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红楼梦》的多重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性是《红楼梦》的总体审美风貌,其体现在爱情悲剧、青春挽歌、生命祭歌、人生悲剧、文化悲剧、女性悲歌和封建社会悼歌七重悲剧中。它们呈“网”状交织,构成了《红楼梦》丰厚的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学的悲剧理念,《红楼梦评论》带来的对《红楼梦》的悲剧性现实主义的认知对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倾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新文学的作者们从中借鉴吸取了创作动力,奉献了新一代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的空间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新江 《南都学坛》2005,25(5):42-46
《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不仅在时序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四季循环,而且在空间上也有它坚实的环境坐标系,呈现出庭院结构的特点。庭院意识与四季意识的融合,构筑起《红楼梦》艺术结构既集中统一又四处伸展,既相对静止又流动变化的立体综合思维态势,充分体现出中国人传统素朴的整体观念和求统一的思维方式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辩证综合、互补相济、直觉意象的特征,从而打破了旧小说单纯以结构故事为中心的单线推进式的平面性结构格局。大观园的四时气象主要通过梦之夏的铺陈来渲染出贾家的富贵繁盛,从而与梦之秋冬阶段的萧条空荡形成艺术上的极大反差,即一极热一极冷,一喜一悲,互为反衬,呈现出小说四季阴阳正反对比式结构,显得既博大万象又寓意深远。在四季性意象思维中,小说通过巧妙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园林意识,抒情性地而又画面生动地将对社会、人生和自然宇宙的思考有机贯通起来,达到了情深、景美、理透三者融合无间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古代小说基本采用的是全知叙事角度.这一文体因带有从院本、说话演变而来的痕迹,所以小说开头往往是人物小传,再直陈故事.若故事互相打岔,则“花开两朵,单表一枝”.章回中下一回的开头则是上一回结尾的概括重复,用意也在这里.小说家没有留意义空白、省略意象链、跳跃时空转换过渡的习惯,他们不时提醒读者,甚至不惜直接推销故事主旨及作者的道德评价.《红楼梦》在这些方面并未过多地超越传统.开卷第一回的第一段说:“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编述一集,以告天下,……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着重号系引者加)曹雪芹于此表明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是通过儿女情事表现对人生的梦幻感.  相似文献   

6.
女性问题一直是欧茨小说中倍受关注的主题之一,虽然她并不是女权主义作家。本文试图通过对欧茨小说中四位典型女性——洛雷塔、莫琳、杜丽、玛丽亚娜——悲剧性命运的分析,来探讨其产生的根源,尤其是女性自身的问题。同时强调了女性的生存主题。  相似文献   

7.
<正> “人道主义精神”是笔者写《论<红楼梦>的人的主体意识》时留下的题目。一九八六年是十年内乱结束的十周年,又是双百方针提出的三十周年;可是,年初有位同志在谈到人道主义时还叫做“进入雷区”。按照这位同志的一部表现人道主义主题的长篇近两三年受到“围攻”的情况看来,她要说是“进入雷区”是并不过份的。由于近年来直到现在,文艺界、学术界还不时出现与“学术自由,创作自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理论出发 ,以《红楼梦》两部优秀的英译著作为蓝本 ,分析其译作者杨宪益和霍克斯不尽相同的表现手法 ,结合《京华烟云》对红楼之精心摹拟 ,阐明跨文化交际意识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诗歌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诗歌以描绘艺术境界为主,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曹雪芹以非凡的艺术才能将古典诗词的意境融化在人物刻划和场面描写之中,使艺术境界和艺术形象完美融合,浑化无迹。这正是《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之一,也是曹雪芹对传统写法的突破和发展。 《红楼梦》中的音乐和声响描写在造成流动活脱的画面,深化作品的诗情画意上,汲取了前代描写音乐文字的技巧和优点,而又始终和人物的感情、心理相联系,同人物的性格、命运相融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声响和行动结合,增加场面描写的生动性 第九回中的茗烟闹书房就是一段行声并重,热闹非凡的妙文。作者描写众顽童在书房里“开战”,用了“抓”  相似文献   

10.
现在决定把《红楼梦》这部著名的古典小说,改编成电视系列剧,搬上屏幕,让更多的人从中懂得中国在十八世纪中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这对振兴中华,建设精神文明,无疑会起有积极作用。当然,要把这样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作品改编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红楼梦》传世以来,便有戏曲家把它改编为杂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屈原与曹雪芹所处时代及个人遭遇的不同,他们在具有同样的悲剧性的作品中表现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差异性。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离骚》与《红楼梦》的悲剧性,彰显二者内涵和外延的差异性,进而透析处于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封建文人的不同思想及心理,并探索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必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正确标点,实非易事。从汪原放开始,逐步有所改进,但尚未尽善尽美,有些错误仍在沿续。本文即从当时习惯用语、人物关系和人物心理特征、以及语言环境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说明有关标点的正误.并着重指出,必顺排除“脂本”在语言文字方面造成的混乱,以程本为标点对象,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美丽绚烂的节日风俗尽管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屡有改易,总是要为我们留下动人的画卷。节日风俗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造。原始社会由于劳动十分艰辛,劳动者常在收获时庆祝一番以表达喜悦,“载燔载烈,以兴嗣岁”(《诗经·生民》),这就是节日的滥觞。后来有些节日风俗就用宗教迷信等形式加以固定,但其中美好的内容仍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和主线,是当前深入开展“评红”过程中,大家关心并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我们也想谈谈自己粗浅的意见。主题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主线是贯穿全书情节发展中的主要脉络,它把足以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个整体。一部长篇小说往往有众多的情节线索,但不管怎样纷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写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史。它以贾家荣、宁二府为中心,写出了封建大家族如何走向没落的过程。但是,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描写了什么,而且更在于它通过这样的描写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看法。因此,我们要认识和评论《红楼梦》的巨大的、深刻的社会、历史价值,就必须弄清楚:它通过对四大家族兴衰的描写,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究竟有什么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部写得最好的政治历史小说。然而,长期以来,它不但受到那么多反对者的攻击,而且还遭到那么多自命是它的爱好者的曲解。也许曹雪芹早就预感到这一点,所以在开卷第一回写下了这样意味深长的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事情很清楚,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用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去读《红楼梦》,怎么可能真正理解这部古典杰作的真实内容和深刻意义呢?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来读《红楼梦》,才能正确理解这部政治历史小说的政治内容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叙事文学作品都是写人的,人写的,写给人看的:这可说不言自明。那么,《红楼梦》和中国历代长篇叙事文学作品相比较,究竟有些什么区别呢?它的特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红楼梦》已明显地具有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一点上,《红楼梦》虽然有所继承,但已经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具有了相当成熟的形态,为以前的长篇叙事作品所不能比拟,却是可以断言的。这里,试从下列各个层次和方面,对上述问题来作点粗略的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史求真同志在《论<红楼梦>的人的主体意识》文中,从人是《红楼梦》的美学和历史意蕴的主要载体、主体对象,和作家及其人物的主体意识,以及“人性的深度”和人物性格,等等方面,论证了《红楼梦》的主要美学意蕴是:“在作品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体系及其人的主体意识的描写中,表现出人性的纵贯历史的深广度和横贯当时现实的丰富度,从而使作品充满了人性的魅力、充满了百读不厌的美学的魅力。”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见解,它抓住了当前《红楼梦》内容争论中的关键所在和症结所在。本来,构成历史的主体是人,让会的主体也是人;文学艺术描写的对象是人,  相似文献   

19.
《镜花缘》与《红楼梦》两部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的才女形象,体现出鲜明的才女意识,且其才女意识的基本内涵都是对女子读书的肯定和对女性才学的赞赏.透视两部名著的创造人,李汝珍与曹雪芹的才女意识在写作目的、才女之才的内涵等处有着共同特征,并由他们进步的妇女观所决定.但是,由于两人在生活阅历、知识修养、治学兴趣以及对科举制度认识等方面的不同,两部名著所昭示的才女意识在立足点和为女性所设定的读书目的,以及女子才学内涵的侧重点上也存在诸多的差异《镜花缘》主要表现为其读书吟诗、民间百戏与音韵学知识;《红楼梦》则表现为其诗才、绘画才能以及理家之才.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阐发出了许多深刻的社会性题旨。然而,它所建构的神话系统中所隐含的普遍象征性与原型题旨尚未得到充分破译。该文着重从其神话原型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女性崇拜意识,并发掘其对中国现代女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