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警察自由裁量权方面的规定有许多亮点:条文趋于细化、具体,压缩了自由裁量的空间;程序条款增多,为警察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设定了法治的轨道;引入处罚监督机制,强化了警察自由裁量的法律责任等。但新法仍然存在着警察自由裁量权过大、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选择不作为的自由裁量权没有制约性的规定、对警察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执法监督规定不够明确等不足之处。《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扩大,适应了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但同时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如果行政自由裁量权被滥用,必然会背离依法行政的理念.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入手,论述了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适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广泛存在,一方面有利于行政管理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也对法治社会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合理规制,是权力制衡的必然要求。作为诸多监控手段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司法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在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司法审查的广度、深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致使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存在较多缺失。因此,应从这两方面着手,完善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4.
王军威  徐丽 《理论界》2008,(1):71-72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扩大之势,存在着权力的滥用和对公民权利的侵犯问题,因此,控制自由裁量权就显得必要.我国传统的控权措施主要有事后救济和实体控制两种,然而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和强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传统控制方式已难奏效,可行的方向就是建立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法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基本概念。“一部行政法的历史 ,就是围绕强化自由裁量权与控制自由裁量权两种因素此消彼长或互相结合的历史。”① 扩大自由裁量权是现代依法行政的要求 ,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更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趋势。行政自由裁量权通常是指在具体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 ,行政权力行使者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 ,在职权范围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意志 ,自行判断、自行选择采取最为合适的行为方式及其内容的权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与行使 ,客观上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它一方面适应了行政权的行使快速高效的特…  相似文献   

6.
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决定了处置手段和方法的非常规性,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成为政府有效应对危机的重要保证。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一种伦理性裁量权,应该遵循的伦理准则主要有以人为本、公共利益至上、效率与公平统一、诚实守信等。政府危机管理中行政自由裁量权幅度的扩大给行政主体提供了滥用职权的客观条件,我们既要看到其伦理价值,也要对其进行伦理控制。  相似文献   

7.
自由裁量权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由裁量权探析韩士彦田宏杰自由裁量权问题在西方法学界已有近百年的争论历史,美国社会法学派的代表人庞德曾在其《法哲学导论》中指出:“几乎法理学的全部问题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自由裁量还是严格规则……”〔1〕。可是,自由裁量权问题在我国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检察自由裁量权主要是指酌定不起诉权。酌定不起诉权符合刑罚个别化原则的要求,它的存在与我国现阶段司法资源严重紧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应当适当扩大我国检察自由裁量权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应当对它进行有效规制。关于警察自由裁量权,传统规制主要采用形式主义的法律路径,其在内容上涵盖扩大立法范围、强化执法监督、推进司法审查三个维度的内容。然而,此种依托规则而展开的形式主义法律规制路径,因存在难以克服的内生性困境,无法实现对警察自由裁量权的实质性约束。在理论上,警察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兼有规则与伦理双重属性的权力,即以规则为依据,以伦理为内核,这决定了对其规制不能偏重于形式主义法治路径,而应当以“德法合治”原则为基础确立法律与伦理相结合的规制原则。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德法合治”原则为警察自由裁量权规制原则的确立指明了方向。之于警察自由裁量权,规制原则确立的路径应以人民主体性与公共性塑造警察权力的伦理基础,并以警察伦理作为警察自由裁量权的价值指引,最终借由内在的美德伦理与外在的制度伦理共同实现对警察自由裁量权的实质性规制。  相似文献   

10.
情势变更原则的法理基础是诚实信用衡平学说。我国合同法中应规定情势变更原则 ,它与诚实信用原则不同 ,认为在合同法中确立情势变更原则可能导致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就此否定其在合同法中的确立 ,无异于因噎废食。情势变更是合同严守原则的例外 ,它包括不可抗力 ,并产生两大法律效果 :双方当事人再交涉义务 ;双方当事人获得请求法院变更或解除合同权。  相似文献   

11.
《合同法》无疑是目前我国民事领域中最为成功的立法,该法在诸多方面受到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影响。比较《合同法》与《公约》,在合同的订立、合同解除、违约责任与免责、买卖合同等方面,既可以看出前者对于后者的继受,也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的若干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以来,一直备受国人关注.当前,针对<劳动合同法>,人们大多是从企业发展、法律体系或是社会保障等民生层面来讨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产生的背景、立法精神、主要修订内容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关怀,这一道德关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不仅不能改变,反而更应增强,以体现"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在劳资关系领域中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2008年以来,一些企业的倒闭、搬迁,更将这部立意颇好的法律推到了风口浪尖.针对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成本影响的问题,采用分层目录抽样方法,抽取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3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不同类型、不同行业共650户企业进行调研,运用成本测算直接法和间接法,对广东调研企业成本进行统计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广东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均人工成本的影响区间为2.54%~4.90%,用调研事实澄清了社会上流传的10%~70%的谬误.还从政府、企业和员工角度分别提出在实施<劳动合同法>过程中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代理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并形成了外贸代理制。但是 ,在我国新《合同法》实施以前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 ,使得外贸代理制的推行遇到了阻力。新《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而对推行我国外贸代理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邓旭 《社会科学》2005,(9):44-49
《合同法》的立法过程表明间接代理制度的移植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间接代理在传统民法中具有与直接代理完全不同的特点,两者的制度基础也存在重大差异。从《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到《欧洲合同法通则》,国际社会对如何融合两大法系的代理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其视角以及融合的方法显然也存在差异。如何看待间接代理制度,显然需要进一步的理论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终止是劳动合同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劳动者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而终止劳动合同是其规定的情形之一,然而这一规定却存在诸多疑点。本文从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可能导致劳动合同的中止及其中止期间的待遇、工伤和非工伤的认定及其相关待遇问题,提出了需要在劳动合同的司法解释和社会保险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中进行规制和完善的建议,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劳动法》作为我国劳动法部门的法典形式,由于规制重点不突出,操作性也比较差,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完善我国劳动法的立法体系,应着重做好“进”和“退”两个方面的工作。在“进”的方面,要进行包括《劳动基准法》、《就业促进法》、《集体合同法》、《劳动者薪酬保障法》等在内的单独立法;在“退”的方面,需要把社会保障法从劳动法体系中独立出去。  相似文献   

19.
国际合同是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存在着实质性联系的合同。国际合同的法律适用经历了从罗马万民法到中世纪商人法再到冲突法及至统一私法的沿革,其实质是在寻找调整国际合同关系的“适当法”;“适当论”是对以往关于国际合同的法律适用理论的扬弃,更是对国际合同法律适用的历史和现状的抽象和解释;以“适当论”为根据,可以认为,在现阶段,国际合同法是一个冲突法与统一私法、国内法与国际法不可或缺、相互倚重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