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中国风俗文化进入理性思维的时代,它要把研究的重心转向宏观,为风俗文化定位,阐释它与政治、宗教、礼法、道德、艺术等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研究范式,促进社会风俗的现代化,重构中国风俗文化学大厦。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8,(36):22-23
在中国,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是中国风俗文化融入世界的历史,是中西风俗文化交融的研究高潮时期。在这百年的风雨中,中国风俗文化的研究经历了高峰、低谷、热潮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文化的符号,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各层面的质素,都被它统摄下来。所以,我们可以说,汉字所贮存的正是中国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现象,正是汉文化的原型。这样,汉字就有特殊的文化解读功能。要考察中国风俗习惯和礼仪制度,我们如果从《说文》及《说文解字注》中,就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风俗礼仪发展的大致轮廓和轨迹。因为这个课题很大,仅就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成一本书,所以这里只能大题小作。现在不妨先从风俗礼仪这几个字谈起。先看“风俗”二字。《说文》:“风,八风也。东方日明庶风,东南日清明风,南方日景风,西南口…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朝鲜族风俗之中,包含有两种因素:其一是从朝鲜带来的固有凤俗,这是构成朝鲜族现有风俗的基干;其二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发生变化和重新形成的风俗,这是构成朝鲜族风俗的分流。本文根据在对东北三省以及内蒙、河北省等地朝鲜族聚居的市镇村屯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就现今中国朝鲜族的凤俗类型及其分布状况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风俗是社会心理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上精神状态的必然产物,因为社会心理是风俗形成、传播、变化的直接来源。风俗一方面反映了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心理在社会生活环境方面的集中体现。人们正是从风俗中的社会心理基础,窥视出一个历史朝代的社会演变、民族性格、道德观念、文化风貌以及其他继承流传的文明脉络。不了解社会心理,研究风俗就无法开拓它的深度。拙文试从社会心理鸟瞰在中国风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隋代地方风俗,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7.
对民俗的历史解读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俗又称民俗,它是一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是集许多个主体无意识经验而形成的群体性生活方式.人是风俗的主体,也是民俗所属的载体,风俗研究是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风俗是历史形成的,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风俗考古就是借鉴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追踪和源流的考证,从而为史学打开超越文本的广阔领域.历史不论是用文字表述还是通过风俗来演示,都要经过现代人的选择加工,用历史的眼光对风俗进行加工.今天,民俗作为鲜活的,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已经进入中国文化主流的视野,这不仅使民俗成为新世纪文化的重要资源,也将给社会史的研究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谈古华作品的风俗描绘康铁成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的总和.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能表现"时代的生活和情绪",显示生活的丰富色彩和情调.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认识作用.风俗描绘在...  相似文献   

9.
在三峡地区墓葬建筑中,砖(石)室墓是最重要的建筑形制。它虽在两汉时期开始流行,但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相当丰富,是古代厚葬风俗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对研究中国古代风俗史和建筑史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谈广西邕宁习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从广西邕宁一带的恋歌、婚嫁歌、生辰祝寿歌、劝戒歌、哭丧歌几类山歌切入,说明民歌是时代精神和风俗情况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相似文献   

11.
何辉 《国际公关》2014,(6):88-90
正《风俗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伏尔泰从1740年开始撰写,1756年在日内瓦出版。1765年伏尔泰发表了《历史哲学》,后把它作为《风俗论》的导论。2伏尔泰《风俗论》的出版比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稍晚,与后者相类似的是,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中国的悠久历史在伏尔泰的眼中,中国是个拥有4000多年光辉灿烂历史的古国,而且他指出,中国的历史是信史。在伏尔泰的心中与笔头,中国  相似文献   

12.
所谓节令体育就是自古以来与岁时节令相关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这种体育活动与岁时节令的其它风俗礼仪活动一样,是人们在庆度岁时节令的过程中共同感觉需要的东西,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健身、娱乐的要求,而且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中国是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民族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因此在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周边,节令风俗活动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作为节令风俗活动内容之一的节令体育活动亦然。在节令体育活动上,汉族与…  相似文献   

13.
居住在湘西、鄂西、川东南、黔东北的苗族,在古代因服饰崇尚红色,曾被汉族学者称为“红苗”。准确地讲,此称应无褒贬色彩。本文以这些操东部方言(也称湘西方言)的苗族为述说对象,为标志简明扼要,放沿用红苗这个概念。红苗将迈占中国苗族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以它的姓氏进行探索,有助于我们了解它的风俗,以及由此窥视整个苗族的发展脉络。一位哲入说过,人们是不了解的就是他最熟悉的东西。姓氏涉及每一个入,可我们对它却不甚了然。张克采在《中国风俗史》中写道:“姓者生也,所以明世系而别种族也。氏者犹家,所以表家门也,故一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陕北婚俗资料,从社会文化角度论述了陕北人的婚姻模式——风俗性婚姻。藉此,作者认为,只有变更陕北人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陕北婚姻纳入法制化轨道。这并非要消灭风俗性婚姻模式,因为它所依存的规范体系将长久存在。只有将风俗推向良性发展道路,才能使风俗性婚姻更具现代性,从而为法制婚姻居于主导地位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5.
泽陆 《山西老年》2012,(1):59-59
巴马县,位于中国西南部广西盆地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巴马四面环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大自然良好的环境赐予巴马人长寿的必要条件。2003年,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巴马成为世界五大长寿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礼俗是中国古代史学与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周代是一个重礼的社会,在吸收风俗的基础上为大夫以上的贵族制定了严格的礼制。而庶人在保持自己已有传统风俗的同时,又会受到礼制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丰富的礼俗。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所以,不了解中国古代礼俗,就不可能深层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诗经》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  相似文献   

17.
老舍和风俗,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中已近乎合二而一了。提起这一异秉的作家,人们会马上想起他笔下一帧帧浓烈而独特的风俗画卷;论及他创作的艺术特色,“北京味”又会成为立刻跳入脑海的中心概括词。北京,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与中国千余年来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的风俗文化就不仅只具有地域性,而且更富有整个民族风俗的代表性。自然,老舍充盈着风俗味的作品中,民情风俗的表现从来就不是民俗学式的静态记载考订和抽象归纳总结,而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心理学式的观察和思索。  相似文献   

18.
隆丧厚葬在中国丧葬史上占据主流,其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儒家孝道影响的结果。其实丧葬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是当时社会风俗奢靡化的反应,并非源自于儒家丧葬孝道伦理。真正的儒家并不提倡厚葬,儒家礼仪反而是历代限制厚葬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整个社会的奢侈化,收效甚微。因此,要寻找隆丧厚葬的原因,必须从社会风俗的奢靡化入手,并结合当朝的特性分析之。当然,从社会风俗的整体性观察,它也反映了礼与俗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风俗文化史上,黄遵宪、严复、陈独秀先后作出开创性努力,贡献巨大:黄遵宪是中外风俗研究的开山者;严复是鼓吹全国学习西方风俗文化的第一人;陈独秀是中国新风尚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不到喀什,就不算真正到过新疆。它在"丝绸之路"上具有重要地位,并汇聚了东西方精华,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喀什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西靠帕米尔高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浓郁的民族文化、淳朴的民族风俗,无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喀什素有"歌舞之乡"、"长寿之乡"、"玉石之乡"、"瓜果之乡"、"美食之乡"等众多美誉。为了让您了解喀什、认识喀什,同我一道走进喀什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