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细松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68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国际金融法并没有发挥出金融稳定的功能。研究从国际金融法的视角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防范,认为无法规制不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系统风险无法化解和防范以及存在效力和内容方面的不足和漏洞是危机的主要成因,而转变发展理念、建立正式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价值取向安全与效率并重、扩大调整范围和转变方法、统一金融立法以及制度创新是防范危机的积极演变。因此,国际金融法要作出循序渐进的调整,并遵照公法与私法协调发展规律,同时提升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动荡和危机的功能地位。 相似文献
2.
何焰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0(1):74-75
考察近年来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救治金融危机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行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发展的实况,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对此笔者拟从国际金融法的效力和内容两个层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潘抱存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6):37-40,4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是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金融全球化有其利也有其弊,近年来多次金融危机逐渐变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与之关联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给世界带来一些重要的警示:一是金融创新要适度,金融监管要完善;二是"虚拟经济"不能远离实体经济;三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能严重超过居民的收入;四是构建公平有效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构建没有货币霸权的全球货币体系。防范全球金融危机需国际间的法律防范与合作措施。对国际金融法应有一些新的思考:一是在总纲中要明确建立起一个全球公平、公正、有效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二是国际金融法必须包括金融交易、金融规则和监管关系。三是改进国际货币制度。四是际银行监管合作制度。五是国际证券监管制度。六是国际保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4.
曹龙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
自90年代初至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都具有全球性特点,其动因主要表现为金融性资金交易量的巨幅增加、国际游资横冲直撞、全球债务结构日趋恶化、泡沫经济危害甚大和金融监管力度欠佳等。全球金融危机必然对我国形成一定冲击,但冲击力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我国经济状况和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我们必须从体制改革着手,加快市场化进程,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强化金融监管的作用,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宋效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51
全球化的发展为国际政治的演进注入了许多新变量,其中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具有深远意义,它反映了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日益上升的作用。全球公民社会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国内公民社会的超越和发展,其行动者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事务,已成为除主权国家及政府间国际组织外的一支新生力量。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将对国际政治的运行构成某种制约,影响国际社会中的价值分配。尽管全球公民社会还很不成熟,但它在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结构方面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需要积极处理与全球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仁真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0(1):69-7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论坛》2022,(3)
国际秩序构建是国际政治中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议题。其中,国际秩序是以制度、规则与组织为基础的秩序,通过制度协调可以推动和规范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因此,通过国际制度的视角能够分析自由国际秩序的危机和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现有国际制度秩序正处于混合制度并存的复合国际秩序阶段,既有西方主导的自由制度秩序,也有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国际制度秩序,还有正在形成中的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制度实践的国际秩序。中国与国际制度秩序正处于深刻的转型过渡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勾勒出的未来国际秩序的蓝图与愿景,是中国推动国际秩序转型的远景指南。当前,国际制度秩序已经开始从基于西式规则的自由制度秩序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多边制度秩序转变。国际社会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共同构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8.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是全球环境恶化的产物 ,同现有的国际机制一样 ,有自身合理的一面 ,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根源于现有的国际秩序 ,这些问题的改善依赖于建立一个更加民主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张怀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2):37-40
国际货币金融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 ,其发展历史较短 ;有关这门学科的性质、名称和体系 ,法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在分析该学科内在特性的基础上 ,提出作者的观点 ,旨在统一有关分歧看法方面作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丙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其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大部分观点只是就金融而谈金融危机,并没有揭示出这次金融危机的更深次根源.本文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根源在于:金融机构违规炒作和道德风险行为、美国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和美国人的超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曹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29-33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资本外逃在有关国家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和成因,测算了我国资本外逃规模.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复杂,资本外逃的途径也是五花八门,手法繁多,并对国内经济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我国治理资本外逃的对策,应是标本兼治,既要建立健全长期内消除资本外逃的制度环境,又要在短期内构筑和完善资本管理的办法,加大对非法资本外逃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2.
2008全球金融危机成因综述及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其造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对由美国次贷爆发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八种重要观点作了总结及简评,以期引起各方面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法论一个中国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少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50-55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是一个中国,绝非两个国家,这是历史、现实和法律所证明的事实。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论述了台湾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金融危机反思国际金融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国际金融体系危机,建立于美元霸权上的国际金融体系具有不可持续性并推动了危机的蔓延,增大了危机的破坏性。面临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国际资金流动监管加强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我国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并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渐进有序地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5.
赵少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24-28
本文主要从国际社会对战争罪犯的历次国际审判,根据1945年《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1946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91年《前南国际法庭规约》以及2002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关于战争罪的规定,对比分析了战争罪内涵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国际金融软法是用以规范国际金融关系、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在实践中具有某种实际效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突出表现为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制定和发布的各类国际金融标准。既有条约规则作用有限、金融监管实践复杂多变、关涉敏感主权问题、缺乏争端解决机制,是软法在全球金融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软法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价值,既体现为中转价值,即作为向硬法演进或转化过程中的过渡阶段;更表现为独立价值,即凭借自身特点和优势长期稳定存在并独立发挥作用。在相当程度上,软法在当前全球金融治理中发挥着比硬法更为重要的作用,使得全球金融治理呈现软法之治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宏观审慎管理反映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赋予金融压力测试新的理念。宏观压力测试是实现宏观审慎管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应重点考虑金融业的顺周期效应、金融机构的资产相关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制度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
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系统地建构相关的规制与监管制度是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必由之路.面对国际社会的现实,有效地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需要一国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规制与监管制度的建构,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严密体系.就前者而言,一国需要在健全和完善国内金融规制与监管制度的同时,建立和健全防范境外金融风险和危机传入的制度.就后者而言,各国一方面应加强金融监管双边合作,另一方面,应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填补多边金融监管制度的空缺.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视角下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柳钦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8-18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及其监管理念的反思。美国现行的“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多头监管、监管疏漏和监管失控等缺陷。金融危机的恶化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监管体系的内在缺陷。有鉴于此,2008年3月31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现代金融监管构架改革蓝图》,详细地阐述了美国金融监管构架改革的短期目标和途径、中期目标和途径以及长期目标和途径,其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理念从机构导向监管向业务导向监管转变、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转变和从规则导向监管向目标导向监管转变,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