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国际金融法并没有发挥出金融稳定的功能。研究从国际金融法的视角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防范,认为无法规制不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系统风险无法化解和防范以及存在效力和内容方面的不足和漏洞是危机的主要成因,而转变发展理念、建立正式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价值取向安全与效率并重、扩大调整范围和转变方法、统一金融立法以及制度创新是防范危机的积极演变。因此,国际金融法要作出循序渐进的调整,并遵照公法与私法协调发展规律,同时提升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动荡和危机的功能地位。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是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金融全球化有其利也有其弊,近年来多次金融危机逐渐变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与之关联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给世界带来一些重要的警示:一是金融创新要适度,金融监管要完善;二是"虚拟经济"不能远离实体经济;三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能严重超过居民的收入;四是构建公平有效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构建没有货币霸权的全球货币体系。防范全球金融危机需国际间的法律防范与合作措施。对国际金融法应有一些新的思考:一是在总纲中要明确建立起一个全球公平、公正、有效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二是国际金融法必须包括金融交易、金融规则和监管关系。三是改进国际货币制度。四是际银行监管合作制度。五是国际证券监管制度。六是国际保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3.
考察近年来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救治金融危机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行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发展的实况,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对此笔者拟从国际金融法的效力和内容两个层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夏季,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各国金融安全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威胁和挑战。为了维护金融的安全与稳定,各国不但要提高对金融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对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能力、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还要加强国际区域金融合作,并为构建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涌人中国,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也随之而来,中国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文章通过分析西方国家银行经营模式的变迁轨迹,并结合中国国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开展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解决好金融创新是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2.
金融抑制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弧お*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我国现存的农村金融抑制的背景下,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民间金融中的投资者在监督企业家时存在“免费搭车”问题 :外部投资者数量越多,对企业家经营活动的监督效率越低。给定其他外生因素不变,企业自有资金越多,企业的技术效率越高,优质项目相对于劣质项目的成功概率越大,地区民间资本越雄厚,民间金融市场所依存的社会习俗、文化与规范等环境因素越优越,民间金融市场规模就越大;民间金融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水平越高,企业项目越有利于企业家牟取私利,民间金融市场规模就越小。  相似文献   

14.
在描述金融中介理论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分析金融模式的历史演变,比较分业、混业模式的优缺点,从中给出我国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金融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形成引人注目的经济景观和潮流。作为一种趋势,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并将金融风险控制到最小,是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全球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指出其对中国金融安全构成的种种挑战,最后提出我们所应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融全球化趋势使金融安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安全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金融安全的现状,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离岸金融业务借助于“金融创新”在活跃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并不是离岸金融业务与机构,但离岸金融的复杂性与跨国性确实对现行的监管体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完善和加强离岸金融的国际监管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国际社会除了采取传统的监管措施之外,还应就国际监管合作达成共识,发挥国际组织在操作技术设计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卢方元  段晓娜  袁淼 《南都学坛》2011,31(1):137-140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一种套期保值和获利的金融产品,具有复杂性、灵活性和杠杆性的特征,它既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也具有自身的风险,是引起美国房贷次级债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金融衍生工具的这些特点表明应加强对衍生工具的外部和内部管理:外部管理即从市场制度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内部管理即投资者内部建立起规范的运作系统和合理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对贯穿于衍生工具的每一阶段,从产生到交易乃至新的组合进行全面的监管,尽可能地避免风险,趋利避害,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本次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大缺陷: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现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因此,要改造和重塑国际金融体系: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打破美元的垄断霸权;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20.
金融与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金融服务业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作为."金融生态理论"作为一种系统仿生理论用于对金融体系进行分析是个全新的视角,"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构建可以使金融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行业和企业.对于在中部崛起中金融服务业需要起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后发优势的江西省,应用相关"金融生态理论"可以较全面地分析区域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贡献.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