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校园文化是高校历史发展的精粹,是学校对外的软实力,它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形成个性化班级管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长效发展,形成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笃行求知、格物致新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兼善中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总结办学历史经验,深入发掘兼善文化,着力学校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兼善教育新文化,凸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稳健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校以办有文化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师、育有教养的学生为指导思想,努力创设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校园文化。下面谈谈我校的几点做法:一、高规格打造环境文化,彰显环境育人魅力(一)环境文化建设力求润物无声的效果自然、建筑、人文巧妙融合,建构充满厚重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见缝插绿、见缝插花,让校园一花一草含情,一砖一石说话,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我校 相似文献
6.
7.
校园文化是学校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对培育教育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的教学设备、管理程序、人力资源等都可以引进,惟独文化性格是独特的,是不能引进的。在中小学硬件建设、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日益趋同的今天,文化性格是否鲜明,文化生命力是否旺盛,成为打造学校优质品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构建班级龙文化,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是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我校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古镇——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龙兴古镇背倚巍峨苍翠的铁山山脉,前襟波光粼粼的御临河水,龙兴古镇四周层峦叠翠,古木森森。东西南北有五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古人谓之五马归巢之宝地。而老街一方方被岁月雕刻得平整光滑的青石板,寺庙里一根根痕迹斑斑的廊檐石柱,仿佛正在述说着昨天的故事。漫步街上,赶古 相似文献
9.
10.
11.
学校管理由低到高通常划分为三个境界,即人治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用文化来管理和引领学校的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文化品位的必然途径,是学校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明确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落在“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和办学特色上。新一轮课程改革又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区教委“高中教育品牌化、初中教育均衡化、小学教育特色化”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南大街办事处从2004年开始,就注重以学校为办学主体的校本管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协助和鼓励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自己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特色项目,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由低到高通常划分为三个境界,即人治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用文化来管理和引领学校的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文化品位的必然途径,是学校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保证。一、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师生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心理、情感、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目标方向一致并且具有正向作用的一种行为习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应该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种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有效处理,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整体发展效应的新型校园。其中,校园主体的和谐是和谐校园最本质的特征。因此,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要紧紧围 相似文献
15.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校的管理关键在于抓班级管理。禅学是佛教用语,是一种教义,其微妙之处在于你能否正确运用好自己的心态。心灵是每个人最重要的资源,故善管理者就是在管心。管理好自己的心,才会顺利地管理好一切。只要管理者用心控制、行事得法,一些看似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6.
美是一种力量,是具体事物包含的正价值。不管从社会取向或个人取向来说都无可厚非。作为具有育人功能的校园环境,其"美"的高雅与低俗,粗糙与精致,无疑对在此生活六年而懵懂无知的少年儿童来说是一种不小的考验。而人是学校教育服务的唯一对象,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以往只在课堂上教授书本知识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从小学做起,而校园文化作为育人的一个辅助而重要的手段,是实现创新实践课堂的根基。因此,以 相似文献