媳届分娩时胎死腹中。请问,胎儿继承的这份遗产该如何处理? 答:法律认为母亲怀孕尚未出生的称为胎儿。我国法律认为,公民的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既然胎儿出生是活体就享有公民的权利,当然就享有继承权。我国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权;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据此,胎儿应享有继承权,当  相似文献   

13.
中秋作为一个以“月”为核心意象的节日,在宋词中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秋之中、月之中的和谐对称之美;“月”意象的独特审美;“无月之中秋”的审美;“嫦娥”与“桂花”的意象审美.而这些审美特征又带来了特有的表达效果,具有特殊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白冰 《河南社会科学》2001,9(4):130-131
妙玉是借住在贾府的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尼.她天资聪慧,才貌出众,虽出家为尼,但对红尘仍心存依恋.由于她心高气傲,孤僻成性,洁净成癖,与污浊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一生命运坎坷.  相似文献   

15.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一个次要人物,全书一百二十回,涉及到她的也就几回,虽着墨甚少,但形象却鲜明突出,给人以卓然不群的深刻印象.赵姨娘出身贫寒,原是贾府的一个丫环,后被贾政收房成为贾政的妾,她为贯政生了一儿一女,即贾环和姑娘探春,但是她并未因此而提高在贾府的地位,他仍旧是主子们的奴才,主子们活动时她在旁干些拉帘,铺椅褥之类的事;但也是奴才们的“半个主子”.她可以使用两个小丫头等,而实际上她还比不上任何一个高等的丫头,如鸳鸯,袭人、紫娟等,她受众人的排挤和欺辱,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上层主子可以任意啐她,骂她,她的亲生女儿探春与她疏远,甚至不认她,小丫头们也不惧她,会群起而攻之,总之她在贾府是极没时运的人.作者是怀着厌恶情绪来刻画这一个人物的,说她是“愚妾”,“蝎蝎整整的”,一说话行事就出洋相,就嫉妒.历来的评论家也认为她是“十足的反面人物”,“心术不正,面目可赠的人”(《明清小说鉴费辞典》第779页),被认为是“阴微卑贱的小人,不但目光短浅,胸襟狭窄”,而且“处处有坏心肠,起鬼点子,是个自己无能而又时刻害别人,心地极其阴暗,险恶的女人”(《红楼梦新评》)百盾).一句话,她不是一个好人.有人说:“戴蓝色眼镜的人看出来,世界没有一件不是蓝的.”这句话很有意味,说明我们对  相似文献   

16.
原新梅 《殷都学刊》2001,(3):104-106
<阳阳交接>是蒋子龙90年代初出版的一本小说集.这本小说集中的长句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突出的修辞效果.本文选取其中使用频率最高、表现力最强的多并列定语长句进行考察,从一个方面认识蒋子龙小说的语言变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红楼梦》中贾府男性人物命名的研究,探讨曹雪芹的人物命名艺术。观点有三:一暗含了中国民俗,二暗示了贾府命运,三暗喻了作者的身世,从中可以窥见曹雪芹为《红楼梦》人物命名的高超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美术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它不是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北方民族创造的文化,而是多个民族在历史上的相互滋养、相互传承并与周边文化长期对话形成的独特的美术文化.北方狩猎游牧民族有着相近的发展历程、相近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实践,也曾有过氏族的融合和政权的交叠.文化上的相互对话、相互渗透甚至承袭的关系,在客观上命定了这些曾以游牧、游猎为基本共同生存特征的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美术文化,既有发生学意义上各部族的个性化特点,又有其发展过程各民族共同孕育的共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隐写的史实①涉及到的一个主要人物,就是深受顺治宠爱的董鄂妃,本文拟就《红楼梦》中涉及到董部妃的部分内容,做些简单的考论。无春与各幻仙子及女捐元春是《红楼梦》中地位最尊的人物,贾府的兴衰荣辱,可以说全系其一身。人们发现至乾隆朝止,宫妃中并无贾姓者,便认为这个人物是曹寅之女王妃身份的夸大,这是简单地将曹家视为贾府原型的结果,并不正确。元春的是妃身份,并非小说家者言,而是董鄂妃星妃身份的写实。元春贾姓故为贵妃,谐音即假妃,用对偶法即谜语中的鸳鸯格便扣真妃,再谐音便为贞妃。顺治有三个妃子为董鄂…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全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轴心,囊括政治、经济、官场、世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人们纷纷从各个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时至今日热度仍然不减。《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至今仍让人称颂,除了其本身的魅力外,还与作者独特的人物刻画手法是分不开的。有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析《红楼梦》的人物刻画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