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荣 《中国劳动》2002,(10):62-63
案情简介 范某与某食品生产企业签有1999年9月25日至2002年9月25日的3年期劳动合同.企业在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换发健康证时,范某被查出患有传染病,卫生监督部门遂向企业发出<职业禁忌人员限期调离决定书>,企业接到通知后指派人事科长找范某谈话,告之被卫生监督部门检查出患有乙肝,不适宜在食品加工单位工作,要其回家治疗、复查.范某随即要求结清工资,离开企业,并填写了<签约员工离职审批表>.  相似文献   

2.
政策问答     
特别提示:日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文件,部署2009年因病或非因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缓解国有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因工负伤申请退休、退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从今年开始,吉林省将国有改制企业病或非因工负伤造成的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纳入病退鉴定范围。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解决国有改制企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案例]:2006年4月4日,范某与江苏省苏州市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具有劳务派遣资质)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双方约定:由某公司派遣范某到巴拉斯塑胶(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拉斯公司)工作,工资为每月690元。合同签订后,范  相似文献   

4.
一些单位和职工来函询问;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按时缴纳养老和工伤保险费,在停薪留职期间因故伤亡是否能够按因工伤亡处理?最近,四川省劳动厅制定下发了川劳险〔1995〕28号文件,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四川省劳动厅印发〈关于划分因工与非因工伤亡界限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川劳险〔1989〕33号)已对企业职工因工与非因工伤亡的界限作了明确规定,在国家和省尚未制定新的规定前,仍应以此为准。企业停薪留职人员  相似文献   

5.
认定结论: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研究认为,范某退休后未再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鉴定为尘肺Ⅱ期的客观事实成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人社部发〔2013〕34号等规定,范某信访诉求问题应当依照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相关待遇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问: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答: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因病(含非因工负伤)等原因,导致本人劳动与生活能力受损,根据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申请,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医学专家,根据国家制定的评残标准,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确定职工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需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医疗期限的规定,我部制定了《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现予发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老杨向当地劳动争仪仲裁委员会申诉,他1985年7月在巴中市巴州区某公司做临时工时困工致残,多年来,公司一直按月发放伤残补助费。今年1月.公司以以改制为由停发了他的伤残补助费,严重侵犯了伤残职工的合法权益;公司辩称.老杨在公司做临时工时因工受伤属实.但当时公司将其治愈后便与相关部门及老杨达成工伤事故处理协议书.按月支付伤残补助费,后卫根据政繁规定调整提高了支付标准。现在公司改制,准备对其作一次性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因工致残的临时工的合法权益最近,省劳动厅根据近年来工资制度改革和物价调整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调整临时工因工致残补助费最低保证数的通知》(川劳险〔1995〕36号),决定将临时工因工致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助费标  相似文献   

10.
争议焦点: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其性质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 姚某妻子认为,丈夫是受单位指派到某市联系业务,因工外出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则认为,姚某虽然因工外出工作,但其死亡是在休息时间突发疾病所致,不应认定为视同工伤.  相似文献   

11.
咨询台: 按政策规定,企业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由基本养老基金支付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请问,申请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应提交哪些证明材料?有的离退休人员居住在农村,对这部分人员是否有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咨询台     
劳动部1994年12月1日以劳部发〔1994〕479号文发布了《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就此规定如下: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2007年第1期刊登了《童工因工致残应给予工伤待遇》一文。本文想就因工致残童工享受工伤待遇的法律适用问题与金宪东、杨廷川两位商榷。  相似文献   

14.
案例     
正职工是否因醉酒致伤,工伤认定中应以何为据事件回放某石材公司磨板工向某,2012年7月2日在公司进午餐中饮酒,下午工作中在用钎子凿大理石时,钎花蹦进右眼,造成右眼角膜穿通。向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为因工负伤。争议焦点能否以公司的分析判断为依据,认定向某午餐中醉酒导致工作中遭受伤害。用人单位认为,向某在午餐中饮酒过量导致醉酒,在下午工作中造成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因工负伤。向某认为,自已午餐中  相似文献   

15.
法眼     
职工参加单位团年饭时不慎摔伤,能否认定为因工负伤案情简介:某化工公司职工石某,在参加今年公司春节团年饭中不慎摔伤,造成左手小指骨折。3月,石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其为因工负伤。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名山县劳动争仪仲裁委员会审理了一起一职工两次因工受伤,大部分医疗费经司法书证鉴定企业不认可的劳动争议案件。申诉人伍明(化名)于2002年10月起在被诉人名山县某胶合板厂做装卸工。2004年12月15日,伍明上班锯松木时,不慎造成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切割伤、中指断裂。此次受伤后伍明没有住院治疗,所有医疗费用企业全额支付,伤好后继续在该厂上班。2005年3月23日,伍明在厂里从汽车上往下卸木条,当开启车厢边门时再次受伤,被企业送往县中医院救治,诊断为头部外伤、面部血肿、高血压,住院24天用去医疗费几千元,后经医生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  相似文献   

17.
傅晓 《中国劳动》2003,(10):57-58
医疗期是指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因职工自身的身体素质、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强度等原因,而出现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情况,这时用人单位应安排这部分职工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除《劳动法》25条规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某公司测量设计师刘某,2010年7月24日受单位指派前往公司客户测量尺寸。当天19时50分左右,刘某测量工作结束回家途中发生非机动车事故受伤,由120救护车送医院救治。刘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为因工负伤。争议焦点刘某因工外出工作结束后直接回家,途中发生非机动车事故伤害,其受伤性质能否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认为,刘某受单位指派因工外出,完成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9.
你局《关于工伤职工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请示》(成劳社发[2005]38号)收悉,经研究,现提出如下处理意见: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多次因工负伤。在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应进行一次劳动能力鉴定。用人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简介某餐饮服务公司厨师李某,2010年2月4日17时左右,与另一名厨师准备进厨房做晚餐,在路过平房过道入厕小便时,不慎摔倒致脑干损伤,双额叶脑挫裂伤。李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为因工负伤。争议焦点李某上岗前入厕小便,是否属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事务;不慎摔倒造成伤害,其受伤性质能否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认为,李某在非工作时间入厕小便,自已不慎摔倒致伤,不应认定为因工负伤。李某认为,自已为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在入厕小便时不慎摔倒致伤,应当认定为因工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