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沫若同志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女神》以强烈的时代精神、磅礴的气势、高昂的格凋、崭新的形式,在新诗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但《女神》以后,诗人的激情减退了,诗歌的思想艺术力量削弱了,散文化和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愈来愈加明显。尤其是诗人解放后的某些应景之作,思想贫乏,艺术也很浅陋,完全失掉了《女神》那种思想艺术浑然一体的特色。 作为一代宗师的郭老,在诗歌创作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后退现象呢?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天才诗人,瑰丽多姿的毛泽东诗词,正是他审美实践的结晶。同时,毛泽东同志还是一位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作出很大贡献的重要理论家,他的《矛盾论》、《实践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上的讲话》等论著,都是永久地闪耀着美学思想光辉的宝贵文献。为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系统地研究,深入地阐发毛泽东同志的美学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诗人西奥多·瑞特基对自然怀有真挚的爱。他的许多诗篇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受。《夜旅》是瑞特基最优秀的诗作之一,它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从行驶中的列车卧铺上看到的自然景色。不过,这不仅仅是一首自然景物诗,它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4.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先驱,同时又是一位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情结"的诗人。在他的诗作《少女》中,诗人巧妙地导演了一幕少女变树的短剧。文章力图通过对庞德生平和诗学观点的初步探究,阐述诗人的意象选择与他人生轨迹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进一步解读庞德如何将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与美国现代诗歌内容成功结合,以及如何运用"树"这一根系繁茂的植物表达游子期盼扎根故土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5.
丁澎是清初仁和(今杭州市)回族一位有成就的诗词作家,《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四期载丁生俊同志《清初的回族诗人丁澎》一文,对他的家庭、身世、生卒年和创作概况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恢复》是郭沫若同志前期诗歌创作的最后一本诗集,也是他基本上完成了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之后创作的第一本诗集.无论从这本诗集的内容和形式看,或是从它在诗人解放前的全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来看,《恢复》都不愧是郭沫若诗歌创作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郭先生是革命的诗人,同时,又是革命的战士.”①《恢复》正是郭沫若同志作为革命诗人、革命战士,用他的笔作为锐利的武器,为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冲锋陷阵而留下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7.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徐无闻同志《高适诗文系年稿》一文,提出了一些可喜的新看法.我读后很受教益.但也有一些不能同意的问题,想同徐同志以及广大读者,共同研究.一、关于高适的漫游燕赵高适在开元年间和天宝年间,都到过北方边塞,对他成为边塞诗人,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极其深刻地阐明了“诗要用形象思维”,并指出“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字长吉,河南昌谷人〈今河南宜阳〉.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思想进步而又很有才华的年青诗人.只活了二十七岁.“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长歌续短歌》)他把自己短促的一生,献给了诗歌创作,传留下来的诗共二百三十三首.他的诗歌形象生动、构思奇特,语言上绚丽多采,广泛运用比兴手法,具有辞新意巧的  相似文献   

9.
高适是盛唐一位很值得研究的诗人。他的诗名很高,被近代论者誉为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与岑参并称。他在政治生涯中也是成功者,史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旧唐书·高适传》)有唐一代,高适虽不能独占风景,然而在盛唐的诗人中,高适在政治上的显达是超乎同辈的。  相似文献   

10.
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有贡献的诗人。他的诗曾吸引过我国的一些诗人,对我国新诗的发展有过一些影响。作为当代著名诗人之一的贺敬之也确实与这种影响有关。当前,注意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新诗的发展是不无补益的。但读了陈守成同志《论马雅可夫斯基对贺敬之诗歌创作的影响》(见本刊1980  相似文献   

11.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他的《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神曲》,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部寓言作品,文本充满着难解的象征、经院哲学的术语及各类史事.长期以来,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神曲》,也各有所获,多有创见.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也谈一点浅见.19世纪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德·桑克梯斯的《论但丁》认为,《神曲》中的“但丁的世界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可是,但丁不从诗人而从哲学家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越出了故事情节的范围.”德·桑克梯斯指出但丁《神曲》是以诗的形式去表达他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为革命歌唱了半个世纪的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被评论界忘记了,这是很不公平的。我说的是胡征同志。他从1935年开始发表诗作散文和短篇小说,收获颇丰。其短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七月浪”诗人专集《白色花》中,选了七首。近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胡征诗选》,采其佳作,呈于人前。其中包括了他的短诗结集《主席台》(1954  相似文献   

13.
陕北籍诗人远村是20世纪90年代极具影响力的青年诗人。其新诗集《浮土与苍生》,以大量的篇幅直接或间接描写陕北的物象与人事,颂念生于斯、养于斯的故土与亲人,抒写难以割舍的亲情与乡情;也从更深的层面上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本质和生命意义的感悟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立立同志: 你好!多谢你几次寄来你父亲穆木天的遗著《穆木天诗选》、《穆木天诗文集》以及你母亲彭慧的遗作《不尽长江滚滚来》,捧读之余,使我深受启迪;又读到你两次寄来你父亲所写有关我的诗和诗集的评论文章,更使我深受感动。大家都知道你父亲穆木天同志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启蒙诗人,是中国诗坛新诗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有深刻修养与敏锐目光的诗歌评论家。他所写的《郭沫若的诗  相似文献   

15.
庞德不仅是一位敢于在欧美诗坛标新立异的意象派诗人,他也是一位能够在20世纪世界诗坛开拓创新的先锋派诗人和现代派作家.庞德通过史诗代表作《诗章》充分彰显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才华.《诗章》具有鲜明的互文性特征,也具有文本对话和狂欢化的属性.在《诗章》中,庞德通过借鉴布朗宁的"独白体"创作方式,一方面呈现"独白体"与《诗章》文本风格的某种契合,另一方面借助多声部独白和蒙太奇式表达,创造性地呈现了庞德式的现代主义诗歌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真挚、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被后人交口称赞。钟嵘在《诗品》中称陶诗“笃意真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陶诗“质而自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陶诗为“开千古平淡之宗”。然而,人们皆知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隐士。正因为他过着真正的隐逸生活,又是一位大诗人,所以钟嵘在《诗品》中又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相似文献   

17.
《遗歌》是于右任先生催人泪下的国殇绝唱,作于1962年,2014年11月10日是于右任先生辞世50周年祭;通过对《遗歌》的阐释,表露出于老作为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革命家、爱国者、书法大师、诗人的遗愿,倾诉着对祖国和故土的深深的眷恋和深情;同时,面对先生的墨迹,读着他深情凄婉、词淡意远、大朴不雕、自然泻出的心声,也在默默地接受着不同凡响的心灵洗礼.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但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谈他的诗歌,他也未给自己编过一本诗集,这真是件憾事。 朱自清的新诗作品并不丰饶,而且多数作于青年时期,但他一生与新诗有不解之缘。从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他创作第一首题画诗《睡吧,小小的人》开始,他先后在《新潮》、《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诗》等报刊发表了六七十首诗作。一九二一年他参加了文学研究会,次年创办中国第一本诗刊《诗》,由朱自清和刘延陵、俞平伯,叶圣陶主办。一九二二年,文学研究会出版了文学丛书之一《雪朝》,内收八位诗人作品,公推朱自清首席。后又编成诗、散文合集《踪迹》。此后,他潜心新诗理论研究,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诗论。《新诗杂话》一书是他研究成果的集萃。与此同时,他仍不断受诗兴趋遣,写出一些新诗。  相似文献   

19.
从刘耀辉的新闻作品看“天府之国”四川前进的脚步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邱沛篁在我的印象中,刘耀辉同志是一位很勤奋的新闻记者。继近几年他的《张蓉芳传》、《人生的价值》和《新闻写作》三本著作正式出版后,现在他的《新闻作品选集》又问世。我以为,这是很值得祝...  相似文献   

20.
王珂 《南都学坛》2009,29(4):54-60
菲律宾华侨云鹤是著名的华文诗人,一生致力于新诗创作,他的诗路上既有鲜花,也有荆棘。他是一位具有较好的语言智能、较自觉的诗体意识和较强烈的现代意识的优秀诗人。他的语言智能、诗体意识和现代意识使他创作出了《蓝尘》、《野生植物》等优秀诗作。他也是一个自我意识较强的诗人,重视诗体的独创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语言智能有些减弱,影响了诗作的艺术性。考察云鹤的新诗创作,特别是从语言智能、诗体意识和现代意识三个关键词角度评析他的新诗创作,有助于思考新诗的出路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