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体系、文化和制度规范的安排。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尚不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股权结构不合理,经理人激励与约束“双重软化”等公司治理问题的存在。完善公司治理的措施有: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架构我国股份制企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应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把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持股会结合起来,同时在公司各机关之间合理进行权力配置,以达到权力互相制衡,而且不影响企业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激励和约束是公司治理的两大主题,激励只有在有效约束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没有约束的激励等于鼓励机会主义行径,而约束能否硬化则取决于委托人能否方便地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本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低效率的逻辑源头在于市场缺乏竞争和政府代理下企业内部权利安排失衡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4.
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点和亮点,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重大要求。此举由政治、经济双重逻辑使然。前者强调国有企业蕴含着极强的“社会主义”色彩,其是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后者强调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能够有效解决现代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制度性弊病,同时提升企业的执行力。这一重大论断的核心要义在于党组织应有效发挥领导作用,使其意图在公司治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中都得以体现,但又不能代替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因此必须恰当地明确党组织的权责边界。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分别为把关定向、保证落实、统筹协调。实践中,须从强化思想意识、完善组织设置与优化运行机制三个层面,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从比较公司治理结构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作有效的整合 ,以揭示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优势的渊源和发展趋向。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以个人和机构为主导 ,以财务资本最大化为目标的 ,可称为市场主导型治理结构。日本的企业结构是私人和公共所有权的混合 ,其治理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本最大化。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表现为银行参股和职工参与管理 ,其治理目标是人力资本最大化。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称为网络主导型治理结构。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困境的关键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严重不对称。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有效市场的建设 ,建立多元混合产权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徐佳 《东岳论丛》2002,23(6):57-58,142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 ,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人治理结构 ,但当前的公司法人治理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只有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的质量和效率 ,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公司治理引起了企业的重视,也启发了理论界对新兴时代下有效治理的思考。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遭受了重大冲击,为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投资主体缺位、股权单一以及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有必要依据不同研究者对公司治理的定义,深入探讨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根源,为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是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独立董事制度下,独立董事的实际权力与法律权力差异较大,导致独立董事权责严重不对等。当前国有上市公司中,具有科研背景的独立董事比例较高,而参与实际决策的话语权和监督权较弱。文章利用2005—2020年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个人特征和决策参与数据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背景和实际职责定位受企业治理文化和治理结构的影响,股权集中度和管理权集中度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文章认为,现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需进行本土化改革,明确区分不同类型独立董事的职责范围,使决议问责型和战略顾问型独立董事各司其职,同时针对国有企业类型结构进行灵活的制度抉择。  相似文献   

9.
淡马锡是世界知名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的成功典范。本文在研究淡马锡公司治理中独特而科学地定位"三对关系"的基础上,分五方面总结了淡马锡董事会的成功运作,进而为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演变的转型时期,引发了许多经济方面的理论探索。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和通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等国企改革目标的确立,公司治理问题也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在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历程和失效的原因,进而得出制度成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关键的结论,同时指出了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难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企业掌握着大量的存量资源 ,但整体绩效低下 ,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既定的治理结构有悖于效率改进。要想改进国有企业的整体绩效 ,就必须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治理应当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体现。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在将党的领导落实于公司治理全过程,通过将党组织确立为法定治理主体,调整形成“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治理结构,更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治理双重目标。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能够有效缓解国有企业政企关系不分、代理问题突出、激励约束不足等问题,制度设立上具备合理性、必要性。想要发挥应有的治理效能,则需要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与分类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措施相结合,形成制度合力,同时考虑将其融入集团运行过程中,构建出具备普遍适用性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公司的一般形式是公司制,公 司治理的核心是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实际,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从四 方面着手:1.合理配置公司机关职权;2.强化监督机制;3.加强董事会职能;4.落实股东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现行治理结构缺陷的分析,认为在市场监控体系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应着重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对董事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当然,同时也要加强市场治理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探讨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有效办法。从制度层面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组织模式与企业的制度创新密切相关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十分重要 ,应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有效公司治理是有国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完善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本质的内在特征。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为国有企业改革规范了内容与边界,公司治理机制设计为国有企业改革揭示了方法与途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深化改革的路径包括:基于国有企业类别差异权变推进混合所有制;遏制垄断、破除垄断,推进国有企业运营市场化;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国资运营平台化;强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国企经理报酬机制市场化;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实现外部治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的历史逻辑、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以及国有企业即将面临的竞争环境都决定,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进入规范构建治理结构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至关重要的是突破传统体制与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单纯片面强调外部监督的模式,突破片面强调约束而忽视激励的机制,突破片面强调法律强制而忽视具体操作指导的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国有企业治理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就是委托代理制 ,而委托代理制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权利的配置问题。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收效甚微 ,是因为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刚性的存在 ,导致政府与企业的异质性博弈 ,结果引起国有企业治理的形式化。对于同质性博弈而言 ,博弈本身就是一种约束 ,而对于异质性博弈来说 ,则会导致效率损耗。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进行异质性博弈时 ,双方处于一种非均势的博弈态势 ,博弈的结果取决于对方的异质强制力。异质性博弈表现出较多的不稳定性 ,而且在双方强制力支配下形成的异质性博弈往往是效率较低的。改革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进度缓慢 ,并发生大面积亏损 ,从根本上看 ,就是由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刚性引发异质性博弈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以混合所有制改制为导向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拉开帷幕,能否真正实现出资人到位是关系到这场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剖析国企治理结构的现状入手,对强化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的重要性以及出资人到位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途径,以期能找到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与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