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关系到一个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翻开国外政党史,既有由于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不牢带来的深刻教训,也有成功执政党关于执政基础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借鉴国外执政党关于执政基础的建设,对我国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论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关键。我党50多年来的执政经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就要求党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三大规律,要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执政方式现代化"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关于"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内涵;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原因;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途径.研究认为,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就是要实现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0化等;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急剧变化,使得我党的执政条件、执政环境等很大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党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变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党要坚持依法执政。这是我党执政方式的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向前迈进一大步。实现依法执政是全党的一项新任务。必须把握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在能够充分利用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与先进的社会管理经验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着“西化”、“分化”的严峻考验,必须特别正视主要来自于自身的重要制约因素,趋利避害,从政治格局、组织机构、法治、民主、党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政党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建设经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以俄为师”的建设道路。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又提出“以苏联为鉴戒”的口号。通过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对比与借鉴,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执政理念。其创新与失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与前奏。  相似文献   

7.
以竞选和组阁为中心,同时通过议会活动,将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法律而贯彻执行,是当代西方政党执政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具有进步与局限的双重作用。我们必须科学客观地认识西方政党执政的基本模式,既不机械照搬,又要积极借鉴其中体现政党执政一般规律和共同要求的有益成果,从而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体制,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8.
政治道德是执政理念的价值基础,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如何执政”这三大执政理念提供道德支持。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执政权力来源于并服务于公民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公共权力只有充分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并选择科学的、民主的、法治的执政方式,才能获得权力运作的合理性基础。因此,在政党政治中,执政党只有以执政为民的政治道德统摄执政理念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历程及其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0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从革命理念到执政理念的艰难转型,以及执政理念在改革开放中走向清晰,在创新发展中走向成熟这三个阶段.回顾和总结党的执政理念现代化的历程,主要有四条历史经验:必须重视执政理论的研究和总结,必须注重执政目的与执政手段的统一,必须把对民生的关注作为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必须科学认识与区分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执政环境和执政队伍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党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建设学习型政党,使党成为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政治组织,是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 ,是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之一和重要的推动手段之一。本文试从这两方面来探讨以德治国与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执政党理性、公共理性与我国的政治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公共理性应成为沟通、协调和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人理性与国家理性、大众理性与精英理性的中介与桥梁。在现代社会里,执政党的活动只有置于公共领域的监督和批判之下,其决策和管理过程才更体现公共理性,即决策和管理具有公共性、民意性、正当性和合法性。执政党的现代化也是执政党由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如果不坚决反对腐败就有失去执政地位的危险。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教育,发扬民主,健全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并通过体制创新改善领导制度,从源头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实现,多党合作的现代 政党政治模式的成功确立,强大的中央政府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国家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党的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处在执政地位并自觉研究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党是一个成熟的党,文章探讨了党的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党的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性,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应重点处理的几大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推进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要从增强现代化意识、实现党建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型、提高党员和干部素质、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武装党等方面多维构建党的现代化。党的现代化建设在正确处理现代化与先进性、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中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多来,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从“二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变为多阶层,这一演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党应在多阶层分化局面中从执政的合法性视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社会整合功能视角、实现党内民主从而代表各阶层利益视角等方面综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其秩序构筑应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其基础在于健全的经济制度,完善的法制与监督机制,以德治国要遵循人性化、理性化、时代化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方法与途经,最终实现德治价值系统的完美构筑,从而形成从日常生活、制度到观念层面的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主张在训政时期实行"以党治国"。1928年,中国国民党开始做"以党治国"方面的工作。国民党在大陆的"以党治国"实践是失败的,它没有使中国经过党治走上宪治之路。国民党"以党治国"实践的失败,既有军政时期的任务没有完成的客观原因,也有国民党政权制度化水平低、国民党本身和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预设方面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