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创新动力观是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即社会需求的刺激、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动机的驱使、工人与资本家之间阶级斗争的推动。马克思的科技创新动力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部分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也有个别见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其理论光芒。应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的科技创新动力观。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正在大规模地开展自主科技创新研究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其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中古阿拉伯帝国时期科学文明的兴衰探讨了影响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剖析了我国科技创新所面临的困境及其迫切需要处理的三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三步走”战略的需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要加快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科技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及其基地和队伍建设,为科技产业化提供源泉和后劲;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产学研结合,有效发挥政府推进科技产业化的作用等一系列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措施,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实施国家创新,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7年我国对1993年制定的《科技进步法》进行了系统修改。新的《科技进步法》巩固了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律基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写入法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宽容失败和强调诚信鼓励创新,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科技资源的共享制度及运行机制,支持农业基础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通过科技创新超越"世界工厂"角色的过程中,金融创新落后可能成为制约创新的瓶颈,而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金融创新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政府的参与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客观介绍加拿大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并就加拿大创新战略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解剖几个典型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的“科技创新论”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具体表现在 :科技创新既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科技创新是国力消长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家迎接世界科技革命挑战的有效措施 ;科技创新是对外开放的深化和要求 ;科技创新要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创新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自然与人生的价值观念、群体与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与宗教的价值观念,既有有利于创新精神的成分,也有影响和制约创新精神的因素。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要通过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理性审视,自觉培育和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以激活创新精神,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家创新能力、创新系统及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今年来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对国家创新能力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的回顾表明了创新系统化的趋势;从多角度的创新系统研究亦证明区域已成为国家创新活动的重要地理单元.以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为宗旨,总结各类型创新系统的关键变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创新系统整合思路可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高校的创新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互动的关系,认为高校应进行创新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教育者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在校园营造有利于提高创新文化教育成效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丰富了以往国家学说的内容,是对国家学说的新发展;"一国两制"拓展了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以"中国观念"来搭接以统一为目标的两岸关系,以此把"一国两制"落到实处,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浅析向创造大国转变过程中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设计概念诞生的历程,比照作为"制造大国"的我国当前设计现状,结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设计师)为摆脱行会辖制以提升艺术(设计)的地位与作用所作的努力的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发挥"设计"在"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树立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形成国家、企业和设计者创新的合力,并发挥设计教育的培育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文明成果,认真总结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地阐明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客观要求,指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广阔领域和基本途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和保证。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要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科学、有序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即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制度创新建设、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等,把增强自主创新贯穿于经济与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以自主创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和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发展模式上,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自主”,重点在企业,关键在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中认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对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是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点既丰富、义完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与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8.
论“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创新是"三个代表"的灵魂.从时代性看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站在历史的制高点,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是时代课题的回答和时代精神的升华.从现实性看理论创新,"三个代表"是对当前影响中国大局、左右发展趋势的新的重大实际问题的科学回答,是面向实际,冲破禁锢,又一次解放思想的理论成果.从实现的新突破看理论创新,"三个代表"围绕"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这一主题,依托历史规律,饱含时代内涵,解决了在新时期执政党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民生改革观念创新对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是民生改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创新民生改革价值观,创新民生改革任务观,创新民生改革效益观,形成了民生改革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集中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毛泽东建党学说、邓小平建党理论在新世纪执政党建设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是江泽民在世纪之交,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前程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就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建理论进行创新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