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德轻刑”是孔子法律思想的宗旨,也是他治国方式的指导原则。研究孔子“重德轻刑”的德刑的关系,是全面认识孔子法律思想前提。文章以孔子“重德轻刑”法律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德刑关系的全面探析,以求进一步厘清孔子法律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洛克的法律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这是其社会契约论自然法思想的核心内容。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法律观”以及系统的自由学说,阐明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治原则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实行法律的统治,为防止滥用权力和专横,提出了分权理论  相似文献   

3.
老子思想中包括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门类齐全的法律思想。老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自然法思想的智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笔者将尝试用以老喻老,以儒喻老,以今喻老,以法喻老等方法,从法学流派、实体和程序法学等几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4.
法家把法律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钳制、控制人们的思想,使“其言谈者必思轨于法”,“事断于法”。法家认识到必须把法律布于百姓并使明白易知,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这是法家法律思想中的积极成果;但它夸大法律作用,妄图把人们纷纭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思想统一到法律上去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分析了邓小平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法律思想,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些法律思想将指引我们扫清法制建设过程中的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法律思想 ,不仅以变法维新为主要内容 ,提倡“德治”、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主张宪政、强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等 ,也是梁启超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的法律思想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其早期法律思想取向主要是认为“中国必用西法”;中期法律思想取向主要是认为“中国必不能用西法”;晚期法律思想则认为“法制与民主的前途必在中国逐步展开”。其早期法律思想是其功利主义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中期法律思想与晚期法律思想,则是其现代新儒学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但侧重点不同,中期侧重人的因素,晚期侧重法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作为一种本土文化资源,在经历了消沉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复兴。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植根于社会转型、孕育于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早在民国时期,以董康为代表,部分法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了全盘接受西方法律文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弊端,也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存在于中国本土社会的合理性。虽然其中有些观点过于偏激或武断,但对于中国现代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研究董康法律创制思想的意义,分析了董康的立法精神和刑罚思想并探讨了董康法律创新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提倡的“礼治”、“德治”、“人治”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这个过程便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它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决狱是其开端,以经注律是其深入,以经立法是其完成。《唐律疏议》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法律儒家化过程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孔子的法律思想核心是“德主刑辅”,即以“仁”为本的法制原则;“德”、“礼”教化的防范措施;宽猛相济的施刑办法;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孔子的法律思想对今天中国的法制建设仍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伯尔曼认为,法律不仅是一种公正地制定和适用规则的事业,而且也包括投票选举、发布命令、任命官吏和宣布判决等立法、司法、行政的管理方式与分配权利和义务、解决冲突和创造合作渠道的过程;法律不仅属于上层建筑,也属于物质基础;法律不仅是统治阶段意志的体现和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民间需要的反映和防止统治阶级专断的武器.法律的发展不是单纯渐变式的演进,而是演进与革命交替进行,西方法律传统正是在11-12世纪的教皇革命中逐渐形成的.西方法律与宗教关系十分密切,基督教和世俗宗教极大地影响着法律,法律也与宗教始终有着相通相同的地方.伯尔曼的这些思想,有的极富洞见,有的颇有启发性,有的则显然失当.但不管怎样,它们都为我们展示了西方学者的一种法律观,值得认真借鉴、汲取和深思.  相似文献   

12.
戴名世信守程朱理学,推崇礼教,以“正人心而维持名教”为己任.同时,他主张明刑弼教,严惩盗贼,维护社会稳定.他认为“经世之大者”,莫大于“君子小人之进退”,大声疾呼改革科举制度,以选拔真正的人才.戴名世的法律思想虽没有突破传统的范围,但为我们了解清初法律思想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道家思想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唯道是从"的思想曾一度造就了西汉文景之治的辉煌盛世,后虽末被官方采纳,但对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道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秦朝法制中儒家法律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史学界通说认为,秦代法制是在法家法律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法家理论的结晶,由于儒法两家在理论上的尖锐对立,秦朝法制中不可能包含有儒家法律思想。本文通过分析《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的法律规范及有关吏治的规定,指出秦朝法制中包含有大量儒家法律思想的成份,体现了秦统治者对儒家法律思想的吸收和继承,认为秦朝法制是和法合流的滥觞,对于中华法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儒家法律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但并未被当时统治者所接受。秦朝法律法家化明显,但秦律中仍然包含儒家法律思想成分。汉代中期废除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使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儒家法律思想遂成为长期影响中国法制进程的正统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法律思想亦内涵丰富。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观点是“礼治”、“德治”与“人治”。这三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不可分割。同时,儒家法律思想也不排除法治。  相似文献   

17.
“有法不依”、“司法不公”、“舍法求法”等现象的存在,使法律信仰问题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且矛头直指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然而,对中国古典法律思想的剖析说明,“法律信仰危机”的存在,并非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过错,恰恰相反,我们应当做的正是真正进入中国古典法律思想,从中寻找到使之进入当代法律生活的有效路径,为它本身赢得存活和再创造的机会,并最终使其成为当代法律信仰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8.
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法律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传统的儒家文明;二是来自西方思想的滋养。他的法律思想围绕着自强的目的,在宪法观、改革繁琐的律例、国际法观以及改革刑法及诉讼法方面都有创新。作为“亦新亦旧”的沿海知识分子的典型,王韬的法律思想也呈现出新与旧相互冲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鲁迅法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文学作品中所映射出的法律思想极具深刻性和革命性。他彻底否定封建礼治秩序,大力倡导自然法思想;呼唤民法精神,期盼民法制度,主张“立人”、建立“人国”;深刻揭露反动刑法的罪恶,批判执法当局的腐朽性;运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重视法律的实施效果。鲁迅的法律思想具有否定性评价的根本特征,对中国封建法制及其所处时代的现实法律问题坚持一贯的批判立场,凝聚着对几千年来中国法律传统和文化的沉痛反思。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法律思想是对邓小平法律思想、江泽民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方法和论断,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法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经济法、程序法、社会法、国际法,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法律智慧的结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崭新成果。下篇主要是就胡锦涛刑法、民商经济法、程序法、社会法、国际法等思想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