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这古玩行儿里边的"打眼"有好多种,有被在市场上跟风"打眼"的,有在古玩店里边被人忽悠"打眼"的,但最"惨痛"的则是被"朋友"以温暖的笑容,一出招儿就下狠手而"打眼"的!我就赶上这么一回.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骄傲     
黄金凤 《老友》2011,(5):42-43
老公去外地出差,回来的时候,给我们每个人都带了礼物。他为我母亲买了件真丝的衬衣,衬衣是土红色的,上面还点缀着一些花俏的图案,样式有点过时,根本不适合年岁大的人穿,更何况打眼一看,就知道衣服买大了。我批评老公不会买东西,可细想起来觉得挺难为他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对于“红色”一词有着悠久的情结,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尚红”意识;在中国古代社会,官方将“红色”定义为尊贵、忠勇道德、刑罚的象征,民问将“红色”内涵运用在表现女子、婚姻、喜庆吉祥、平安辟邪、禁忌等方面;近代以来,除了对古代“红色”文化内涵的继承外,还赋予了“红色”特别的含义,即“红色”与革命文化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何可 《山西老年》2008,(11):30-30
古玩收藏过程中,低价买到真品叫"拣漏",掏高价买了赝品叫"打眼"。历史上一些名人甚至收藏家也难免会"打眼",他们的故事读来也可博一笑。光绪年间,湖北总督张之洞奉诏进京,其间曾游琉璃厂,看到一古董店陈放一尊巨瓷,器形奇诡,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5.
窦尼 《中华魂》2012,(18):59-61
“共产党员先锋战士,活在世上多光荣,珍惜年华,管好自己,廉洁勤政多贡献,群众就会更爱党。”这是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一名退休干部、老党员谢立亭自己创作并演唱的革命歌曲。十几年来,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党的宗旨,诠释着爱与忠诚。他服务的足迹遍布社区,自编的红色歌曲四处传唱,编印的红色名片、红色小册子走进千家万户,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色服务员”、“红色宣传员”。  相似文献   

6.
5年前,我在重庆街头采访过一个捡垃圾的人。他叫张春山,甘肃天水人,24岁。他的一身“行头”很打眼:白衬衣、白手套、草帽,手中还有一个铁弯钩。特别的是,他的一身衣服居然干干净净。刚见面他就纠正我的话:“我们不是捡垃圾,是拾荒贷,  相似文献   

7.
打破碗花     
家乡大片大片的田地垅里,花花草草也打眼。叫不上名儿的,且不说;叫得上名儿的,也不见名贵与规则,就跟它们的出生地一样,乡野。然而,清淡点染有之,铺张坦荡有之,孤标独许有之,聚众蓬生也没人见外。感觉远比校里“花”。这是一种生命状态,自然。  相似文献   

8.
我要红的     
记得我4岁的时候,总不情愿去幼儿园,因为在那里犯了错误就要受批评,在家里可就自由多了。后来,我发现了只要当天那页日历是红色的就不上学,一连观察好几次都是这样的。有一回,我问妈妈:“为什么只要日历是红色的就不上学呀?”妈妈笑着说:“红色的就是星期日,只有到了星期日才不上学。”听了妈妈的话,我暗暗记在心里,老是盼着那页红色日历。每天早晨起来,我都要先看看日历,但发现黑色的页特别多,一连好几天都是黑的。一次,我实在等不及了,便搬来一把椅子,把可恨的黑页全部撕掉,只留下红的。这时,妈妈见了,急忙把我抱下来,问我干什么,我说:“…  相似文献   

9.
表姐和我一样,都上六年级。不过,早在一年前,她的体重就突破了百斤大关。提起给她买衣服,舅舅、舅妈就犯难。童装自然不行,就连有些时髦的少女装,她也穿不了。她的脸肉嘟嘟的,一笑起来,眼睛、嘴巴、鼻子全挤一块儿了。老实说,表姐和“美丽”这个字眼儿,的确粘不上边。有一次,我俩到沙洋中学的健身园里玩。这里的小朋友已经不少了。最打眼的是坐在双杠上的一个小姑娘。她大概五、六岁,雪白的公主裙衬着雪白的脸蛋,俨然一个“白雪公主”。我忍不住又瞟了她几眼。我和姐姐正在玩游戏,突然,身后传来“哇哇”的哭声。循声一看,原来那个“白雪公主…  相似文献   

10.
“红色经典”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掀起的一股传播热潮,让人们再次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但同时也因为市场化运作的渗入,让一些人开始忧虑并否定这一传播行为。而在笔者看来,“红色经典”要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必然遵循顺应市场的前提实施大众化传播。本文将就这一观点着重阐述其必要性和一些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红色经典”中的红色更多地与特定历史语境关系深密,而经典一词则须观照文本美学的各项指标,经典决定了红色的特定质素,而红色也因其特殊称谓及其负载的意识形态信息宰制着经典的生产空间。只有在“历史的”和“美学的”双重理论视角下考察“红色经典”的命名,才能在学理层面上廓清“红色经典”的经典性品质及其经典化线路。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着新媒体的纵深发展,红色革命文化传播面临新的媒介生态与传播环境。身处汹涌而来的新媒体浪潮,保持对西安红色文化传播中“变”与“不变”的慎思与冷静,是传播策略研究的基本前提。新媒体时代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要有“多种渠道,一种声音”的整合意识,在滤出西安红色革命文化的独特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整合媒介与传播内容,赋予红色文化以聚合的力量;依托新媒体传播的“网络化”特征,通过西安红色文化资源与全国红色资源的连接,将西安红色革命文化纳入“中国红色故事”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红色经典”对英雄塑造脸谱化模式的研究仍停留在"下结论"表层这一不足问题上,研究并揭示出“红色经典”英雄塑造的脸谱化问题并不是“红色经典”所独有的,而是中国传统小说英雄叙事的一个特征,只是“红色经典”将其更极端化了。“红色经典”继承并改写了中国传统小说“感生异貌”的英雄母题,是其脸谱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红包的变异     
红包的由来相当有趣,传说,在很久以前,一只叫“年”的怪物,在春节时跑来吃人,经过几年后,人们终于知道如果在春节时把一些红色的东西贴在门上,并放炮竹,就能把“年”吓跑。但老一辈的人仍不放心,于是把一些钱装到一个红色的纸包里,并派给小孩子,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地过好这个春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视“红色经典”的改编已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从传播学视域出发,一方面,作为社会组织的媒介机构希望将“红色经典”改编为政治宣传的教化工具;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媒介机构则企图通过改编“红色经典”以赢取最大的市场利润。于是,“红色经典”改编陷入了既非“经典”,也不“红色”的尴尬境地,其传播效果并未得到很好的实现。针对这一现状,媒介机构首先应该承接“红色”传统;其次,还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生产出真正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红色经典”。  相似文献   

16.
美人依旧     
第三期的《新华航空》,封面的三个女人很是打眼——张欣、刘索拉、洪晃,虽算不上美女,但也是风口浪尖的人物,她们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带出了新时代女性的张扬与不羁。也许,这不是所有人想模仿就模仿了的。  相似文献   

17.
谢婷 《国际公关》2024,(4):90-92
“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图书馆弘扬红色精神的实践路径,有助于建立文化自信、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育人功能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图书馆应积极承担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使命,加强图书馆弘扬红色精神的实践,深化图书馆弘扬红色精神的路径,通过加强红色认知、打造红色空间、建立红色基地、利用红色资源、培育红色推广者、开展红色活动等有效措施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界定“红色资源”的概念,是构建红色资源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需要。纵观学术界现有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理论成果,主要存在对“红色资源”的内涵主体认识不统一,对“红色资源”的时间外延有争议,对“红色资源”的核心词把握不科学以及没有突出“转化”在“红色资源”概念界定中应有的地位等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对“红色资源”的概念作这样的界定:“红色资源”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前创造和形成的,可以为我们今天开发利用,且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够彰显出其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苏区文艺是20世纪中国红色文艺发展的一次高峰。它是异域“红色”体验在苏区具体语境中的“延展”。异域“红色体验”不仅弥补了苏区文艺建设理论与经验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艺实践与现实脱节的危险。深入剖析异域“红色体验”对苏区文艺建设的影响对于审视马列主义与苏区文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达娃里氏”是我久记不忘的 一句俄语,翻译成中文是“同志”。 “同志”,进入我的心中已经68 个春秋。 我家境贫寒,懂得喜怒哀乐较 早,不足10岁,脸上就挂着忧苦, 口上就多叹息。它来自父亲对地主 的欠债:大年初一见不到新衣,吃 不到白面饺子。12岁的春天,从一 张红色传单上看到了毛泽东、朱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