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多次作出的精辟的论述。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共收入的119篇文章中,提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就多达45篇。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形成了邓小平人口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人口与发展问题。一、邓小平人口思想始终围绕着人口与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1957年在《关于节育问题的谈话》中阐述过我国人口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节育问题,不是个小问题。它涉及我国人民长…  相似文献   

2.
<正> 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学界的热门话题。关于人口城市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已有不少学者涉足,笔者仍想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人口问题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位置,从理论研究入手,创新工作思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一、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理清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给河南省五点启示:一是吸引专家学者,打造智力平台;二是利用研究成果,实现科学决策;三是推动理论创新,寻求跨越发展;四是创新工作思路,突破瓶颈制约;五是争取部门参与,便于综合协调。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战略研究的认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口政策是国家从民族与长远利益出发,对人口过程进行调节、干预的手段和措施。人口政策是我国社会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政策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口政策必须适应影响人口变动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人口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逐步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1981年11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就是我国的人口政策。”20多年后,我国的人口状况已经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研究的深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有关少数民族人口的研究愈益受到国家的重视。目前,全国已有一些人口理论工作者投身这一专门研究领域。他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一批关于少数民族人口的论文。集中反映少数民族人口研究成果的杂志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工业化的加速进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大批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了人口城镇化的趋势。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劳动分工逐渐完善,人口也将向城镇集聚。这一必然的发展趋势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有待探索的是,在我国国情下人口城镇化的具体道路。因此,当我们研究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时,结合探讨江苏到本世纪末人口城镇化将达到什么水平、城镇人口怎样分布才合理,是有重要现实意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是当今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必将加速我国人口向市镇迁移和集聚,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城市化过程,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看,牵涉到社会各个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牵  相似文献   

8.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互相联系、互相依靠、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口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只有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这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实行计划生育,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一、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人口流迁动因研究评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乡—城人口流迁的动因,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研究成果颇多。那么迄今为止,都有哪些关于人口流迁动因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能否完全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农村人口流迁现象?这些众多的理论和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宏观社会结构影响说;第二,生存与发展困境说;第三,劳动力剩余说。这三派观点各自都在自己所限定的范围内从一般意义上较为可信地解释了农村人口流迁的原因,但是由于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矛盾等原因,这些观点又有其局限性,因此,我们在借鉴这些观点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农民的流迁动因的时候,应持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正> 对人口学的研究,苏联和我国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放在统计学里,当作人口统计学来展开的。直到60年代,苏联才第一次跳出纯人口学框框,走上用综合观点研究人口问题和人口发展的道路,即开创人口学科的道路。下面,我只把苏联人口学界关于建立《经济人口学》的设想及其若干问题的研究成果,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一、西北地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是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丰富和深化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听取了国家人口计生委张维庆主任关于《人口“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发展思路》的汇报,中央领导同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人口规划和发展思路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明确指示和重要部署。国家和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更名后,及时抓住机遇,启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从2004年初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各个区域人口发…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我国人口学研究冲破了以往的禁区,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近十年来,人口研究机构不断增多,专业队伍日益扩大,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如果考虑到我国人口学研究起点很低,那么它在这十年间的发展速度,甚至可以说是居于社会科学发展的前列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之所以采取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除了我国人口众多钳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客观事实以外,还有两个更客观的原因:一是我国至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存在过任何形式的阻碍人口增长的利益机制;二是我国闲散人员过多。可以说,过去的利益机制助长了人口的膨胀;膨胀的人口又为更多的新增人口提供了“条件”。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具有行政性质的计划生育政策正是迫于这种严峻的形势才制订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婚前婚外孕育在我国已是不容忽视的人口社会现象,而且正在呈明显增加的势头,婚前婚外性行为导致的生育在计划外生育中所占的比例亦呈提高的趋势。这不仅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文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关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些初步探析,并就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与挑战谈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现实,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追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围绕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本文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所决定的人口承载力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提升人口承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而在人口问题所涉及的诸多内容中,对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现有人口结构不仅是过去人口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今后人口长期发展趋势的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新疆人口发展过程的分析,选择了合理的人口指标序列,作为预测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用灰色系统 GM(1.1)模型对新疆人口未来发展的规模进行了预测。灰色系统理论称抽象系统的逆过程(由行为到模型的过程),这种过程所获得的模型称为灰色模型,简称 GM 模型。GM 模型是用微分方程描述的,它所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连续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比较好搞,控制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困难不大,而限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并取得很大成就;于是最困难的就是在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剩余人口寻找出路,从而便得出“离土不离乡”的要求,和发展农村集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口学的发展在我国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我国的人口工作者和其他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使得人口学及其应用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根、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人口学家在世界上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人口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我国更加完善起来,人口研究及其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层出不穷。这些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口研究的知识宝库,也为我国的人口实践提供了大量、科学的依据。人口研究及其应用在我国正朝着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曾毅教授的新著《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的出版又为繁荣我国的人口研究及其应用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人口再生产是指新一代出生、成长和老一代衰老、死亡不断进行的过程。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一样,都具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方面,表现为人口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这一不断反复进行的生理过程;其社会属性方面,表现在人口再生产的自然过程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从本质上说:人口再生产过程是社会过程。因此,本文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出发,探讨我国当前计划生育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