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求是学刊》2017,(5):76-83
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加速阶段,但由于人多地少,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具有成熟的城镇化经验。在土地利用方面,我国与日本具有高度相似的客观实际。鉴于此,文章对日本的城镇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选取1950—1970年作为考察窗口,从人口密度及人均耕地、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和土地生产率三个方面剖析了该时期日本的土地利用情况,发现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土地规划和立法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最后基于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灌溉水经济利用问题郑大豪李仕雄秦富资料显示,我国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年人均占有径流量约25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灌溉水指用于种植业的水资源,全国平均每亩地可获得地表水约18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按说这项指标不算...  相似文献   

3.
张冬梅 《社科纵横》2014,(6):133-136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危及当代以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保护环境,拯救生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生态整体观为指导、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生态责任的生态文学在经济建设中应该有所担当。通过文学作品伸张环境正义,建构自然灾难意象,反思经济、科技发展模式,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建构适宜的田园观。生态文学应该成为和谐社会的镜像,在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使爱自然以及爱人类的伦理原则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瑞  林宁 《社科纵横》2006,21(9):65-66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发展需要占用土地与中国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发强烈。本文分析了近期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藏传佛教中的生态理念以及在其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生态实践等几个部分系统的分析了青藏高原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所孕育出的特定的人文环境,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发掘与利用有史以来藏民族的地方性生态智慧与技能,使之能为全人类所共享,能在生态安全维护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构建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态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国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对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实现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曾经对农业生产的本质特点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他还说:“在所有再生部门都有再生产,但是这种同生产联系的再生产只有在农业中才是同自然的再生产一致的。”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农业生产领域内的经济再生产和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逐步迈进反制自然的“制胜期”——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与此同时,生态危机日益严峻,文明转型势在必然。城市化给社会发展带来活力和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突、环境压力、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等诸多新矛盾。其中,现代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模式、生态环境质量、历史文化遗存诸多要素之间的矛盾冲突尤为凸显。人类需要重建与大自然间的新的供需平衡、用补平衡关系,必须完成对发展意义的全新解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建设新生态文化系统、新社会生态系统、新文化生态系统,用有效推进的行动方式,推衍新城市规划发展观念,提高城市管治能力,改变绩效评价方式,才能找寻到新的平衡方式,并反哺自然,支撑人类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生态情势在本质上更加严重了.但是按计划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借助于采取并实施适当的社会-经济的和工程-技术的决策,来防止"社会-自然"体系中的冲突,从而不断地求得必需的协调.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任何社会的生态需求,都出现在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体系相一致的经济形态中.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需求,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社会总产品再生产、生产关系和劳动力的自然环境,以便能够保证满足社会所有成员(不仅是这一代成员,而且还包括未来的一代)的物质需要和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生态需求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牛文浩  王娟 《创新》2015,9(3):68-71,99
我国土地财政风险可分为财政、金融、社会风险三大类。在众多原因中,政府义利观的不健全是影响土地出让收入稳定性、形成巨额政府债务及威胁信贷安全、拉大社会阶层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不断培育和完善政府经济伦理意识并通过改革政绩评价机制等方面来划分各级政府的收支责任,不断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才能突破理念及旧制度的瓶颈,实现包括各级政府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这种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消费作为这个总过程的一个环节,显然是属于经济学研究范围内的一个课题。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的消费与个人的消费两种。生产的消费是指通过人的劳动把各种原料材料转形为某种新的产品,这种消费实际上就是生产本身。本文谈的消费,是指狭义的个人消费,即为保证人的生活和享受所必需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消费。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消费本身,而是联系着生产、交换和分配来研究消费问题的。 就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单婷婷  史安娜 《社科纵横》2009,24(10):69-7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用地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用地总量失控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财税体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现行土地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应当采取坚持集约化原则,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的产权和使用权制度体系、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等措施来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张粉霞 《社会》2002,(6):22-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点地区,高起点、快速度、超强度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上海的开发和开放在短时间内与国际接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使用制度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土地征用.土地征用制度不仅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市民转变,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如征地农民的家庭生活、社会保障以及就业安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明代云南人口、土地问题及封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十四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云南地区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的扩大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各民族的经济发展,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我们研究明代云南各族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除现实情况外,还要上溯其历史发展。此外,田野的实地调查,文物的比较研究,兄弟民族的传闻和民歌故事,都可以作为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线索。现仅根据身边能读到的史籍、史料,对明代云南地区的人口、土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明代人口通过各种 渠道流入云南 自元世祖率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大理城,到明初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军平定云南以后…  相似文献   

14.
埃及自1970年纳赛尔去世以后,在经济上实行了门户开放政策。从此埃及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明显增加。由于大量进口外国商品和过分依靠高利率的短期商业贷款,埃及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严重赤字。仅1975年一年的国际收支赤字就高达9.69亿埃镑,占国民总产值的21%。但是埃及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限制进口,而是力图通过开放苏伊士运河、振兴旅游业、鼓励在国外工作的人向国  相似文献   

15.
经济合作中的风险分摊问题凌宁本文把股东与经理的合作关系作为广泛存在的各种合作关系的一个特例加以研究。股东与经理的合作问题本质上反映的是广泛存在于各种合作关系中的道德风险(moralhazard)问题。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经理努力状况的不完全“透明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信息经济的保护问题一般分为两大类:涉及个人的保护问题和涉及国家的保护问题。在两种情况下,一个理性观点表明,信息保护需要在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和自由交流信息的原则之间进行权衡。当信息保护是为了防止滥用或误用与个人权利相关的信息时,权衡保护利弊的依据往往比较明确。但是,当涉及国家利益时,则必须加倍小心地进行权衡。至少要权衡得公允,故可能延缓了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17.
布哈林为捍卫、解释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首先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而写的著作在他的创作遗产中占重要位置。他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作出显著的贡献·例如在《帝国主义和资本积累》(1924年)一书中,他以通俗巧妙的笔触批判分析了卢森堡有关这一问题的全部观点.这一批判在论证20年代中期所作关于  相似文献   

18.
高明 《学术交流》2003,(8):73-76
发展生态产业对增加郊区的经济承载量、保护郊区的生态环境、提高郊区产品的竞争力、培育郊区居民的生态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郊区进行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必然选择;郊区应从产业规划、市场营销、环境管理、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龙省东北边陲,行政区域包括5个省辖市和16个县(市),区内有51个国营农场和8个森工局,土地总面积为10.9万平方公里,占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的23.9%,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三江平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转型.经济转型给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带来的影响,一是收入大幅度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二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三是滋生了灰色收入,分配显现出不公.根据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经济增长会促进居民收入增加,而收入差距现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经历.“先富”政策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提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消灭平均主义.制度设计的非合理性及制度的死角,滋生了灰色收入,有失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路径选择首先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其次是要加大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最后应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