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民事与行政纠纷竞合之诉讼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 ,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附带着行政内容 ,尤其是民事、经济活动 ,往往以行政许可作为其活动的法定条件。当其按照行政许可所确定的内容从事相应的民事活动一旦发生侵权或其他纠纷 ,必然引起民事纠纷与行政纠纷两者的竞合。在司法解决上 ,又因其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诉讼解决途径 ,不仅影响纠纷的及时有效的解决 ,而且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应有条件地将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案件在民事诉讼中加以合并审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面临如下问题:社会治安不良,不安定因素增加;民事纠纷增多,不少纠纷因无人调解而激化为刑事案件,宗族势力抬头,以族代党,以族代政现象日益严重;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猖獗;赌博、虐待妇女等丑恶现象依然存在。综合治理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对策如下:治安混乱的村,要有政法部门参与,以严打开路,惩治犯罪分子,刹住歪风邪气;农村派出所实行巡访制,巩固和扩大严打成果,确保一方平安,认真搞好信访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5,(11)
环境污染民事纠纷中存在一些利益困境,如加害人和受害人同为污染者时,或者受害人违法行为导致污染损害发生,又或者加害行为属于公益活动时,使无过错责任条款适用存在不妥。从国外的司法实践看,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并非一概采取无过错责任条款,而是区分不同情形适用过错、无过错责任或其他责任类型。为了保证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条款不被滥用,有必要限制无过错归责原则在环境污染案件中的适用范围。在环境影响尚不确定的新型环境污染纠纷中引入"忍受限度"标准,在同一环境领域内污染企业损害纠纷中适用不动产相邻关系,在环境污染行为造成人的生命、健康损害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4.
民事程序性制裁的本质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限制或者剥夺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某种或者某些特定的诉讼权利,以达到惩罚其拒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程序性义务的目的.程序性制裁具有惩罚、预防、保障以及补偿四重功能.然而,鉴于民事程序性制裁仅适用于诉讼程序续行过程中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其在违法时间、行为主体以及正当程序保障等方面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5.
郭旨龙 《江汉论坛》2023,(5):119-127
网络暴力的概念可以从其所侵犯的客体的角度出发予以界定。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实施的或者在网络中实施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身体、性或心理伤害的明确行为或者象征行为。网络暴力有时在性质上会对我们所重视的利益造成特别严重的伤害,或者经常在性质上对我们所重视的利益造成的伤害更小,但行为人在主观上,甚至人格特质上表现出明显不尊重我们所重视的利益的态度和倾向,因而对我们进行侵害的可能性更高,也特别扰乱了我们的社会安全感。与传统线下暴力能做同一解释的网络暴力,应当进行扩大解释,不能做同一解释的,应当进行立法。这取决于暴行罪状是抽象规定还是具体规定,是生物面向的法益等事实性概念还是社会面向的法益等规范性概念,是涉及人格的、需要可以识别的特定人格体还是不需要。  相似文献   

6.
案件回访是抬担负国家审判职能的司法工作人员对审理终结的案件.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或者执行结束后,对案件的当事人所进行的察访。在司法实践巾,坚持从全方位推进审判工作的需要出发,把微观治理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多渠道开展案件回访工作,对于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教育改造违法犯罪分子,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实行案件回访的作用(一)有利于化解不安定因素坚持及时有效的案件回访,能够把惩治犯罪同教育、挽救、感化罪犯结合起来,把庭审教育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民事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应遵循下列规则:遵守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从公平原则出发,考虑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确定举证责任及其分担;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确定举证责任及其分配。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形式不断增多,各种市场也逐步放开,民事法律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使得民事纠纷案件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内容上日渐繁多、复杂。依法处理好这些民事纠纷案件,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近年来,由于主观、客观因素的影晌,有些民事案件的裁判出现错误时有发生,这说明仅靠法院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加强检察机关对民事裁判的法律监督已势在必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现行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亟待法律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律明确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制作或者传播计算机病毒,任何制作或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确定的是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和故意传播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并没有明确是否非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在特定的情况下,无意中或者因为疏忽而导致病毒传播的单位或者个体,同样应该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借鉴普通法系中过失侵权法的相关原则,是解决我国计算机病毒案件中的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确定过失侵权行为的民事框架的有效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0.
顾贵学 《理论界》2006,(5):71-72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民事审判权的主导性运作方式,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种审判方式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适合于调解型审判方式的社会条件。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诸如违反自愿合法原则而导致调解案件质量不高、强迫调解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完善立法,重新制定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明确界定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规范法院民事调解的运作方式,从而使法院调解制度在民事纠纷解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杀人罪与伤害罪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杀人罪和伤害罪,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因为杀人与伤害这两类犯罪,有时在表现形式上,行为方式上,危害后果上,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而行为人往往又不会如实地供认犯罪目的,这就给正确区分犯罪性质带来困难,致使有的案件争论不休,久拖不决,或者把杀人当伤害处罚,或者把伤害当杀人处罚,造成重罪  相似文献   

12.
调解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权益纠纷,由当事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法庭、群众调解组织认为有和好的可能时,为了减少讼累,经法庭或者群众调解组织从中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使当事人互相谅解,争端得以解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立法加以规定,即成为国家确立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制度。从世界范围内看,法国在一七九0年八月在立法中就对调解有所规定,一八0六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典》第一部第二编就有调解专章,以后欧洲各国的民事诉讼法都有相同或类似的规定;从我国历史上看,封建社会以前无法庭调解,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  相似文献   

13.
邓和军 《南方论刊》2011,(12):38-40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行为无论合法与否都可进行监督,但重点应放在诉讼中已介入的案件和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以及其他已发生违法行为的案件。为了使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司法实践中能正常实现,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应当遵守以下一些基本原则:检察权正当原则、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维护私法主体处分权原则、确保执行权正当行使原则和依靠群众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从实践的角度谈无过错民事责任刘光民事归责问题是处理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的一个关键问题。面对实践中的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如何归责?目前我国民法学界还是有争议的。尤其是对《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三款关于无过错民事责任的规定异议较大。就此问题,笔者...  相似文献   

15.
调解息讼是中国固有法所崇尚的重要法律原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院在解决民事纠纷时也贯彻了这一法律原则.并且,国民政府通过立法使民事调解制度成为当时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南京国民政府二十余年的民事司法实践中,法院民事调解制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显著的作用.可以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院通过调解方式解决民事纠纷,较好地避免了争端当事人的尴尬境地,保持了日后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社会凝聚力的发挥.因此,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事调解制度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款间接体现出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这种一元化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不仅对我国民事审判实务造成了困扰,浪费了司法资源,而且不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根据当前我国民事纠纷的多元化特点及民事诉讼中注重适用调解原则的大趋势,我国应在民事诉讼立法中设立多元化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即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证据占优势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7.
自1994年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由执行应移交行政庭受理以来,各地人民法院行政庭都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认真受理执行这部分案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个别法院对这类案件还没有实现军的突破,有的虽有突破但案件仍寥寥无几。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一、现行行政诉讼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备,是法院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主要障碍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屈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纪人民法院强既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18.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标的额民事纠纷案件诉至各地法院,由此引发了告状难、诉讼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依法妥善处理小额民事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司法理论和实务界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多种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审判实践,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和司法经验,以简便、快捷为目标,对完善我国小额民事纠纷诉讼解决机制提出了设想,就设立小额诉讼案件诉讼特别程序进行了设计.同时提出应当重视并发展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的程序(ADR 机制),为小额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19.
正民事权益是指公民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命权: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伤害和杀害的权利,以及取得维持生命和最低限度健康保护的物质必须的权利。健康权:公民所享有的保持其躯体生理机能正常和精神状态完好的权利。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权利。名誉权:公民、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荣誉权: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的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骆东平 《兰州学刊》2010,(8):120-122
工作场所性骚扰案件中的雇主责任经过一个曲折的历程后在美国最早确立,该责任以性别歧视理论为基础,此后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所借鉴。雇主责任确立后产生较为明显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程度上进一步伤害性骚扰案件受害群体的消极后果。同时,性骚扰案件中的雇主责任理论所依赖的雇主仅仅是一个清白的旁观者这一假设前提,这实际上是存在问题的,雇主对于性骚扰环境的形成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此种情形下雇主应该承担直接责任,而非雇主责任。中国对此问题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上应该充分注意到前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