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两年,作家们密切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写出了一些在较开阔的社会背景下反映现实概括社会矛盾的小说。这些小说在艺术方式上具有兼容并蓄的开放性特点,给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近出版的“大上海小说丛书”之一的孙的长篇小说《烟尘》即是一例。当过知青的孙以描写知青生活踏上文坛,初期的作品大都追溯逝去的岁月,反思历史的教训,主人公以先进青年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艺术上的执着追求越益明显地表现在两方面:始终紧贴时代,直面人生,及时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既展现生活的美、青春的美,又不回避历史进程中的苦…  相似文献   

2.
当理论评论界津津乐道于散文大丰收或新生代作家时,重提“知青”话语,似乎不合时宜。然而,我们不能否认,不仅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知青”的投影,文坛也时不时地冒出知青作品。知青,既是一个过去的概念,更是一个当代的存在。不是吗,五年前以《中国知青梦》轰动文坛的知青作家邓贤,而今又推出《天堂之门》。前者为长篇记实作品,以其丰富翔实的史料首次披露知青大返城的内幕及全过程,使以往的知青小说相形失色。但从长远看,最具文学价值和艺术较力的依然首推那些深深扎根于生活和历史真实、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样式,后者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3.
一有必要先澄清“知青”和“老三届”两个概念。对于过来人,其内涵相当清楚。“老三届”指66~68届高、初中毕业的所有学生;“知青”则指老三届及其“文革”中陆续毕业的下过乡的、具有城镇户口的中学生。它们有重合,又有歧义。老三届内广大农村学生也是地地道道的知识青年,却没有“知青”称号,因为命运注定他们是“回乡青年”,而老三届之外的城镇高、初中学生,虽然不属于老三届,但因为下过乡,却享受“知青”待遇。这是外国人始终弄不清楚的事情,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特色”。“知青”类似于一“江湖”———又是一个颇具龙…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以社会群体为题材的创作当首推“知青”小说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这不仅因为知青生活为创作提供了丰富而又富于文学价值的生活素材,更因为知青群体里脱颖而出一大批有实力的作家,他们的知青生涯将使知青小说成为其创作道路上最有份量的作品。相比之下,我国的工农兵大学生也有百万之众,而这一段在当时无限辉煌,后来又无比尴尬的人生经历却很少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见到踪迹,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 近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王曦昌的新作《紫色学历》,这是新时期文学史…  相似文献   

5.
根据梁晓声小说《知青》和《返城年代》拍摄的同名电视剧,曾先后"热播",引起人们对梁晓声知青文学写作的又一次关注。对梁晓声的知青叙事,一直存在着两种批评声音。持肯定意见的人,把梁晓声笔下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理解为作者的"青春无悔";持反对意见的人,以为作者的知青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来自其"认识误区"和"价值误区"。上述两种意见,其实都是"误读"梁晓声。前者,没有看到梁晓声"知青叙事"存在着相当的"代言局限",作者的知青叙事与知青历史间有着极大的描述障碍。后者,没有看到梁晓声的知青理想主义,除作者个人原因外,有许多是来自知青运动本身。无论早期知青运动,还是"文革知青"运动,其间始终没有离开过理想主义。而无论知青运动是什么,它都是一代知青们的青春过程。应当把梁晓声的知青叙事,只看做是他个人对知青和知青运动的一种理解和解释。对于知青和知青运动的理解和解释本来就不应该只有一种,应当、也必然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知青小说在文体形式上采用了与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相对抗的新形式:一、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全知叙事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限知叙事;二、文革时期知青小说中的"凡人看异人"模式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自叙传;三、文革时期知青小说中高昂明亮的喜剧色彩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浓郁的悲剧气息。这三种情形源于知青文学叙事从依赖政治权威向依赖个体经验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作为知青作家,韩少功的小说归根到底是一种知青述说。从伤痕式的知青生活描述到反思式的知青生活审视;从双向运动的“逃匿”“、回归”到无法索解答案的精神围城;从实有性的矛盾、取舍到抽象性的怀疑、诘问。这就是韩少功知青述说精神演变的鲜明轨迹。  相似文献   

8.
知青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它的精神特征深刻地联系着知青作家们的生活与文化历史。坎坷的生活经历促成了知青作家们超于同时代人的精神成熟,知青小说走在了时代觉醒的前面;曲折的生活道路和文化感受赋予知青作家多元的文化立场,使他们生发出对传统、农民文化和民间文化新的思考,促进了新时期文化新的转型;生活的成长性造就了知青小说的青春性和理想主义色彩。知青小说当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局限与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将知青小说置于历史之中客观审视,给予其更多的理解之同情。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和2006年的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知青和非知青在阶层分化、收入分配以及生活幸福感等方面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知青和非知青在阶层分化和收入分配均没有显著影响,但知青比非知青的生活幸福感程度要低;另外,在知青群体内部,返城时间是他们的阶层分化和生活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知青和非知青生活幸福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试论知青文学对精神家园的寻求和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青文学描写的是知青作家的心史,也是一代知青的心史。它关注和探讨知青们精神大厦倒塌后所共同经历的对自己和过去的反叛、否定和精神的苦闷、彷徨。对现实的强烈的失望而产生的怀疑使他们陷入对过去的再度怀恋,并以此作为失落的精神家园的价值支柱,重建他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铁姑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独特的存在,北大荒知青文学对于“铁姑娘”人生所包含的历史、人性和精神文化内涵的开掘要比其他知青文学深刻而独到。尽管北大荒知青文学中“铁姑娘”形象群是复杂体的聚合,人物个性差别很大,但都没有偏离时代的共同本质,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反映这一时代的特征,这是北大荒知青文学创造“铁姑娘”形象的终极目的。“铁姑娘”形象完成了知青新人形象的建构,体现了一代女知青成长的受困与突围,更彰显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类形象内蕴的张力凸显出中国妇女解放进程的艰难和沉重。  相似文献   

12.
何立强 《云梦学刊》2007,28(1):113-116
20世纪中期,中国大地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盛行,《红旗歌谣》和知青文学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在《红旗歌谣》和知青文学自然主题的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它们一道共同的风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它们高扬的时代主旋律;反生态、自然审美的缺席是它们共同的特征;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受着同样理念的支配。  相似文献   

13.
青文学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经历过勃兴与辉煌。而近几年,知青文学的态势则略显沉闷,就总体而言,知青文学尚缺乏史诗型巨著,由此而对知青文学产生忧虑是不无道理的。不过,在近几年较为沉闷的知青文学的大格局中,也确实有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动向,如主题的延伸和叙述方...  相似文献   

14.
李巧宁 《学术论坛》2003,(6):119-122
女知青与农民的婚姻是上山下乡时期女知青婚姻的主要形式,在当时受到了国家的介入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今天仍是知青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女知青与农民结婚,和当时社会的大多数婚姻一样,有爱情和理想搀杂其中,但现实的成分占多数:和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今天,回顾这段婚姻,我们应当给予它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5.
知青文学的肇始是源于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在"文革"中形成高潮的知青运动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坛上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潮"、"知青文学"等文学现象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奥运之年是知青运动的40周年。当年的知识青年于文学、历史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对群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正确解读知青文学,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客观认识其消极影响,无论对文学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是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笔者的研究,中国知青运动分为性质不同的三个阶段:1955—1966年为移民垦荒。加强农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阶段;1967一1976年为极左路线肆虐、上山下乡演变为政治性大运动阶段;1977—1980年为知青政策大调整直至“消亡”阶段。周恩来在知青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当然是表现在前两个阶段。一、周恩来思想和“文革”前的上山下乡1955年,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北大荒垦边,在全国城镇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拉开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从1960年开始,上山下乡运动纳入了国家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周恩来与上山下乡运动…  相似文献   

17.
知青作家的人生启蒙处于一个英雄主义精神被极度夸大了的时代 ,童年时代的英雄故事和英雄幻想对知青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知青文学创作的英雄主义精神经历了一个由失落到升华的过程 ,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创作意义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 ,知青文学英雄主义精神给新时期文学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并因此而赋予新时期文学一种悲壮的浪漫情怀 ;一方面 ,由于激情的失控与理性的缺失、传统观念的因袭与现代意识的匮乏等原因 ,知青文学在价值判断与审美追求等方面也表现出落伍于时代的滞后性 ,致使一些知青作家将自身的人生悲剧掩饰在传统意义上的人格完美之中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期,内蒙古草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成千上万的知青,并带给后者深刻的影响。其中有一些知青,后来成为蜚声文坛的知名作家。融化在他们作品(知青小说)中的塑造了知青精神面貌的草原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邱付平 《云梦学刊》2003,24(3):75-77
《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是世纪初出版的一套以知青为题材的文本,这套文本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文本的作者面临着一种在纯文学与商业化之间进行艰难选择的困惑;其次,由于审美品格的缺失,致使文本的备忘价值大于其审美价值;第三,文本的策划者将这套文本定位为“民间文本”,带有很大的虚幻性与不确定性。纵观知青文学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套文本并未能将知青文学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知青文学的创作有待突破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失去了知青作家,一部新时期文学史会成为残篇断简。知青作家这一创作群体的出现及其产生的实绩,早已引起文坛的密切注视。然而,现有的研究往往偏重于知青作家的个体特征,或者群体的主体方面,忽略了产生知青作家群体的共同文化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